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坯料运输辊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763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位坯料运输辊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行业的轧钢坯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双工位坯料运输辊子装置,可适应不同轧制孔型要求、使用寿命长、备件成本低的坯料运输辊子装置。



背景技术:

辊道是轧钢车间运输轧件的主要输送设备,它是靠多组转动的辊子来实现轧件的运输,钢坯通过辊道输送进入轧机进行轧制。传统的轧钢生产中,输送辊道为实心辊子或焊接结构的空心辊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坯料运输辊子装置,拆装方便,辊子参与运输的摩擦表面可以单独更换成耐磨材料,在辊子表面磨损后,只需更换表面易磨损部分,减少备品备件的使用量,极大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承座装配一1、挡块2、螺钉3、辊子一4、辊子二5、钩头键6、辊轴7、轴承座装配二8。钩头键6通过螺钉3固定在辊轴7上,辊子一4和辊子二5(两件)通过钩头键6以及挡块2与辊轴7固定。挡块2通过螺钉3固定在辊轴7上。辊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装配一1以及轴承座装配二2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辊子二5的V形槽L长度变化范围为20~40mm。

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的工作位置由辊道一4和辊道二5两个工位组成,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选择轧件的传送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辊子一4及辊子二5在磨损之后,可以很方便的从辊道上拆下来进行更换,不需要整根辊子一同更换,可大大降低备件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辊子二5的V形槽L长度变化范围为20~4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轴承座装配一1、挡块2、螺钉3、辊子一4、辊子二5、钩头键6、辊轴7、轴承座装配二8。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辊子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辊子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承座装配一1、挡块2、螺钉3、辊子一4、辊子二5、钩头键6、辊轴7、轴承座装配二8。钩头键6通过螺钉3固定在辊轴7上,辊子一4和辊子二5(两件)通过钩头键6以及挡块2与辊轴7固定。挡块2通过螺钉3固定在辊轴7上。辊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装配一1以及轴承座装配二2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

辊子一4和辊子二5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耐磨钢材,磨损后通过拆卸挡块2很容易实现局部更换,这样极大的减少备件费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