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带软连接的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6835阅读:1058来源:国知局
铜带软连接的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铜带软连接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铜带软连接是指多个薄铜带两端焊接在一起的导电件,铜带软连接可用于变压器安装、高低压开关柜、真空电器、封闭母槽、发电机与母线、整流设备、整流柜与隔离开关之间的连接及母线之间的连接,其可以提高导电率,调整设备之间的安装误差,同时还可以起到工作补偿、方便试验和设备检修等作用,将多个薄铜带两端焊接在一起的装置就是铜带软连接的焊接装置,现有技术中,很多是手工焊接,采用手工焊接比较方便灵活,但是会造成作业时间延长和人工浪费,降低生产效率,同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产生的高温易烫伤操作人员,而高档的铜带软连接焊接装置不仅存在着结构复杂的缺点,而且存在着焊接质量差、焊接部位变色大或者焊接时间长的缺点,影响产品的质量。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中国专利CN201410207770.3中公开了一种软连接导电铜带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面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绝缘垫、下电极、下冷却体、下加热体,所述的机架是“C”形结构,上面设置有气缸,气缸下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绝缘垫、上电极、上冷却体、上加热体,所述的下冷却体和上冷却体内部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连接有冷却水管,所述的下加热体和上加热体内部有加热管。上述方案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焊接时的压力是固定的,若加工较小的产品压力会过大,若加工较大的产品压力又会不够,适用于加工的产品范围有限,通用性差,二是上加热体和下加热体不能及时降温,容易出现温度过高导致被焊接的产品损坏,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比现有技术焊接稳定,焊接效果更好,且应用范围更广的铜带软连接的焊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带软连接的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电极、下冷却体、下加热体,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下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电极、上冷却体、上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位于第二气缸的上方并且比第二气缸小,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和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相互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与设置在机架上的开关按钮连接,所述上电极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上述结构中,当只有第一气缸工作时,可用于焊接一些较小的产品,当只有第二气缸工作时,可用于加工一些较大的产品,当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一起工作时,可用于加工一些更大的产品,这样就避免了只有一个气缸时只能加工特定的一些产品,通用性差的问题,不会浪费能源,且焊接更稳定,降低加工产品的报废率,更安全,实用性更强,降低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冷却体和下冷却体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冷却通道,该冷却通道成L形,冷却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上冷却体或下冷却体的两个侧面上,所述进水口上连接有冷水管道,出水口上连接有热水管道,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均与冷却池连接。

上述结构中,因上加热体和下加热体的温度过高会对焊接产品造成损坏,且不安全,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所以要及时对上加热体和下加热体进行降温,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上冷却体和下冷却体的两个侧面可有利于快速降温,冷却的更均匀,避免上加热体或下加热体局部过热,造成焊接不均匀,冷水管道通冷水,经过热交换后热水通过热水管道流出进入冷却池,经冷却池冷却后重新流入冷水管道,循环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冷却体和下冷却体上均设有四个冷却通道,所述各个冷却通道的进水口均处于上冷却体或下冷却体的同一个侧面,各个冷却通道的出水口均处于上冷却体或下冷却体的同一个侧面。

上述结构中,四个冷却通道成一个比一个大的递增分布,各个进水口或各个出水口均处于上冷却体或下冷却体的同一侧面是为了上加热体或下加热体能逐步冷却,且能冷却的更均匀,使焊接更稳定,延长上加热体和下加热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冷却体上的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均是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与上冷却体之间的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的长度要大于机架到上冷却体之间的距离。

上述结构中,因上冷却体与驱动组件是联动配合,所以上冷却体是上下运动的,即连接在上冷却体上的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也会随着上冷却体上下移动,若不固定在机架上,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会被磨损坏或碰到上加热体和下加热体,固定后的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要预留一定的长度,供上冷却体上下移动时伸缩,避免出现因拉扯而接口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加热体和下加热体均为石墨。

上述结构中,采用石墨无需在上加热体和下加热体内设置加热管,可直接加热,结构简单,焊接效果更好。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双重驱动来扩大焊接装置的应用范围,实用性强,提高焊接效率,降低焊接的报废率,冷却效果好,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上冷却体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铜带软连接的焊接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底座11,所述的底座11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电极101、下冷却体102、下加热体103,所述底座11的上方设有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下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电极201、上冷却体202、上加热体203,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第一气缸21位于第二气缸22的上方并且比第二气缸22小,第一气缸21的输出轴211和第二气缸22的输出轴221相互连接,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分别与各自的开关按钮连接,所述上电极201与第二气缸22的输出轴221连接。当只有第一气缸21工作时,可用于焊接一些较小的产品,当只有第二气缸22工作时,可用于加工一些较大的产品,当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一起工作时,可用于加工一些更大的产品,这样就避免了只有一个气缸时只能加工特定的一些产品,通用性差的问题,不会浪费能源,且焊接更稳定,降低加工产品的报废率,更安全,实用性更强,降低成本。

上述上冷却体202和下冷却体102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冷却通道2021,该冷却通道2021成L形,冷却通道2021的进水口2022和出水口2023分别设置在上冷却体202或下冷却体102的两个侧面上,所述进水口2022上连接有冷水管道2024,出水口2023上连接有热水管道2025,冷水管道2024和热水管道2025均与冷却池连接。因上加热体203和下加热体103的温度过高会对焊接产品造成损坏,且不安全,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所以要及时对上加热体203和下加热体103进行降温,进水口2022和出水口2023分别设置在上冷却体202和下冷却体102的两个侧面可有利于快速降温,冷却的更均匀,避免上加热体203或下加热体103局部过热,造成焊接不均匀,冷水管道2024通冷水,经过热交换后热水通过热水管道2025流出进入冷却池,经冷却池冷却后重新流入冷水管道2024,循环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上述上冷却体202和下冷却体102上均设有四个冷却通道2021,所述各个冷却通道2021的进水口2022均处于上冷却体202或下冷却体102的同一个侧面,各个冷却通道2021的出水口2023均处于上冷却体202或下冷却体102的同一个侧面。四个冷却通道2021成一个比一个大的递增分布,各个进水口2022或各个出水口2023均处于上冷却体202或下冷却体102的同一侧面是为了上加热体203或下加热体103能逐步冷却,且能冷却的更均匀,使焊接更稳定,延长上加热体203和下加热体103的使用寿命。

上述上冷却体202上的冷水管道2024和热水管道2025均是固定在机架1上,机架1与上冷却体202之间的冷水管道2024和热水管道2025的长度要大于机架1到上冷却体202之间的距离。因上冷却体202与驱动组件2是联动配合,所以上冷却体202是上下运动的,即连接在上冷却体202上的冷水管道2024和热水管道2025也会随着上冷却体202上下移动,若不固定在机架1上,冷水管道2024和热水管道2025会被磨损坏或碰到上加热体203和下加热体103,固定后的冷水管道2024和热水管道2025要预留一定的长度,供上冷却体202上下移动时伸缩,避免出现因拉扯而接口断裂。

上述上加热体203和下加热体103均为石墨。采用石墨无需在上加热体203和下加热体103内设置加热管,可直接加热,结构简单,焊接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