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辊轴承座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6901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机导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辊轴承座总成。



背景技术:

导辊就是指在型钢轧制过程中,安装在轧辊孔型前后帮助轧件按既定的方向和状态准确地、稳定地进入和导出轧辊孔型的机构。

导辊轴承座是安装并支持导辊旋转的重要部件,对导辊的平稳运行起到很大作用,通常导辊两端的轴承座是分开的,对称度不高,结构松散,在型钢的冲击下不能很好的保持平稳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辊轴承座总成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导辊轴承座总成,包括导辊、两个套接在导辊两端的轴承座本体及设置在导辊与轴承座本体之间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本体远离导辊的一端设置端盖,轴承座本体顶部设置油嘴,轴承座本体内设有轴承容纳腔,所述的轴承容纳腔内设有轴承挡肩,所述的轴承挡肩朝导辊中心方向延伸,形成与导辊间隙配合的密封端,所述的密封端与导辊之间设置密封圈,两个轴承座本体之间通过设置在底部的连接座连接,所述的连接座上开设一组减重槽,所述的减重槽两边设有加强筋,所述的轴承与导辊之间设有衬套,所述的衬套两端设置为翻边,衬套通过翻边卡在轴承上,两者紧密配合。

所述的一种导辊轴承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本体与端盖采用内六角沉头螺钉连接。

所述的一种导辊轴承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六角沉头螺钉绕端盖端面均匀设置四个。

所述的一种导辊轴承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内壁朝外凸起,形成球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导辊两端的轴承座本体下端连接在连接座上,使轴承座结构更稳定、强度更高,导辊的运行更平稳;设置了油嘴,方便及时给轴承座进行润滑,避免磨损;本实用新型给轴承设置了衬套,减小了轴承与导辊的磨损,衬套带有翻边结构,牢牢固定在轴承上,不易滑落,防止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辊,2-轴承座本体,21-轴承容纳腔,22-轴承挡肩,23-密封端, 3-轴承,4-端盖,5-油嘴,6-密封圈,7-连接座,71-减重槽,72-加强筋,8-衬套,81-翻边,9-内六角沉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座进一步说明。

一种导辊轴承座总成,包括导辊1、两个套接在导辊1两端的轴承座本体2及设置在导辊1与轴承座本体2之间的轴承3。所述的轴承座本体2远离导辊1的一端设置端盖4,轴承座本体2顶部设置油嘴5,油嘴5方便及时给轴承座进行润滑,避免磨损。轴承座本体2内设有轴承容纳腔21,所述的轴承容纳腔21内设有轴承挡肩22,轴承挡肩22定位轴承,所述的轴承挡肩22朝导辊1中心方向延伸,形成与导辊1间隙配合的密封端23,所述的密封端23与导辊1之间设置密封圈6,密封圈6强化密封效果。两个轴承座本体2之间通过设置在底部的连接座7连接,所述的连接座7上开设一组减重槽71,减轻重量,优化结构。所述的减重槽71两边设有加强筋72,加强筋72可以提高结构强度。所述的轴承3与导辊1之间设有衬套8,所述的衬套8两端设置为翻边81,衬套8通过翻边81卡在轴承3上,两者紧密配合。

端盖4内壁朝外凸起形成球面,端盖4外壁外缘为平面。轴承座本体2与端盖4采用内六角沉头螺钉9连接,内六角沉头螺钉9绕端盖4外壁外缘均匀设置四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导辊1两端的轴承座本体2下端连接在连接座7上,使轴承座结构更稳定、强度更高,导辊1的运行更平稳;设置了油嘴5,方便及时给轴承座进行润滑,避免磨损;本实用新型给轴承3设置了衬套8,减小了轴承3与导辊1的磨损,衬套8带有翻边81结构,牢牢固定在轴承3上,不易滑落,防止发生故障。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基于本实施例所做出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