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器件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拆解尾纤并去除尾纤上焊点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光器件往往在激光焊接过程中产生功率掉值且无法校正的情况,这时需要将金属环(Ferrule)从尾纤(Pigtai l Holder)上取下,去除掉尾纤上的焊点,配以新的金属环进行重新焊接,尾纤与金属环的结构如图1所示,尾纤上焊点如图2所示。同行普遍先用拆解治具,将尾纤和金属环分离,然后用电动打磨的方式去除尾纤上的焊点,其存在效率低下,且打磨后尾纤的直径减小,圆度变差,重新焊接后影响产品的可靠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次性拆解尾纤并去除尾纤上焊点的装置,该装置可在拆解尾纤的同时,将尾纤上的焊点去除掉,效率高,且尾纤的直径不变、圆度不变,重新焊接后产品的可靠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拆解尾纤并去除尾纤上焊点的装置,包括支撑座、固定板和刀片;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沿其轴向分布的第一凹槽,且该第一凹槽横断面的底部为优弧形状;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支撑座的一个端面上,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凹槽形状相同的第二凹槽;所述的刀片固定于第二凹槽内,该刀片上设有与尾纤匹配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与所述的第一凹槽相对应。
上述一次性拆解尾纤并去除尾纤上焊点的装置工作时,将尾纤固定在与其匹配的安装孔中,金属环卡在该安装孔外,给尾纤一个向下的力,即可将金属环与尾纤分离,分离的同时,尾纤上的焊点也被一并去除,效率高。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刀片由优弧形半圆刀片和固定于优弧形半圆刀片的弦上的延展片组成,该优弧形半圆刀片的圆心处设有所述的安装孔,所述延展片内设有喇叭形间隙,该喇叭形间隙的小端延伸至与所述的安装孔连通。拆解尾纤与金属环时,通过缩小或增大延展片内间隙的大小,可微小的改变安装孔的大小,进而调整安装孔与尾纤的紧配度,以保证金属环能被正常拆解、焊点能被切除。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3.295mm-3.310mm。由于焊点较小,必须精确控制安装孔的大小,以便焊点能被正常切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在拆解尾纤的同时,将尾纤上的焊点去除掉,效率高,且尾纤的直径不变、圆度不变,重新焊接后产品的可靠性较好;
(2)通过缩小或增大延展片内间隙的大小,可微小的改变安装孔的大小,进而调整安装孔与尾纤的紧配度,以保证金属环能被正常拆解、焊点能被切除;
(3)可精确控制安装孔的大小至微米级单位,最小的焊点也在几百微米量级,保证焊点能被正常切除。
附图说明
图1是尾纤与金属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尾纤上焊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次性拆解尾纤并去除尾纤上焊点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尾纤,200-金属环,300-焊点;
400-支撑座,500-固定板,600-刀片,401-第一凹槽,501-第二凹槽,601-安装孔,602-优弧形半圆刀片,603-延展片,604-喇叭形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3-图6,一次性拆解尾纤并去除尾纤上焊点的装置,包括支撑座400、固定板500和刀片600;所述支撑座400上设有沿其轴向分布的第一凹槽401,且该第一凹槽401横断面的底部为优弧形状;所述固定板500固定于支撑座400的一个端面上,固定板500上设有与第一凹槽401形状相同的第二凹槽501;所述的刀片600固定于第二凹槽501内,该刀片600上设有与尾纤100匹配的安装孔601,该安装孔601与所述的第一凹槽401相对应。
上述一次性拆解尾纤并去除尾纤上焊点的装置工作时,将尾纤100固定在与其匹配的安装孔601中,金属环200卡在该安装孔601外,给尾纤100一个向下的力,即可将金属环200与尾纤100分离,分离的同时,尾纤上的焊点300也被一并去除,效率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的刀片600由优弧形半圆刀片602和固定于优弧形半圆刀片602的弦上的延展片603组成,该优弧形半圆刀片602的圆心处设有所述的安装孔601,所述延展片603内设有喇叭形间隙604,该喇叭形间隙604的小端延伸至与所述的安装孔601连通。拆解尾纤100与金属环200时,通过缩小或增大延展片603内喇叭形间隙604的大小,可微小的改变安装孔601的大小,进而调整安装孔601与尾纤100的紧配度,以保证金属环200能被正常拆解、焊点300能被切除。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所述安装孔601的直径为3.295mm-3.310mm。由于焊点300较小,必须精确控制安装孔601的大小,以便焊点300能被正常切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