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24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包括一上模、一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一料带运输通道,料带运输通道上设有复数个工位,料带运输通道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冲孔工位、第一切废工位、一压边工位、第二切废工位、第三切废工位、一折弯工位、一整形工位,七个工位;七个工位除了冲孔工位外均设有至少一个与冲孔工位冲压的孔型相匹配的导正销,导正销位于上模;冲孔工位包括至少一个冲孔凸模,冲孔凸模位于上模,冲孔凸模与导正销的连线平行于料带运输通道的运输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除冲孔工位其他工位均设有导正销,用以防止料带的运输轨迹产生偏差。
【专利说明】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级进模。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方法生产插片,采用的是人工手动生产,将一片一片的原材料,用制作工具一步一步的手工进行生产。这样的方法效率低下,并且合格率不高,达不到插片生产的工艺要求,而且耗费的人力物力都非常的多,不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所以急需要一种生产插片精度高,效率高并且省时、省力的工具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包括一上模、一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设有一料带运输通道,所述料带运输通道上设有复数个工位,所述料带运输通道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冲孔工位、第一切废工位、一压边工位、第二切废工位、第三切废工位、一折弯工位、一整形工位,七个工位;
[0006]所述七个工位除了所述冲孔工位外均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冲孔工位冲压的孔型相匹配的导正销,所述导正销位于所述上模;
[0007]所述冲孔工位包括至少一个冲孔凸模,所述冲孔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冲孔凸模与所述导正销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料带运输通道的运输方向,所述料带运输通道的运输方向为从前至后。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工位集中设置在一副模具上,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完成多道工序,并且使得制作产品的工序减少,同时操作安全,易于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除冲孔工位其他工位均设有导正销,用以防止料带的运输轨迹产生偏差。
[0009]所述冲孔工位包括至少两个同孔径的冲孔凸模,所述冲孔凸模位于所述上模。
[0010]所述上模设有的相邻导正销的间距是所述冲孔凸模间距的整数倍,所述导正销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冲孔凸模的孔径;
[0011]所述相邻导正销的连线方向与所述冲孔凸模的连线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0012]所述第一切废工位包括第一切废凸模、与所述第一切废凸模相匹配的第一切废凹模,所述第一切废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一切废凹模位于所述下模;
[0013]所述第一切废凸模设有两个,分别对称分布于所述直线两侧。
[0014]所述第一切废凸模设有四个用于料带外轮廓进行切废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结构一致且等间距排布于所述第一切废凸模上。
[0015]所述压边工位包括一压边凸模、与所述压边凸模相匹配的成形凹模,所述压边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成形凹模位于所述下模。
[0016]所述第二切废工位包括四个第二切废凸模、与所述第二切废凸模相匹配的第二切废凹模,所述第二切废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二切废凹模位于所述下模;
[0017]所述四个第二切废凸模分别两两分布于所述直线两侧,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一致,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也一致;
[0018]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间距等于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间距,且等于相邻所述工作部间距的2倍;
[0019]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与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向前或向后翻折的结构相对称,且对称中心线为所述直线。
[0020]所述第三切废工位包括四个第三切废凸模、与所述第三切废凸模相匹配的第三切废凹模,所述第三切废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三切废凹模位于所述下模;
[0021]所述四个第三切废凸模分别两两分布于所述直线两侧,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三切废凸模的结构一致,且与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一致,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三切废凸模与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二切废凸模的距离为相邻所述工作部间距的7倍;
[0022]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三切废凸模的结构也一致,且与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一致,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三切废凸模与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二切废凸模的距离为相邻所述工作部间距的9倍。
[002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切废工位与第三切废工位,分步对插片的两端进行切片,对料带上相邻插片的连接处进行切废,通过两个切废工位,通过调整第二切废凸模与第三切废凸模的相互间的间距,用于保证切废的质量。防止相邻的切废凸模排布过于紧凑而影响切废质量。
[0024]所述折弯工位包括一位于上模的成形凸模、两个位于下模的成形镶块,所述成形镶块对称分布于所述成形凸模的左右两侧,所述成形凸模的右端面与位于右侧成形镶块的左端面相匹配,所述成形凸模的左端面与位于左侧成形镶块的右端面相匹配。
[0025]便于提高折弯时,成形凸模与成形镶块的匹配程度。
[0026]所述整形工位包括一位于上模的整形凸模、位于下模的整形滑块。
[0027]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设有至少四个导柱,所述导柱外设有导柱套。
[0028]所述上模从上到下分别设有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卸料板垫板、卸料板,所述下模从下到上分别设有下模座、下垫板、凹模板。
[0029]所述凹模版与所述下垫板之间,分别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均包括弹簧和顶杆。
[0030]所述整形工位后方还设有一切断工位、第四切废工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物料的下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34]参照图1、图2,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包括一上模、一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一料带运输通道,料带运输通道上设有复数个工位,料带运输通道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冲孔工位、第一切废工位、一压边工位、第二切废工位、第三切废工位、一折弯工位、一整形工位,七个工位;七个工位除了冲孔工位外均设有至少一个与冲孔工位冲压的孔型相匹配的导正销12,导正销12位于上模;冲孔工位包括至少一个冲孔凸模11,冲孔凸模11位于上模,冲孔凸模11与导正销12的连线平行于料带运输通道的运输方向,料带运输通道的运输方向为从前至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工位集中设置在一副模具上,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完成多道工序,并且使得制作产品的工序减少,同时操作安全,易于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除冲孔工位其他工位均设有导正销12,用以防止料带的运输轨迹产生偏差。
[0035]冲孔工位包括至少两个同孔径的冲孔凸模11,冲孔凸模11位于上模。上模设有的相邻导正销12的间距是冲孔凸模11间距的整数倍,导正销12的孔径不大于冲孔凸模11的孔径;相邻导正销12的连线方向与冲孔凸模11的连线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0036]第一切废工位包括第一切废凸模21、与第一切废凸模21相匹配的第一切废凹模22,第一切废凸模21位于上模,第一切废凹模22位于下模;第一切废凸模21设有两个,分别对称分布于直线两侧。第一切废凸模21设有四个用于料带外轮廓进行切废的工作部,工作部结构一致且等间距排布于第一切废凸模21上。
[0037]压边工位包括一压边凸模31、与压边凸模31相匹配的成形凹模32,压边凸模31位于上模,成形凹模32位于下模。
[0038]第二切废工位包括四个第二切废凸模41、与第二切废凸模41相匹配的第二切废凹模42,第二切废凸模41位于上模,第二切废凹模42位于下模;四个第二切废凸模41分别两两分布于直线两侧,位于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41的结构一致,位于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41的结构也一致;位于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41的间距等于位于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41的间距,且等于相邻工作部间距的2倍;位于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41的结构与位于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41向前或向后翻折的结构相对称,且对称中心线为直线。
[0039]第三切废工位包括四个第三切废凸模51、与第三切废凸模51相匹配的第三切废凹模52,第三切废凸模51位于上模,第三切废凹模52位于下模;四个第三切废凸模51分别两两分布于直线两侧,位于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三切废凸模51的结构一致,且与位于直线左侧的第二切废凸模41的结构一致,位于直线左侧的第三切废凸模51与位于直线左侧的第二切废凸模41的距离为相邻工作部间距的7倍;位于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三切废凸模51的结构也一致,且与位于直线右侧的第二切废凸模41的结构一致,位于直线左侧的第三切废凸模51与位于直线左侧的第二切废凸模41的距离为相邻工作部间距的9倍。
[0040]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切废工位与第三切废工位,分步对插片的两端进行切片,对料带上相邻插片的连接处进行切废,通过两个切废工位,通过调整第二切废凸模与第三切废凸模的相互间的间距,用于保证切废的质量。防止相邻的切废凸模排布过于紧凑而影响切废质量。
[0041]折弯工位包括一位于上模的成形凸模61、两个位于下模的成形镶块62,成形镶块62对称分布于成形凸模61的左右两侧,成形凸模61的右端面与位于右侧成形镶块62的左端面相匹配,成形凸模61的左端面与位于左侧成形镶块62的右端面相匹配。便于提高折弯时,成形凸模61与成形镶块62的匹配程度。
[0042]整形工位包括一位于上模的整形凸模71、位于下模的整形滑块72。
[0043]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至少四个导柱8,导柱8外设有导柱套。
[0044]上模从上到下分别设有上模座4、上垫板5、固定板6、卸料板垫板7、卸料板8,下模从下到上分别设有下模座1、下垫板2、凹模板3。
[0045]凹模版与下垫板之间,分别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均包括弹簧和顶杆。
[0046]整形工位后方还设有一切断工位13、第四切废工位14。
[004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如下:
[0048](1)冲孔:冲孔凸模11对料带冲定位孔;(2)第一切废:第一切废凸模21与第一切废凹模22配合,对料带的左右两端进行切废,用以形成插片的一个边;(3)压边:压边凸模31与成形凹模32配合,对料带的左右两端进行压边,用以分别对料带的上下两个端面设有一不平行区域,便于成品插片插入其他工件内44)第二切废:第二切废凸模41与第二切废凹模42配合,对料带上前后相邻插片的连接处进行切废,用以形成插片的一个侧面;(5)第三切废:第三切废凸模51与第三切废凹模52配合,对料带上前后相邻插片的连接处进行切废,用以形成插片的另一个侧面;(6)折弯:成形凸模61与成形镶块62配合,形成成品插片所需的折弯角度;(7)整形:整形凸模71与整形滑块72配合,提高弯折的效果;(8)切断:对料带上左右相邻插片的连接处进行切废,用以形成插片的另一个侧面,将成品插片从料带中切下:(9)第四切废:将切除掉成品的带料部分切掉,防止长度过长,影响工序的正常进行。
[004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包括一上模、一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设有一料带运输通道,所述料带运输通道上设有复数个工位,所述料带运输通道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冲孔工位、第一切废工位、一压边工位、第二切废工位、第三切废工位、一折弯工位、一整形工位,七个工位; 所述七个工位除了所述冲孔工位外均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冲孔工位冲压的孔型相匹配的导正销,所述导正销位于所述上模; 所述冲孔工位包括至少一个冲孔凸模,所述冲孔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冲孔凸模与所述导正销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料带运输通道的运输方向,所述料带运输通道的运输方向为从前至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工位包括至少两个同孔径的冲孔凸模,所述冲孔凸模位于所述上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有的相邻导正销的间距是所述冲孔凸模间距的整数倍,所述导正销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冲孔凸模的外径; 所述相邻导正销的连线方向与所述冲孔凸模的连线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废工位包括第一切废凸模、与所述第一切废凸模相匹配的第一切废凹模,所述第一切废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一切废凹模位于所述下模; 所述第一切废凸模设有两个,分别对称分布于所述直线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废凸模设有四个用于料带外轮廓进行切废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结构一致且等间距排布于所述第一切废凸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工位包括一压边凸模、与所述压边凸模相匹配的成形凹模,所述压边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成形凹模位于所述下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废工位包括四个第二切废凸模、与所述第二切废凸模相匹配的第二切废凹模,所述第二切废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二切废凹模位于所述下模; 所述四个第二切废凸模分别两两分布于所述直线两侧,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一致,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也一致; 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间距等于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间距,且等于相邻所述工作部间距的2倍; 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与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二切废凸模向前或向后翻折的结构相对称,且对称中心线为所述直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废工位包括四个第三切废凸模、与所述第三切废凸模相匹配的第三切废凹模,所述第三切废凸模位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三切废凹模位于所述下模; 所述四个第三切废凸模分别两两分布于所述直线两侧,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两个第三切废凸模的结构一致,且与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一致,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三切废凸模与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二切废凸模的距离为相邻所述工作部间距的7倍; 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两个第三切废凸模的结构也一致,且与位于所述直线右侧的第二切废凸模的结构一致,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三切废凸模与位于所述直线左侧的第二切废凸模的距离为相邻所述工作部间距的9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设有至少四个导柱,所述导柱外设有导柱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用插片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从上到下分别设有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卸料板垫板、卸料板,所述下模从下到上分别设有下模座、下垫板、凹模板。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4220763SQ20142055119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金华, 任菁芸, 陆耀明 申请人: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