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380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驱动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固定在底座上,动滑轮固定在第一延伸部上。驱动绳的中部缠绕在驱动轮上。该驱动绳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依次缠绕第一定滑轮和动滑轮,该第二端部依次缠绕第二定滑轮和动滑轮,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固定在底座上。电机和驱动轮带动驱动绳,驱动绳带动动滑轮,从而引导工作台移动。驱动装置的相关部件安装于底座另一侧,缩小了体积占用,结构也更加简单。拉簧可保持驱动绳的张紧状态,有利于工作台的精确移动。
【专利说明】
一种泵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设备,尤其涉及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加工装置例如201010604516.9、200880001792.7等所述。这些加工设备包括刀具总成和工作台,工作台在丝杆等调节装置的驱动下完成进给运动。丝杆和驱动器的结构复杂,需要较大的安装区域,不适合小型加工设备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精巧的调节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小型加工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底座,该底座上设有轨道以及第一条形槽;
[0007]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轨道上,该工作台的底部设有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从所述第一条形槽内伸出;
[0008]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动滑轮以及驱动绳,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下方,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动滑轮固定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所述驱动绳的中部缠绕在所述驱动轮上,该驱动绳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依次缠绕所述第一定滑轮和动滑轮,该第二端部依次缠绕所述第二定滑轮和动滑轮,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中,所述底座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侧面。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中,所述调节总成还包括一拉簧,所述底座设有第二条形槽,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具有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该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中,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检测部。
[0012]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机和驱动轮带动驱动绳,驱动绳带动动滑轮,从而引导工作台移动。驱动装置的相关部件安装于底座另一侧,缩小了体积占用,结构也更加简单。拉簧可保持驱动绳的张紧状态,有利于工作台的精确移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的局部视图,主要展示了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如图1至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包括底座10、工作台20以及驱动机构30。该底座10上设有第一条形槽11和第二条形槽12。该底座10为板状部件,底座10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设有轨道13。所述工作台20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轨道13上,该工作台20的底部设有第一延伸部21和第二延伸部22。该第一延伸部21从所述第一条形槽11内伸出,第二延伸部22从所述第二条形槽12内伸出。该驱动机构30包括电机31、驱动轮32、第一定滑轮33、第二定滑轮34、动滑轮35以及驱动绳36。所述电机31固定在所述底座10的下方,该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轮32。驱动轮32上设有螺旋槽37,驱动绳36的中部缠绕在所述螺旋槽37内。第一定滑轮33和第二定滑轮34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动滑轮35固定在所述第一延伸部21上。该驱动绳36具有第一端部38和第二端部39,该第一端部38和第二端部39均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该第一端部38依次缠绕所述第一定滑轮33和动滑轮35。该第二端部39依次缠绕所述第二定滑轮34和动滑轮35。驱动轮3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驱动绳36移动,在驱动绳36的移动过程中第一端部38和第二端部39的长度发生变化,动滑轮35也随之移动。与动滑轮35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延伸部21和工作台20与动滑轮35随同移动。
[0018]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与工作台20分设于不同的侧面,降低了体积占用。此相对于丝杆机构,驱动机构30的电机31装置无需设置在端部,体积占用更小。驱动轮32的线程为动滑轮35的两倍,更利于控制工作台20移动的精度。参照图2,所述调节总成还包括一拉簧40。该拉簧4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2上。拉簧40始终对第二延伸部22施加一驱动力,拉簧40可保持驱动绳36的张紧状态,有利于工作台20的精确移动。此外,所述第一延伸部21上设有位置传感器23,所述底座10上设有多个检测部14。位置传感器23感应检测部14的位置,可反馈工作台20的实际位置,以便于校正驱动机构30 ο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该底座上设有轨道以及第一条形槽;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轨道上,该工作台的底部设有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从所述第一条形槽内伸出; 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动滑轮以及驱动绳,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下方,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动滑轮固定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所述驱动绳的中部缠绕在所述驱动轮上,该驱动绳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依次缠绕所述第一定滑轮和动滑轮,该第二端部依次缠绕所述第二定滑轮和动滑轮,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总成还包括一拉簧,所述底座设有第二条形槽,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具有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该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栗体加工装置的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检测部。
【文档编号】B23Q5/40GK205703294SQ20162058295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
【发明人】傅永华
【申请人】江西汇尔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