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4085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管焊接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焊接相贯节点具有传力明确、受力性能好、承载能力强、建筑外形轻盈美观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桥梁、建筑等领域。但是,随着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使用年限的增长,尤其是在长期承受活载反复作用的环境下,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的疲劳问题突出。钢管混凝土桁式拱桥—丫髻沙大桥和石潭溪大桥分别在通车10年和16年后,均出现了钢管焊接节点疲劳开裂病害。

当前针对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支管直径与主管直径之比β、主管直径与主管壁厚之比γ、支管壁厚与主管壁厚之比τ和主管与支管间夹角θ等指标,且在采用上述评价指标对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进行评价时,采用的是单一指标。但是,采用单一指标对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进行评价时,忽略了各个评价指标之间潜在的交叉关系,即变化其中一个评价指标会造成其它评价指标的变化。譬如,采用支管直径与主管直径之比β进行评价时,会造成主管直径与主管壁厚之比γ发生变化。因此,当前评价方法采用单一指标进行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评价,无法全面把握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且可能出现悖于设计人员对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期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方法,可以同时考虑当前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的所有评价指标,消除采用单一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造成的缺陷,简单适用,保证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的疲劳性能。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面积Sc和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面积Sw作为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指标;

步骤S2:计算上述两个评价指标,取小值评价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的疲劳性能。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计算上述两个评价指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采用下式计算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宽度mc、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宽度mw

mc=tw(1+φ),

其中,tw为支管壁厚;φ为焊缝宽度与支管壁厚之比,为焊缝高度与支管壁厚之比,wd为焊缝外露宽度;wh为焊缝高度;

步骤S22:计算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长度lc、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长度lw

当(dw+2wd)/dc<0.65时:

当(dw+2wd)/dc≥0.65时:

其中,dw为支管直径;tc为主管壁厚;dc为主管直径;θ为支管与主管间夹角;α为主管直径与支管壁厚之比,ζ为支管直径与支管壁厚之比,β为支管直径与主管直径之比,γ为主管直径与主管壁厚之比,τ为支管壁厚与主管壁厚之比,η为支管直径与主管壁厚之比,

步骤S23:根据上述步骤得到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面积Sc和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面积Sw

当(dw+2wd)/dc<0.65时:

当(dw+2wd)/dc≥0.65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同时考虑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的当前所有评价指标,消除采用单一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造成的缺陷,简单适用,保证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的疲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的焊缝局部祥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方法,采用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面积Sc和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面积Sw,作为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方法,计算并比较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面积Sc和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面积Sw,取小值评价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面积Sc和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面积Sw作为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的评价指标;

步骤S2:计算上述两个评价指标,取小值评价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的疲劳性能。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计算上述两个评价指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采用下式计算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宽度mc、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宽度mw

mc=tw(1+φ),

其中,tw为支管壁厚;φ为焊缝宽度与支管壁厚之比,为焊缝高度与支管壁厚之比,wd为焊缝外露宽度;wh为焊缝高度;

步骤S22:计算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长度lc、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长度lw

当(dw+2wd)/dc<0.65时:

当(dw+2wd)/dc≥0.65时:

其中,dw为支管直径;tc为主管壁厚;dc为主管直径;θ为支管与主管间夹角;α为主管直径与支管壁厚之比,ζ为支管直径与支管壁厚之比,β为支管直径与主管直径之比,γ为主管直径与主管壁厚之比,τ为支管壁厚与主管壁厚之比,η为支管直径与主管壁厚之比,

步骤S23:根据上述步骤得到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面积Sc和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面积Sw

当(dw+2wd)/dc<0.65时:

当(dw+2wd)/dc≥0.65时:

计算并比较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主管的接触面面积Sc和钢管焊接相贯节点中焊缝与支管的接触面面积Sw,取小值评价钢管焊接相贯节点疲劳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