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34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阀组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低压阀的具体结构为,其包括阀体、设于阀体上的阀板及设于阀体上的接管。

而目前,低压阀的组装方式主要为采用人工组装,可是此种实施方式,不但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而且产品不良率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组装低压阀以致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及产品不良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所述低压阀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上的阀板及设于所述阀体上的接管,所述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包括:

焊接系统,用以将所述阀体、所述阀板及所述接管焊接成所述低压阀;

接管上料系统,所述接管上料系统包括供所述接管停靠存放的接管存放装置、及用以将所述接管存放装置上的接管移送至所述焊接系统上的指定位置处的接管移送装置,所述接管移送装置包括一可固持所述接管存放装置上的接管并可于所述接管存放装置与所述焊接系统之间移动的接管固持构件;

组件生产系统,所述组件生产系统包括供所述阀体停靠存放的阀体存放装置、供所述阀板停靠存放的阀板存放装置、用以将所述阀体和所述阀板组接成组件的组接装置、用以将所述阀体存放装置上的阀体移送至所述组接装置上的指定位置处的阀体移送装置、用以将所述阀板存放装置上的阀板移送至所述组接装置上的指定位置处的阀板移送装置、及用以将由所述组接装置组接完成的组件移送至所述焊接系统上的指定位置处的组件移送装置,所述阀体移送装置包括一可固持所述阀体存放装置上的阀体并可于所述阀体存放装置与所述组接装置之间移动的阀体固持构件;所述阀板移送装置包括一可固持所述阀板存放装置上的阀板并可于所述阀板存放装置与所述组接装置之间移动的阀板固持构件;所述组件移送装置包括一可固持所述组件并可于所述组接装置与所述焊接系统之间移动的组件固持构件;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焊接系统、所述接管上料系统、所述组件生产系统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焊接系统、所述接管上料系统、所述组件生产系统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技术效果为:工作时,启动控制系统,接管上料系统会将置于其上的接管上料至焊接系统,而组件生产系统会先将阀体和阀板组接成组件,然后再将该组件上料至焊接系统;而焊接系统会将送来的接管和组件焊接连接,以形成低压阀。整个组装过程为自动化操作,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而且能够自动化甄别物料的好坏,有利于大大提高成品的及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接管存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接管移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接管停放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接管停放检测机构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组件生产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阀板存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阀板移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阀体存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阀体存放装置的阀体存放仓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阀体移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组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组接装置的打螺丝机和组接定位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组件移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1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的实施例进行阐述。

本实施例的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100,其所应用的低压阀包括阀体11’、设于阀体11’上的阀板12’及设于阀体11’上的接管13’,而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100包括焊接系统10、接管上料系统20、组件生产系统30、出料系统40及控制系统,下面对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100的各部件作进一步说明:

焊接系统10为用以将阀体11’、阀板12’及接管13’焊接成低压阀,其中,焊接系统10主要为一自动焊接机;

接管上料系统20包括供接管停靠存放的接管存放装置21、及用以将接管存放装置21上的接管13’移送至焊接系统上的指定位置处的接管移送装置22,接管移送装置22包括一可固持接管存放装置21上的接管13’并可于接管存放装置21与焊接系统之间移动的接管固持构件221;

组件生产系统30包括供阀体11’停靠存放的阀体存放装置31、供阀板12’停靠存放的阀板存放装置32、用以将阀体11’和阀板12’组接成组件的组接装置33、用以将阀体存放装置31上的阀体11’移送至组接装置33上的指定位置处的阀体移送装置34、用以将阀板存放装置32上的阀板12’移送至组接装置33上的指定位置处的阀板移送装置35、及用以将由组接装置33组接完成的组件移送至焊接系统10上的指定位置处的组件移送装置36,阀体移送装置34包括一可固持阀体存放装置31上的阀体11’并可于阀体存放装置31与组接装置33之间移动的阀体固持构件341;阀板移送装置35包括一可固持阀板存放装置32上的阀板12’并可于阀板存放装置32与组接装置33之间移动的阀板固持构件351;组件移送装置36包括一可固持组件并可于组接装置33与焊接系统10之间移动的组件固持构件361;

出料系统40为用以将焊接系统10上完成的焊接成品低压阀出料至指定位置处,其中,出料系统40包括一用以将焊接系统10上的低压阀移至指定位置处的出料机械手41;

控制系统分别与焊接系统10、接管上料系统20、组件生产系统30、出料系统40电连接,以控制焊接系统10、接管上料系统20、组件生产系统30及出料系统40工作。

工作时,启动控制系统,接管上料系统20会将置于其上的接管13’上料至焊接系统10,而组件生产系统30会先将阀体11’和阀板12’组接成组件,然后再将该组件上料至焊接系统10,具体地,在将阀体11’和阀板12’组接成组件的过程为:阀体固持构件341固持阀体存放装置31上的阀体11’,并将该阀体11’从阀体存放装置31的区域移至组接装置33的区域,同时地,阀板固持构件351固持阀板存放装置32上的阀板12’,并将该阀板12’从阀板存放装置32的区域移至组接装置33的区域;接着,组接装置33会将被移送来的阀体11’和阀板12’组接成一组件;完后,组件固持构件361固持组件,并将该组件从组接装置33的区域移至焊接系统10的区域。而焊接系统10会将送来的接管13’和组件焊接连接,以形成低压阀。最后,出料机械手41会将低压阀从焊接系统10的区域移至指定的出料位置处或者下一工序的位置处。整个组装过程为自动化操作,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而且能够自动化甄别物料的好坏,有利于大大提高成品的及格率。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的接管存放装置21的优选实施方式为,其包括一可自由移动至指定位置处的工装车211、设于工装车211上以供接管13’停靠存放的接管定位架212、设于要使工装车211停靠的指定位置处以引导工装车211停在指定方位的导正机构213、设于要使工装车211停靠的指定位置处以防止工装车211移动碰撞的防撞机构214、及可与工装车211接触以锁定工装车移动的锁定组件215。

由此,当要放置接管13’时,先将接管13’放置在接管定位架212上,接着,使工装车211移动至指定位置处,然后,使工装车211的推进导正机构213,以引导工装车211停在指定方位,并同时使到工装车211的前端碰到防撞机构214;之后,通过锁定组件215,以锁定工装车211移动。

其中,较佳地,该锁定组件215包括一锁紧气缸。

另外,优选地,接管存放装置21设有两个,以保证接管13’的存放量。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接管移送装置22还包括可移动的接管移动固定架222、用以识别接管存放装置21上的接管13’的存放位置和焊接系统10上供接管13’停靠放置的停放位置的识别单元223、及用以检测接管固持构件221是否正确将接管13’放置于焊接系统10上供接管13’停靠放置的停放位置的接管停放检测机构224,识别单元223、接管停放检测机构224均设于接管移动固定架222上,接管固持构件221设于接管停放检测机构224上,其中,接管移动固定架222为连接于一机械手上,由此可使其移动设置;另外,接管固持构件221为一夹持气缸。

较佳地,该识别单元223为一图像传感器,即CCD,英文全称:Charge-coupled Device,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电信号。CCD的作用就像胶片一样,但它是把光信号转换成电荷信号。CCD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光电二极管,能感应光线,并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外部采样放大及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请参阅图4和图5,接管停放检测机构224的优选实施方式为,其包括检测安装架2241、检测移动件2242、第一弹性件2243、第二弹性件2244及检测感应器2245,具体为:

检测安装架2241上设有一检测安装腔Q,并且检测安装架2241的外侧端与接管移动固定架222连接,其中,较佳地,检测安装架2241包括第一检测安装板22411、与第一检测安装板22411间隔相对的第二检测安装板22412、及连接第一检测安装板22411和第二检测安装板22412两者的第三检测安装板22413,第一检测安装板22411、第二检测安装板22412和第三检测安装板22413三者之间围成该检测安装腔Q;

检测移动件2242可移动地设于检测安装腔Q内,并且检测移动件2242的外侧端与接管固持构件221连接,其中,检测安装架2241内设有一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件2246及与第一移动件2246滑动配合的第二移动件2247,第一移动件2246与检测安装架2241的第三检测安装板22413连接,而第二移动件2247与检测移动件2242连接,由此,简单有效地实现检测移动件2242的移动设置;

第一弹性件2243设于检测安装腔Q的一侧端上,并弹性抵压于检测移动件2242的一侧端,以可通过其弹性力控制检测移动件2242的移动而控制接管固持构件221固持接管13’的固持力的大小;较佳地,该第一弹性件2243为一压缩弹簧;另外,第一弹性件2243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2243呈上下间隔设于检测安装腔Q的一侧端上;

第二弹性件2244设于检测安装腔Q的另一侧端上,并弹性抵压于相对于检测移动件2242的一侧端的另一侧端,以可通过其弹性力控制检测移动件2242的移动而控制接管固持构件221固持接管13’的固持力的大小;较佳地,该第二弹性件2244为一压缩弹簧;另外,第二弹性件2244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2244呈上下间隔设于检测安装腔Q的另一侧端上;

检测感应器2245设于检测安装架2241的一侧端上,并与检测移动件2242相对设置,以用于感应第一弹性件2243被检测移动件2242压缩的压缩距离,并可于接管固持构件221未能将接管13’放置于焊接系统10上供接管13’停靠放置的停放位置而致第一弹性件2243被压缩至指定的压缩距离时发出报警信号。

那么,当接管13’没能准确插进指定位置处时,第一弹性件2243会被压缩,直至压缩到指定的压缩距离,此时检测感应器2245会立刻发出报警信号,以使接管移送装置22重新找插入点或排出物料。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的组件生产系统30还包括一安装机柜37,阀体存放装置31、阀板存放装置32、组接装置33、阀体移送装置34、阀板移送装置35、组件移送装置36均安装在安装机柜37上,安装机柜37上定义有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及竖直于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者的第三方向,其中,该第一方向为图6中所示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图6中所示的Y轴方向,第三方向为图6中所示的Z轴方向,而借由安装机柜37的设置,有利于阀体存放装置31、阀板存放装置32、组接装置33、阀体移送装置34、阀板移送装置35、组件移送装置36之间的安装设置。

请参阅图7,阀板存放装置32的优选实施方式为,其包括上料轨道321、与上料轨道321滑动配合且其上堆叠若干个阀板12’的阀板存放料仓322、及与阀板存放料仓322连接以驱动阀板存放料仓322于上料轨道321上滑动的料仓驱动源(图中未标示),其中,上料轨道321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上料轨道321的第一端为供阀板存放料仓322暂存的暂存区,而上料轨道321的第二端为供阀板存放料仓322被阀板移送装置35移送其上的阀板12’的移送区,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料仓驱动源会驱使阀板存放料仓322移至上料轨道321的暂存区,而需要对阀板12’上料时,料仓驱动源会驱使阀板存放料仓322移至上料轨道321的移送区,以利于阀板存放料仓322上的阀板12’被阀板移送装置35移送上料。

优选地,阀板存放装置32设有两个,以便于阀板移送装置35交替移送阀板12’。

请参阅图8,阀板移送装置35还包括设于安装机柜37上的阀板移送立杆352、设于阀板移送立杆352上的第一阀板移送安装杆353、可沿X轴方向移动设于第一阀板移送安装杆353上的第二阀板移送安装杆354、可沿Y轴方向移动设于第二阀板移送安装杆354上的阀板移送安装架355、及设于阀板移送安装架355上且具有沿Z轴方向呈伸缩设置的输出端的阀板移送驱动源356,阀板固持构件351与阀板移送驱动源356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阀板固持构件351包括旋转气缸3511、设于旋转气缸3511底端以用以吸附阀板12’的阀板吸盘3512、及与阀板吸盘3512电连接以控制阀板吸盘3512工作的电磁阀。而阀板移送驱动源356为电缸,以便于取材及安装设置。

那么,在拾取阀板存放料仓322上阀板12’时,首先,使第二阀板移送安装杆354沿X轴方向移至指定位置,并使阀板移送安装架355沿Y轴方向移至指定位置处;然后,使阀板移送驱动源356带动阀板固持构件351下移,直至指定位置处;接着,控制电磁阀工作,以使阀板吸盘3512吸取阀板12’;当阀板吸盘3512吸取阀板12’后,使阀板移送驱动源356带动阀板固持构件351上移,并且通过旋转汽缸3511旋转阀板12’;之后,再使第二阀板移送安装杆354沿X轴方向移至指定位置,并使阀板移送安装架355沿Y轴方向移至指定位置处,以使阀板固持构件351将阀板12’移至组接装置33的指定位置处;再之后,使阀板移送驱动源356带动阀板固持构件351下移,直至指定位置处,然后使阀板吸盘3512破真空,以使阀板吸盘3512吸取阀板12’落在组接装置33的指定位置处;完后,使阀板移送驱动源356带动阀板固持构件351上移,并使第二阀板移送安装杆354沿X轴方向移至初始位置,使阀板移送安装架355沿Y轴方向移至初始位置,然后,再重复之前的动作供料。

请参阅图9至图11,本实施例的阀体存放装置31的优选实施方式为,其包括阀体存放仓311、空盘回收仓312、阀体移位机构313及推盘治具314,具体为:

阀体存放仓311包括存放仓架体3111、自下往上堆叠设于存放仓架体3111内以盛放阀体11’的若干个阀体料盘3112、设于存放仓架体3111上以将阀体料盘3112移出存放仓架体3111内的料盘移出机构3113、设于存放仓架体3111上并延伸入存放仓架体3111内部以可弹性支撑若干个阀体料盘3112的第一弹性扣3114、及设于存放仓架体3111的下端并可移动朝上顶推第一弹性扣3114以使被第一弹性扣3114弹性支撑的阀体料盘3112下移的第一抬升气缸3115;其中,较佳地,该料盘移出机构3113包括第一推盘气缸;

空盘回收仓312为用以回收空料的阀体料盘3112,其与阀体存放仓311间隔设置;具体地,该空盘回收仓312包括回收仓架体3121、及设于回收仓架体3121的下端并可朝上移动以使接收入回收仓架体3121内部的阀体料盘3112上移的第二抬升气缸、及设于回收仓架体3121上并延伸入回收仓架体3121内部以可弹性支撑被第二抬升气缸抬升上移的阀体料盘3112的第二弹性扣3122;

阀体移位机构313为用以接收由料盘移出机构3113移出的阀体料盘3112并可将阀体料盘3112移至指定位置,其中,阀体移位机构313包括一移位传送架3131,移位传送架3131包括第一端31311及第二端31312,移位传送架3131的第一端31311靠近阀体存放仓311,移位传送架3131的第二端31312靠近空盘回收仓312;

推盘治具314为用于将位于移位传送架3131上的阀体料盘3112推入空盘回收仓312,其可移动设于移位传送架3131上。

另外的是,阀体移送装置34还包括设于安装机柜37上并跨过移位传送架3131的阀体移送支架342、可沿Y轴方向移动设于阀体移送支架342上的阀体移送安装架343、及设于阀体移送安装架343上且具有沿Z轴方向呈伸缩设置的输出端的阀体移送驱动源344,阀板固持构件341与阀体移送驱动源344的输出端连接。其中,较佳地,阀板固持构件341包括一夹持气缸,而阀体移送驱动源344为一伸缩气缸或者电缸。

那么,先将阀体11’逐个放进阀体料盘3112,然后将阀体料盘3112码成叠层放进存放仓架体3111内部,之后,关上存放仓架体3111的料仓门;当接到启动信号时,料盘移出机构3113的推盘气缸将最底层的阀体料盘3112推出,而被推出的阀体料盘3112会被移位传送架3131的第一端31311接收,并根据设定的程序,阀体移位机构313会将阀体料盘3112移到指定的位置;同时地,料盘移出机构3113的推盘气缸会回位,而抬升气缸3415会向上移动,并将设于存放仓架体3111左右两侧的第一弹性扣3114被抵压压缩;待至第一弹性扣3114被抵压压缩后,抬升气缸3415会下移,与此同时,位于最下层的阀体料盘3112会跟随抬升气缸3415下移而下移;而随着抬升气缸3415的下移而移离第一弹性扣3114,该第一弹性扣3114会弹性复位,以挡住支撑其它的阀体料盘3112。

而当阀体移位机构313将阀体料盘3112移到指定的位置后,阀体移送装置34的阀板固持构件341会移至相应的位置处;接着,阀体移送驱动源344会下移至指定位置,阀板固持构件341的夹持气缸会夹取置于阀体料盘3112的阀体11’;待至阀体11’被夹紧后,阀体移送驱动源344会上移至指定位置;然后,阀板固持构件341会移至组接装置33上指定的位置处等待下料;当阀体料盘3112上所有的阀体11’都被移走后,阀体移位机构313会将阀体料盘3112移至靠近空盘回收仓312的位置处,然后由推盘治具3422将空料的阀体料盘3112推进回收仓架体3121内部;之后,推盘治具3422、阀体移位机构313分别复位,以准备下一轮操作;而同时地,空盘回收仓312底部的第二抬升气缸会上移,并将空料的阀体料盘3112托起;待至第二抬升气缸上移至指定位置,该第二抬升气缸会将设于回收仓架体3121左右两侧的第二弹性扣3122抵压压缩,而此时的第二弹性扣3122也会挡住支撑空料的阀体料盘3112;之后,第二抬升气缸会下移。当回收仓架体3121满仓时,可以人工将空料的阀体料盘3112清仓。

请参阅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的组接装置33包括组接传送支架331、阀板定位治具332、不良品感应器333、不良品排出机构334、打螺丝机335、组接定位机构336、及有料感应器337,具体为:

组接传送支架331设于安装机柜37上,且组接传送支架331包括第一端3311及与第一端3311相对的第二端3312:

阀板定位治具332设于组接传送支架331上,以用于使由阀板固持构件351移送来的阀板12’定位设置;

不良品感应器333设于组接传送支架331上,以用于感应识别置于组接传送支架331上的阀板12’的不良品;

不良品排出机构334设于组接传送支架331的第一端3311上,以用于将由不良品感应器333感应的阀板12’的不良品排出组接传送支架331;

打螺丝机335靠设于组接传送支架331的第二端3312,以用于对置于组接传送支架331上的阀板12’和阀体11’上螺丝以连接成组件;其中,较佳地,打螺丝机335配设有螺丝上料机构3351,以便于随时使用螺丝;

组接定位机构336设于组接传送支架331的第二端3312,以用于对置于组接传送支架331上的阀板12’和阀体11’进行定位固定;其中,组接定位机构336包括用以将阀体11’夹持定位的仿形夹具3361、及用以将阀板12’夹持定位的组接夹持气缸3362;

有料感应器337设于组接传送支架331上,以用于感应识别是否有阀板12’靠向打螺丝机335的上螺丝位置处。

组接装置33的工作过程具体为:首先,不良品感应器333会开始工作,其会感应识别置于组接传送支架331上的阀板12’的不良品,若其感应到不良品,其会将相关信息传送至不良品排出机构334,以由不良品排出机构334将不良品排出组接传送支架331;接着,阀板固持构件351会将其固持的阀板12’放到阀板定位治具332内,然后,设于组接传送支架331上的气缸工作,其会将阀板定位治具332推到下一工位,而阀板固持构件351重新固持阀板12’并将其放到阀板定位治具332内,之后,再如此循环阀板12’的上料操作;而当阀板定位治具332到达组接装置33的供阀体11’的上料位置时,阀体固持构件341会固持阀体11’,并将其移至阀板定位治具332内的阀板12’上,而阀板定位治具332会同时将置于阀板12’上的阀体11’夹紧;待至阀板定位治具332到达打螺丝机335的打螺丝位时,有料感应器337会感应识别到有阀板12’靠向打螺丝机335的上螺丝位置处,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组接定位机构336,而组接定位机构336接收到相关信号后,此时,组接定位机构336的仿形夹具3361会将阀体11’夹紧,而组接夹持气缸3362会将阀板12’夹紧,然后,打螺丝机335向阀体11’和阀板12’之间打螺丝,以使该两者形成一组件;完后,组接定位机构336松开复位,而阀板定位治具332会流到下一工位。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的组件移送装置36还包括设于安装机柜37上的组件移送支撑架362、移动设于组件移送支撑架362上的组件移送安装架363、及设于组件移送安装架363上且具有沿Z轴方向呈伸缩设置的输出端的组件移送驱动源364,组件固持构件361与组件移送驱动源364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较佳地,组件移送驱动源364为伸缩气缸,而组件固持构件361包括支架3611、设于组件固持支架3611上的旋转气缸3612、与旋转气缸3612连接以夹持组件的夹持气缸36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