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碾压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902阅读:1298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碾压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料的前期处理技术,特别涉及到生物质的脱水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再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太阳能。生物质燃料在燃烧时几乎不产生污染,几乎没有二氧化硫产生,是二氧化碳中性的燃料,用生物质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对减少温室效应有极大的好处,环保和生态效果突出。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农作物秸秆、芦苇、竹子等非木材纤维就年产超过10亿吨,加上大量木材加工剩余物,都是巨大的能源“仓库”。然而,我国目前的农林剩余物质资源浪费惊人,除小部分农村用来发酵生产沼气外,大部分都被直接燃烧、填埋、腐烂掉了。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将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助力,同时可以为农林业的发展带来很大机遇。

当前,我国利用生物质能的技术主要有生物质气化技术和生物质固化燃料技术,其中,生物质气化的合成气产品用于发电或生产甲醇,生物质固化燃料有型煤、炭块等,用于家庭或工业燃料。生物质的特点是水分高、挥发分高和发热值偏低,气化生物质或制取生物质燃料需要预先干燥,而干燥高水分的生物质需消耗大量的热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生物质碾压脱水装置,对用于气化的生物质原料或用于抽取固化燃料的生物质原料进行脱水处理,除去或大幅降低生物质原料的含水量,以减小气化炉能量消耗或降低生物质燃料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质碾压脱水装置,包括碾压滚筒、底盘、电机和变速箱,碾压滚筒安装在底盘上,电机的转轴通过水平联轴器连接到变速箱的蜗杆转轴上,其特征是碾压滚筒包括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同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结构,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垂直并且紧邻设置,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之间上大下小的缝隙构成楔形碾压口Ⅰ,楔形碾压口Ⅰ的前方构成出料口Ⅳ;第一碾压滚筒4的下端中心有第一下轴头4-2,第一下轴头4-2上有主动齿轮21,第二碾压滚筒5的下端中心有第二下轴头5-2,第二下轴头5-2上有从动齿轮12,从动齿轮12与主动齿轮21进行啮合;第一下轴头4-2通过垂直联轴器16连接到变速箱的蜗轮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有顶盘2和支柱6,顶盘2和支柱6相连,支柱6安装在底盘8上;顶盘2上有第一上轴承1和第二上轴承3,第一上轴承1的轴线与第一碾压滚筒4的轴线重合,第二上轴承3的轴线与第二碾压滚筒5的轴线重合;在第一碾压滚筒4的上端中心有第一上轴头4-1,第一上轴头4-1安装在第一上轴承1中,在第二碾压滚筒5的上端中心有第二上轴头5-1,第二上轴头5-1安装在第二上轴承3中。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有围护体24,围护体24环绕在第一碾压滚筒4的前侧壁体至第二碾压滚筒5的后侧壁体之间,围护体24的壁体与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之间有空间,围护体24的壁体与第一碾压滚筒4之间的空间构成料室Ⅱ,料室Ⅱ呈由上而下收窄的楔形结构,料室Ⅱ的上方构成喂料口Ⅲ。

上述的实用新型中,在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下方的底盘8上有滤液孔8-1;在底盘8的下方与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12之间的空间中有接水盘15,接水盘15有排水管10接出;在底盘8与接水盘15之间有第一防水罩22和第二防水罩11,第一防水罩22安装在第一下轴头4-2上,第二防水罩11安装在第二下轴头5-2。

本实用新型在生物质气化系统的原料预处理工序中应用或在生物质燃料生产线的前级工序中应用,所述的生物质包括农作物秸秆、芦苇、竹子、木材加工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使用时,生物质原料从喂料口Ⅲ进入到料室Ⅱ中;电机20通电运行,电机20的转轴带动变速箱17的蜗杆转动,使变速箱17的蜗轮进行慢速旋转,从而驱动第一碾压滚筒4进行逆时针方向旋转和驱动第二碾压滚筒5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第一碾压滚筒4和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第二碾压滚筒5把料室Ⅱ中的生物质原料卷入楔形碾压口Ⅰ进行碾压脱水,生物质原料中的水分被挤出,挤出的水分通过底盘8上的滤液孔8-1进入到接水盘15中,再通过排水管10流出,脱水后的生物质原料中从楔形碾压口Ⅰ的前方的出料口Ⅳ输出。

上述的实用新型中,把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设计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结构,使得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之间的缝隙构成上大下小的楔形碾压口Ⅰ,由上而下收窄呈楔形结构的料室Ⅱ与楔形碾压口Ⅰ配合。工作时,使结团小的或体积小的生物质原料从较窄的碾压口通过,结团大的或体积大的生物质原料从较宽的碾压口通过,当结团大的或体积大的生物质原料落入下部较窄的碾压口部位不能通过时,同时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一对碾压滚筒会使生物质原料挤压向上,使结团大的或体积大的生物质原料从较宽的碾压口通过,实现自动调节,从而获得最好的碾压脱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设计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结构,并且垂直和紧邻设置,使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之间构成楔形碾压口Ⅰ,楔形碾压口Ⅰ具有自动调节不同体积的生物质原料通过合适宽窄碾压口的功能,获得最好的碾压脱水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用于生物质原料脱水处理,除去或大幅降低生物质原料的含水量,以减小气化炉能量消耗或降低生物质燃料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碾压脱水装置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第一上轴承,2.顶盘,3.第二上轴承,4.第一碾压滚筒,4-1.第一上轴头,4-2.第一下轴头,5.第二碾压滚筒,5-1.第二上轴头,5-2.第二下轴头,6.支柱,7.紧固螺栓,8.底盘,8-1.滤液孔,9.第二下轴承,10.排水管,11.第二防水罩,12.从动齿轮,13.支脚,14.卡簧,15.接水盘,16.垂直联轴器,17.变速箱,18.卡簧,19.水平联轴器,20.电机,21.主动齿轮,22.第一防水罩,23.第一下轴承,24.围护体,24-1.第一刮板,25.第二刮板,Ⅰ.楔形碾压口,Ⅱ.料室,Ⅲ.喂料口,Ⅳ.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生物质碾压脱水装置主要由第一碾压滚筒4、第二碾压滚筒5、底盘8、顶盘2、支柱6、围护体24、电机20和变速箱17组成,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同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结构,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安装在底盘8上,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垂直并且紧邻设置,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之间上大下小的缝隙构成楔形碾压口Ⅰ,楔形碾压口Ⅰ的前方构成出料口Ⅳ;底盘8上有第一下轴承23和第二下轴承9,第一下轴承23的轴线与第一碾压滚筒4的轴线重合,第二下轴承9的轴线与第二碾压滚筒5的轴线重合;第一碾压滚筒4的下端中心有第一下轴头4-2,第一下轴头4-2安装在第一下轴承23中并从第一下轴承23中伸出,第二碾压滚筒5的下端中心有第二下轴头5-2,第二下轴头5-2安装在第二下轴承9中并从第二下轴承9中伸出,从第一下轴承23中伸出的第一下轴头4-2上有主动齿轮21,从第二下轴承9中伸出的第二下轴头5-2上有从动齿轮12,从动齿轮12与主动齿轮21进行啮合;电机20的转轴通过水平联轴器19连接到变速箱17的蜗杆转轴上,变速箱17的蜗轮转轴通过垂直联轴器16连接到第一碾压滚筒4下端的第一下轴头4-2上;顶盘2和支柱6相连,支柱6安装在底盘8上;顶盘2上有第一上轴承1和第二上轴承3,第一上轴承1的轴线与第一碾压滚筒4的轴线重合,第二上轴承3的轴线与第二碾压滚筒5的轴线重合;在第一碾压滚筒4的上端中心有第一上轴头4-1,第一上轴头4-1安装在第一上轴承1中,在第二碾压滚筒5的上端中心有第二上轴头5-1,第二上轴头5-1安装在第二上轴承3中;围护体24环绕在第一碾压滚筒4的前侧壁体至第二碾压滚筒5的后侧壁体之间,围护体24的壁体与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之间有空间,围护体24的壁体与第一碾压滚筒4之间的空间构成料室Ⅱ,料室Ⅱ呈由上而下收窄的楔形结构,料室Ⅱ的上方构成喂料口Ⅲ;在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下方的底盘8上有滤液孔8-1;在底盘8的下方与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12之间的空间中有接水盘15,接水盘15有排水管10接出;在底盘8与接水盘15之间有第一防水罩22和第二防水罩11,第一防水罩22安装在第一下轴头4-2上,第二防水罩11安装在第二下轴头5-2。

本实施例在生物质气化系统的原料预处理工序中应用或在生物质燃料生产线的前级工序中应用。使用时,生物质原料从喂料口Ⅲ进入到料室Ⅱ中;电机20通电运行,电机20的转轴带动变速箱17的蜗杆转动,使变速箱17的蜗轮进行慢速旋转,从而驱动第一碾压滚筒4进行逆时针方向旋转和驱动第二碾压滚筒5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第一碾压滚筒4和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第二碾压滚筒5把料室Ⅱ中的生物质原料卷入楔形碾压口Ⅰ进行碾压脱水,生物质原料中的水分被挤出,挤出的水分通过底盘8上的滤液孔8-1进入到接水盘15中,再通过排水管10流出,脱水后的生物质原料中从楔形碾压口Ⅰ的前方的出料口Ⅳ输出。

本实施例的第一碾压滚筒4和第二碾压滚筒5之间的楔形碾压口Ⅰ具有自动调节不同体积的生物质原料通过合适宽窄碾压口的功能,获得最好的碾压脱水效果。本装置用于生物质原料脱水处理,除去或大幅降低生物质原料的含水量,以减小气化炉能量消耗或降低生物质燃料的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