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吊结构的机械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耳板钻孔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塔吊机械领域,耳板的钻孔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工序。而在现有企业技术中,对耳板进行钻孔时,由于钻孔钻头强烈的打孔震动,不时会导致耳板打孔错位、位置偏移,从而能使得打孔精准度下降,耳板的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发生,这样不仅降低了耳板产品的质量,同时还浪费了过多的原材料,使得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板钻孔工装,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耳板在加工作业时因震动造成错位、偏移,导致打孔精准度下降,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板钻孔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四周封闭,前后开口的中空结构,便于将耳板放置进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座上部设有螺栓孔A、钻孔,所述钻孔周围分布有多个螺栓孔A,便于螺栓的旋入,将耳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座左右两侧均设有螺栓孔B,所述螺栓孔B的高度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有助于对耳板进一步的固定,防止出现位置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座下部设有限位柱、支撑柱和钻孔凹槽,所述支撑柱与螺栓孔A竖直对应,所述钻孔凹槽与钻孔竖直对应,所述限位柱位于支撑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座开口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水平方向的螺栓孔C,所述螺栓孔C的中心线与螺栓孔B的中心线相交,使得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均处于同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栓孔A呈方形排列于钻孔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栓孔B的中心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柱的高度高于支撑柱1cm~3cm,有助于固定耳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钻孔凹槽孔径大于钻孔孔径,有助于钻头穿透耳板,将耳板打穿,顺利钻出孔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栓孔A、螺栓孔B、螺栓孔C内均旋转连接有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柱上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通过限位柱、螺栓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板钻孔工装,通过螺栓将支撑柱上的耳板进行固定,防止其在加工作业时,因震动造成耳板错位、偏移,导致打孔精准度下降,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发生。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板钻孔工装,不仅提高了耳板产品的生产质量,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同时还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1为底板,2为支撑座,3为支撑板,4为限位柱,5为支撑柱,6为钻孔,7为耳板,8为钻孔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耳板钻孔工装,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为四周封闭,前后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支撑座2上部设有螺栓孔A、钻孔6,所述钻孔6周围分布有多个螺栓孔A;所述支撑座2左右两侧均设有螺栓孔B,所述螺栓孔B的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支撑座2下部设有限位柱4、支撑柱5和钻孔凹8,所述支撑柱5与螺栓孔A竖直对应,所述钻孔凹槽8与钻孔6竖直对应,所述限位柱4位于支撑柱5之间;所述支撑座2开口一侧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水平方向的螺栓孔C,所述螺栓孔C的中心线与螺栓孔B的中心线相交;所述螺栓孔A呈方形排列于钻孔6四周;所述螺栓孔B的中心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限位柱4的高度高于支撑柱5(1cm~3cm);所述钻孔凹槽8孔径大于钻孔6孔径;所述螺栓孔A、螺栓孔B、螺栓孔C内均旋转连接有螺栓;所述支撑柱上放置有耳板7,所述耳板7通过限位柱4、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板钻孔工装,工作时,首先将耳板7放置到支撑柱5上,然后调节螺栓,将耳板7固定在支撑柱5上,最后进行耳板7钻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板钻孔工装,防止在加工作业时因震动造成耳板错位、偏移,导致打孔精准度下降,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发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