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片材分条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精度自动调整型片材分条装置。
背景技术:
分条装置是将片材纵切成若干所需规格带条状,针对不同宽度的片材,需要调节左侧定位板、右侧定位板之间的间距,以使分条前的片材能够被循边定位;目前,一般是通过手动调节方式来调节左侧定位板、右侧定位板之间的间距,其存在调节效率低、调节精度欠佳等缺陷,现有的分条装置不太适合全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自动调整型片材分条装置,其针对不同宽度片材参数,自动控制调整左、右侧定位板间距,同时,自动对偏移片材进行纠偏对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自动调整型片材分条装置,包括有固定座、从动座、左侧定位板、右侧定位板、定位板位移调节系统、循边导轮及分条刀组件;其中,该从动座具有顶板和连接于顶板底部的左侧支脚、右侧支脚,顶板可滑动式装设于固定座底部;
该定位板位移调节系统包括有主控器、电机、由电机驱动的螺杆、装设于左侧定位板上段的第一位置感应器及装设于右侧定位板上段的第二位置感应器;电机装设于左侧支脚上,左侧定位板相对顶板可滑动式装设,右侧定位板相对顶板固定式装设;左侧定位板上段开设有螺孔,主控器分别连接于电机、第一位置感应器、第二位置感应器,电机驱动螺杆旋转,螺杆穿过左侧定位板的螺孔,左侧定位板沿螺杆可位移式装设;
该循边导轮分别装设于左侧定位板、右侧定位板的底部,分条刀组件连接于左侧支脚、右侧支脚之间,分条刀组件位于左侧定位板、右侧定位板之间区域。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条刀组件包括有固定轴、刀具安装基座及若干分条刀;其中,固定轴左右延伸设置,固定轴的左、右端分别连接于左侧支脚、右侧支脚;刀具安装基座可拆卸式装设于固定轴上,刀具安装基座上具有若干左右并排间距布置的刀具装设位,分条刀可拆卸式装设于刀具装设位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轴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安装角度调节槽,所述安装角度调节槽沿固定轴的周向间距排布,每个安装角度调节槽沿固定轴的轴向延伸;前述刀具安装基座具有固定孔,其固定孔内壁面凸设有一个可与任一安装角度调节槽匹配的限转凸肋,前述固定轴穿过固定孔,限转凸肋嵌入一安装角度调节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侧支脚、右侧支脚上均开设有上下间距布置的若干高度调节槽,前述固定轴的左端、右端分别可拆卸式装设于相应高度调节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侧定位板上端连接有滑块,前述从动座的顶板底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导轨,滑块适配于导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截面呈倒T形结构,前述滑块上开设有倒T形滑槽,导轨适配于倒T形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利用从动座相对固定座可滑动式组装关系,实现对偏移片材的纠偏对位,同时,针对不同宽度片材参数,自动控制调整左、右侧定位板间距,相比传统技术中手动调节而言,提高了调节精度及调节效率,更适于自动化生产线作业。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固定座 2、左侧定位板
3、右侧定位板 4、顶板
5、左侧支脚 6、右侧支脚
7、电机 8、螺杆
9、第一位置感应器 10、第二位置感应器
11、固定轴 12、刀具安装基座
13、分条刀 14、高度调节槽
15、循边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固定座1、从动座、左侧定位板2、右侧定位板3、定位板位移调节系统、循边导轮15及分条刀13组件;其中,该从动座具有顶板4和连接于顶板4底部的左侧支脚5、右侧支脚6,顶板4可滑动式装设于固定座1底部;
该定位板位移调节系统包括有主控器、电机7、由电机7驱动的螺杆8、装设于左侧定位板2上段的第一位置感应器9及装设于右侧定位板3上段的第二位置感应器10;电机7装设于左侧支脚5上;左侧定位板2相对顶板4可滑动式装设,所述左侧定位板2上端连接有滑块,前述从动座的顶板4底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导轨,滑块适配于导轨上;此处,所述导轨截面呈倒T形结构,前述滑块上开设有倒T形滑槽,导轨适配于倒T形滑槽内。右侧定位板3相对顶板4固定式装设;左侧定位板2上段开设有螺孔,主控器分别连接于电机7、第一位置感应器9、第二位置感应器10,电机7驱动螺杆8旋转,螺杆8穿过左侧定位板2的螺孔,左侧定位板2沿螺杆8可位移式装设;主控器根据具体处片材宽度参数,自动控制电机7旋转,驱动左侧定位板2沿螺杆8位移,第一位置感应器9与第二位置感应器10反馈的位置参数反映左侧定位板2、右侧定位板3之间的间距,主控制器控制电机7自动停止。
该循边导轮15分别装设于左侧定位板2、右侧定位板3的底部,分条刀13组件连接于左侧支脚5、右侧支脚6之间,所述左侧支脚5、右侧支脚6上均开设有上下间距布置的若干高度调节槽14,前述固定轴11的左端、右端分别可拆卸式装设于相应高度调节槽14内,这样,可以按需调节固定轴11的安装高度;分条刀13组件位于左侧定位板2、右侧定位板3之间区域。
该分条刀13组件包括有固定轴11、刀具安装基座12及若干分条刀13;其中,固定轴11左右延伸设置,固定轴11的左、右端分别连接于左侧支脚5、右侧支脚6;刀具安装基座12可拆卸式装设于固定轴11上,作为一种优选设计,在所述固定轴11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安装角度调节槽,所述安装角度调节槽沿固定轴11的周向间距排布,每个安装角度调节槽沿固定轴11的轴向延伸;前述刀具安装基座12具有固定孔,其固定孔内壁面凸设有一个可与任一安装角度调节槽匹配的限转凸肋,前述固定轴11穿过固定孔,限转凸肋嵌入一安装角度调节槽内;根据实际所需装设角度,将限转凸肋对应不同安装角度调节槽匹配即可,也可根据分条刀13的刀刃使用情况,进行调节装设角度。刀具安装基座12上具有若干左右并排间距布置的刀具装设位,分条刀13可拆卸式装设于刀具装设位上。也可以在每个刀具装设位设置用于调节分条刀13装设高度的上排锁固孔、下排锁固孔,所述上排锁固孔、下排锁固孔均至少包括有两个锁固孔,在装设分条刀时可按需选择安装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利用从动座相对固定座可滑动式组装关系,实现对偏移片材的纠偏对位,同时,针对不同宽度片材参数,自动控制调整左、右侧定位板间距,相比传统技术中手动调节而言,提高了调节精度及调节效率,更适于自动化生产线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