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防划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1388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钢防划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钢防划伤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带钢通常使用单机架带钢平整机组对其进行平整处理,通过平整加工提高冷轧带钢平整度,改善冷轧带钢诸如深冲等机械性能,通过湿平整系统对带钢表面进行清洗,提升表面质量,机组主要由开卷机、入口S辊、主传动装置、出口S辊、卷取机组成。

夹送辊装置属于机组穿带设备,主要由夹送辊辊组、上夹送辊升降装置以及上夹送辊传动装置组成,由升降油缸完成上夹送辊升降动作,由油马达完成夹送辊组转动动作,带钢运行时上下夹送辊都不与带钢接触,下夹送辊与带钢距离为20mm。

经深入现场研究和观察后发现如果来料板型不佳容易产生带钢边部抖动严重,边部抖动会与平整机组入口段夹送辊边部接触打火,使带钢表面划伤,造成带钢表面尤其是边部划伤缺陷严重,极大的影响了产品的表面质量,降低成材率,提高了改判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防划伤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带钢表面划伤的缺陷,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成材率,降低改判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钢防划伤装置,包括上夹送辊、上夹送辊传动装置、上夹送辊升降装置、下夹送辊、下夹送辊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上夹送辊与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与所述上夹送辊升降装置连接;

所述下夹送辊安装在所述下夹送辊定位装置上,所述下夹送辊与所述上夹送辊的辊面相对设置;

所述下夹送辊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异型辊,所述下夹送辊与所述上夹送辊辊面间的垂直距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3~16mm。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送辊与所述上夹送辊辊面间的垂直距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3~16mm,具体是将下夹送辊的安装高度降低13~16mm,上夹送辊高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送辊与所述上夹送辊辊面间的垂直距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mm。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送辊与所述上夹送辊辊面间的垂直距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mm,具体是将下夹送辊的安装高度降低15mm,上夹送辊高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送辊的中部比两边高20-25mm。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送辊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横梁、第一升降油缸销轴、升降油缸、第二升降油缸销轴、升降摆臂;其中,所述升降横梁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升降油缸销轴与所述升降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油缸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升降油缸销轴与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油缸销轴与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升降摆臂;所述升降横梁与所述升降油缸垂直设置,所述升降摆臂与所述升降横梁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包括油马达、联轴器、上夹送辊轴承座、上夹送辊轴承;其中,所述油马达与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上夹送辊,所述上夹送辊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夹送辊轴承,所述上夹送辊轴承装于所述上夹送辊轴承座中,所述上夹送辊轴承座与所述上夹送辊升降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还包括轴承座压盖,所述轴承座压盖安装在所述上夹送辊轴承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送辊定位装置包括底座、下夹送辊轴承座、下夹送辊轴承;其中,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下夹送辊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夹送辊轴承装在所述下夹送辊轴承座中,所述下夹送辊轴承分别与所述下夹送辊的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钢防划伤装置,由于下夹送辊采用中间高、两边低的异型辊,同时将下夹送辊与上夹送辊辊面间的垂直距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3~16mm,从而增大了带钢与下夹送辊辊辊面边部的距离,将该装置用于单机平整入口夹送辊上,可有效避免带钢边部在生产过程中与下夹送辊辊面边部接触,避免带钢表面划伤,从而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成材率,降低改判率。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钢防划伤装置,用于同类型夹送辊装置上,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控制划伤效果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钢防划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钢防划伤装置的下夹送辊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横梁,2-第一升降油缸销轴,3-升降油缸,4-第二升降油缸销轴,5-升降摆臂,6-油马达,7-联轴器,8-上夹送辊轴承座,9-上夹送辊轴承,10-轴承座压盖,11-上夹送辊,12-下夹送辊轴承座,13-下夹送辊轴承,14-下夹送辊,1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带钢防划伤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带钢表面划伤的缺陷,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成材率,降低改判率。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防划伤装置,包括上夹送辊11、上夹送辊传动装置、上夹送辊升降装置、下夹送辊14、下夹送辊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上夹送辊11与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与所述上夹送辊升降装置连接;

所述下夹送辊14安装在所述下夹送辊定位装置上,所述下夹送辊14与所述上夹送辊11的辊面相对设置;

所述下夹送辊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异型辊,所述下夹送辊14与所述上夹送辊11辊面间的垂直距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3~16mm。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夹送辊14与所述上夹送辊11辊面间的垂直距离在原先200~350mm(未压下时)的基础上增加13~16mm,具体是将下夹送辊14的安装高度降低13~16mm,上夹送辊11高度不变。

优选的,所述下夹送辊14与所述上夹送辊11辊面间的垂直距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mm;具体是将下夹送辊14的安装高度降低15mm,上夹送辊11高度不变。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夹送辊14的中部比两边高20-25mm。过高会影响穿带,过低无法有效避免带钢边部与下夹送辊辊面边部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送辊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横梁1、第一升降油缸销轴2、升降油缸3、第二升降油缸销轴4、升降摆臂5;其中,所述升降横梁1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升降油缸销轴2与所述升降油缸3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油缸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升降油缸销轴4与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油缸销轴4与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升降摆臂5;所述升降横梁1与所述升降油缸3垂直设置,所述升降摆臂5与所述升降横梁1平行设置。

具体的,升降横梁1的一端通过第一升降油缸销轴2(A)与升降油缸3(A)的一端连接,升降油缸3(A)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升降油缸销轴4(A)与上夹送辊传动装置连接;升降横梁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升降油缸销轴2(B)与升降油缸3(B)的一端连接,升降油缸3(B)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升降油缸销轴4(B)与上夹送辊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升降摆臂5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油缸销轴4(A)与上夹送辊传动装置之间,升降摆臂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油缸销轴4(B)与上夹送辊传动装置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包括油马达6、联轴器7、上夹送辊轴承座8、上夹送辊轴承9;其中,所述油马达6与所述联轴器7的一端连接,所述联轴器7的另一端连接上夹送辊11,所述上夹送辊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夹送辊轴承9,所述上夹送辊轴承9装于所述上夹送辊轴承座8中,所述上夹送辊轴承座8与所述上夹送辊升降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夹送辊传动装置还包括轴承座压盖10,所述轴承座压盖10安装在所述上夹送辊轴承座8上。

具体的,油马达6与联轴器7的一端连接,联轴器7的另一端与上夹送辊11的一端连接,上夹送辊11的一端连接上夹送辊轴承9(A)、另一端连接上夹送辊轴承9(B),上夹送辊轴承9(A)和上夹送辊轴承9(B)分别装于上夹送辊轴承座8(A)和上夹送辊轴承座8(B)中;上夹送辊轴承座8(A)与第二升降油缸销轴4(A)连接,上夹送辊轴承座8(B)与第二升降油缸销轴4(B)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夹送辊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5、下夹送辊轴承座12、下夹送辊轴承13;其中,所述底座15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下夹送辊轴承座12安装在所述底座15上;所述下夹送辊轴承13装在所述下夹送辊轴承座12中,所述下夹送辊轴承13分别与所述下夹送辊14的两端连接。

具体的,底座15的两端分别装有下夹送辊轴承座12(A)和下夹送辊轴承座12(B),下夹送辊14的一端连接下夹送辊轴承13(A)并安装于下夹送辊轴承座12(A)中,下夹送辊14的另一端连接下夹送辊轴承13(B)并安装于下夹送辊轴承座12(B)中。

下夹送辊14是固定的,上夹送辊11是活动的,由升降油缸3带动上夹送辊11进行升降动作,由油马达6带动上夹送辊11转动。夹送辊组工作时,上夹送辊11压下与下夹送辊14接触且对齐,油马达6带动辊组转动,从而完成穿带工作。

通过反复调研后发现,带钢边部擦划伤缺陷的产生是生产过程中带钢与下夹送辊14相互接触摩擦导致的,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改进下夹送辊14辊型以及增加上夹送辊11与下夹送辊14间的垂直距离,使带钢与下夹送辊14辊面边部距离增大,避免了带钢边部在生产过程中与下夹送辊14辊面边部接触,解决了下夹送辊14运行过程中与带钢接触打火的缺陷,从而消除了带钢表面划伤缺陷,提升了带钢表面质量,降低了改判率。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钢防划伤装置上机运行,连续三个月内,未出现下夹送辊与带钢接触打火的缺陷,消除了由下夹送辊产生的带钢表面划伤的缺陷。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有任何的限制。

实施例

参见图2,将下夹送辊14的辊面形状由平面形改为中间高(宽度500mm)、两边低(宽度600mm)的异型辊型,增大了带钢与下夹送辊14辊面边部的距离;下夹送辊14安装位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5mm,使下夹送辊14与上夹送辊11间的垂直距离在原先310.8mm(未压下时)的基础上增加15mm。原设计带钢与下夹送辊14辊面边部距离为20mm,对下夹送辊14辊型及高度改进后带钢与下夹送辊14辊面边部距离增大至57.5mm,从而可有效避免带钢边部在生产过程中与下夹送辊辊面边部接触,解决了接触打火使带钢表面划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钢防划伤装置,由于下夹送辊采用中间高、两边低的异型辊,同时将下夹送辊与上夹送辊辊面间的垂直距离增加13~16mm,从而增大了带钢与下夹送辊辊面边部的距离,将该装置用于单机平整入口夹送辊上,可有效避免带钢边部在生产过程中与下夹送辊辊面边部接触,避免带钢表面划伤,从而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成材率,降低改判率。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钢防划伤装置,用于同类型夹送辊装置上,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控制划伤效果佳等优点。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