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卧式双托板机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一般的数控机床只具有单主轴单拖板结构,该种数控机床只能使用一把刀具对单个零件进行加工,而且加工效率低。若是在零件需求极高的状态下,该种数控机床远远无法满足实际所需的加工效率,若是通过增加一台数控机床来用于满足加工效率,不仅会扩大数控机床的占地面积,对加工环境的要求变得严苛,大大增加零件的加工成本,同时,当今社会的人工费不断升高,使得企业的利润和效率不断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双托板机床,它可以实现双拖板带动两刀具同时加工零件,这样就能在不增加人工费的同时,提高一倍的生产效率,并且占地面积也大大的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卧式双托板机床,包括底座、主轴箱、主电机、夹紧机构、立柱和卧式加工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轴箱,主轴箱左端设置有为主轴提供动力的主电机,主轴箱右端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两组卧式加工装置,两组卧式加工装置竖直设置在夹紧机构的轴线两侧。
优选地,所述卧式加工装置包括Z向进给机构、X向进给机构以及换刀机 构,所述Z向进给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柱上的若干Z向线轨、固定在Z向线轨上的大拖板、Z向滚珠丝杠和Z向进给电机,Z向滚珠丝杠的一端设置有Z向进给电机,所述Z向进给电机固定在立柱上,所述Z向进给电机通过Z向滚珠丝杠与大拖板实现Z向的驱动连接;所述X向进给机构包括固定在大拖板上的若干X向线轨、固定在X向线轨上的小拖板、X向滚珠丝杠和X向进给电机,所述小拖板上固定有X向进给电机,所述X向进给电机通过X向滚珠丝杠与小拖板实现X向的驱动连接;换刀机构固定在小拖板上。
优选地,所述换刀机构包括排刀板、刀架和刀具,所述排刀板一端面固定在所述小拖板上,排刀板另一端面固定有刀架,刀具固定在刀架上。
优选地,所述刀架为长方体,在长方体端部开设有X向刀具孔,X向刀具孔可以固定若干把刀具。
优选地,所述刀架为L型体,在L型体的一端部开设有X向刀具孔,在L型体的另一端部开设有Z向刀具孔,X向刀具孔和Z向刀具孔可以分别固定若干把刀具。
优选地,所述换刀机构包括刀塔,所述刀塔上设置有若干组刀具以及控制若干组刀具循环更换的动力机构。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为通用夹具或者专用夹具。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排屑槽,排屑槽底面倾斜设置且开设有漏液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卧式双托板机床,两组卧式加工装置可以同时使用,加工同一个零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同时大大减少了机器的占地面积,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刀架的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刀架的结构简图。
图中标号含义:1-主电机;2-主轴箱;3-夹紧机构;4-立柱;5-底座;11-排屑槽;12-漏液孔;20-刀具;21-刀架;22-排刀板;23-小拖板;24-X向进给电机;25-X向滚珠丝杠;26-X向线轨;30-大拖板;31-Z向线轨;32-Z向滚珠丝杠;33-Z向进给电机;50-X向刀具孔;51-Z向刀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一种卧式双托板机床,包括底座5、主轴箱2、主电机1、夹紧机构3、立柱4和卧式加工装置,所述底座5上设置有主轴箱2,主轴箱2位于底座5上表面的左前方,主轴箱2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主轴,主轴箱2左端设置有为主轴提供动力的主电机1,主电机1通过皮带将动力传输了主轴箱2,主轴箱2通过内部的变速机构将规定的转速输送到主轴上。主轴箱2右端设置有夹紧机构3;所述底座5上设置有立柱4,立柱4位于底座5上表面的一端,立柱4为框架型结构。优选地,立柱4前端面设置有两组卧式加工装置,两组卧式加工装置竖直设置在夹紧机构3的轴线两侧,所述两组卧式加工装置的刀具20的加工点和夹紧机构3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这样可同时对一个零件进行加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两组卧式加工装置也可以分别控制,单独加工零件,操作方便灵活。
优选地,所述卧式加工装置包括Z向进给机构、X向进给机构以及换刀机 构,所述Z向进给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柱4上的若干Z向线轨31、固定在Z向线轨31上的大拖板30、Z向滚珠丝杠32和Z向进给电机33,Z向滚珠丝杠32的一端设置有Z向进给电机33,所述Z向进给电机33固定在立柱4上,所述Z向进给电机33通过Z向滚珠丝杠32与大拖板30实现Z向的驱动连接;所述X向进给机构包括固定在大拖板30上的若干X向线轨26、固定在X向线轨26上的小拖板23、X向滚珠丝杠25和X向进给电机24,所述小拖板23上固定有X向进给电机24,所述X向进给电机24通过X向滚珠丝杠25与小拖板23实现X向的驱动连接;换刀机构固定在小拖板23上。X向进给电机24控制刀具20的X向运动,Z向进给电机33控制刀具20的Z向运动,进给电机可以更加准确的控制刀具20的位置,满足高精度产品的加工要求。
优选地,所述换刀机构包括排刀板22、刀架21和刀具20,所述排刀板22一端面固定在所述小拖板23上,排刀板22另一端面固定有刀架21,刀具20固定在刀架21上。
优选地,所述刀架21为长方体,在长方体端部开设有X向刀具孔50,X向刀具孔50可以固定若干把刀具20,本实用新型X向刀具孔50可安装两把刀具20。
优选地,所述刀架21为L型体,在L型体的一端部开设有X向刀具孔50,在L型体的另一端部开设有Z向刀具孔51,X向刀具孔50和Z向刀具孔51可以固定若干把刀具20,本实用新型X向刀具孔50和Z向刀具孔51可分别安装两把刀具20。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加工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刀架21,刀架21和排刀板22是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的,方便拆卸组装。优选上方的卧式加工装置选择L型体的刀架21,下方的卧式加工装置选择长方体的刀架21。本实用新型X向刀具 孔50安装的刀具20主要加工零件的外圆,Z向刀具孔51安装的刀具20主要加工零件的轴向内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换刀机构,所述换刀机构包括刀塔,所述刀塔上设置有若干组刀具20以及控制若干组刀具20循环更换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电机控制刀塔旋转,把指定刀具旋转到加工位置。所述换刀机构换刀快,加工效率高。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3为通用夹具或者专用夹具。本实用新型可以是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等通用夹具,也可以是车床专用夹具,优选三爪卡盘,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
优选地,所述底座5上开设有排屑槽11,排屑槽11底面倾斜、右端开口,排屑槽底面向右端倾斜,有利于加工废料的排出,底面开设有漏液槽12,有助于回收冷却液。
工作原理:三爪卡盘夹紧零件,确保零件不会脱落,启动电源使主电机带动主轴和零件高速旋转;然后,通过控制X向进给电机24来控制刀具20的X向进给,通过控制Z向进给电机33来控制刀具20的Z向进给。刀具20就在X向、Z向进行平移的同时对零件进行加工。由于两组立式加工装置分别设于零件的两侧,两组立式加工装置可同时对零件进行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是减少了使用两台机床的成本和空间。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