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865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折弯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



背景技术:

折弯机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钢结构件,因此,其工作便利,而得到工控界的一致认可,而现有的折弯机因为应用于一定尺寸的板料因此,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有的折弯机在裁剪钢板的过程中的定位往往通过事先在钢板上进行划线,然后将钢板安装在折弯机上,通过折弯机上的夹紧装置夹紧。而现有的折弯机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对板材进行持续稳定的压紧,容易发生板材受力移动现象,导致影响最终的板材尺寸,造成板材报废。

因此,需要一种在剪切过程中能对板材进行有效稳定压紧的折弯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剪切过程中能对板材进行有效稳定压紧的折弯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包括机架、液压驱动装置、连接块、上模、下模、控制单元、两个导柱和位置调节机构;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架设在机架的顶部并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两个导柱分别立在机架内两侧边,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机架内侧与液压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连接块的两端分别插入导柱并可沿导柱上下运动,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连接上模,所述下模设置在上模的正下方,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距离感应装置,所述距离感应装置连接控制单元;

所述下模上还设置有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待加工件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挡板靠尺、第二挡板靠尺、第一挡板靠尺滑槽、第一滑槽锁定块、第二挡板靠尺滑槽和第二滑槽锁定块;

所述第一挡板靠尺和第二挡板靠尺一端固定于工作台上同一固定点上,另一端处于自由活动状态;

所述标线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挡板靠尺滑槽、第一滑槽锁定块、第二挡板靠尺滑槽、第二滑槽锁定块;

所述第一挡板靠尺滑槽设置于第一挡板靠尺绕固定点转动的半径范围内与第一挡板靠尺交叉;所述第一滑槽锁定块设置于第一挡板靠尺滑槽中用于固定第一挡板靠尺的固定位置;

所述第二挡板靠尺滑槽设置于第二挡板靠尺绕固定点转动的半径范围内与第二挡板靠尺交叉;所述第二滑槽锁定块设置于第二挡板靠尺滑槽中用于固定第二挡板靠尺的固定位置。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角度刻线;所述角度刻线以固定点为圆心并沿第一挡板靠尺和第二挡板靠尺方向延伸用于确定第一挡板靠尺和第二挡板靠尺的角度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靠尺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滑槽锁定块连接凹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挡板靠尺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滑槽锁定块连接凹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折弯机采用位置调节机构来固定并调节切割位置;通过在滑槽中移动槽锁定块来改变挡板靠尺的位置,在需要对钢板切割时,当将钢板放置在整机位置后,使钢板上绘制线与挡板靠尺重合即可确定钢板保持在精确位置上,可达到快速对准校正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并可保证对准精度,防止现有的钢板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对准错误现象的发生,避免材料的浪费。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折弯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位置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机架、2为位置调节机构、3为工作台、4为液压驱动装置、5为连接块、6为上模、7为下模、8为控制单元、9为导柱、

11为第一挡板靠尺、12为第二挡板靠尺、21为第一挡板靠尺滑槽、22为第一滑槽锁定块、23为第二挡板靠尺滑槽、24为第二滑槽锁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包括倒U形机架1、液压驱动装置4、连接块5、上模6、下模7、控制单元8、两个导柱9和位置调节机构2;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架设在机架的顶部并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两个导柱分别立在机架内两侧边,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机架内侧与液压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连接块的两端分别插入导柱并可沿导柱上下运动,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连接上模,所述下模设置在上模的正下方,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距离感应装置,所述距离感应装置连接控制单元;

所述下模上还设置有工作台3;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待加工件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挡板靠尺11、第二挡板靠尺12、第一挡板靠尺滑槽21、第一滑槽锁定块22、第二挡板靠尺滑槽23和第二滑槽锁定块24;

所述第一挡板靠尺和第二挡板靠尺一端固定于工作台上同一固定点上,另一端处于自由活动状态;

所述标线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挡板靠尺滑槽、第一滑槽锁定块、第二挡板靠尺滑槽、第二滑槽锁定块;

所述第一挡板靠尺滑槽设置于第一挡板靠尺绕固定点转动的半径范围内与第一挡板靠尺交叉;所述第一滑槽锁定块设置于第一挡板靠尺滑槽中用于固定第一挡板靠尺的固定位置;

所述第二挡板靠尺滑槽设置于第二挡板靠尺绕固定点转动的半径范围内与第二挡板靠尺交叉;所述第二滑槽锁定块设置于第二挡板靠尺滑槽中用于固定第二挡板靠尺的固定位置。

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角度刻线;所述角度刻线以固定点为圆心并沿第一挡板靠尺和第二挡板靠尺方向延伸用于确定第一挡板靠尺和第二挡板靠尺的角度位置。所述第一挡板靠尺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滑槽锁定块连接凹槽。所述第二挡板靠尺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滑槽锁定块连接凹槽。

本实施例提供的距离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模/下模的红外感应器和设置在下模/上模的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感应器和红外发射器位置对应,所述红外感应器和红外发射器分别连接控制单元。所述红外发射器、红外感应器均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下模/上模的两侧。所述下模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弯折机的工作过程为:将待折弯板材放置在下模上的工作台上,同时调整位置调节机构确定好待弯折板材的位置后,根据待折弯板材的材质、厚度、硬度和设计折弯 要求在控制单元中输入上模向下运动距离和下模受压吨位;通过控制单元启动液压顶带动上模向下运动对待折弯板材进行折弯,红外感应器和红外发射器相互配合实时监测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距离,当上模向下运动到设定的位置后,即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的折弯需求后,红外感应器立即反馈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发出指令停止液压顶的向下运动;同时,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下模受压情况,即待折弯板材受压参数,并反馈到控制单元,若达到设定压力则立即停止液压顶,若没有达到压力则控制液压顶继续下运行施压,从而使板材受压均匀、稳定,保证成形折弯板的质量和精确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