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引线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09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生产装置,具体为粗引线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绝缘子上的粗引线需要折弯加工,现有的引线折弯模具为,在胶木上加工比引线直径大0.1mm的沉孔,将引线下部分放入沉孔内,在引线折弯处嵌入一根金属锲块控制引线折弯角度,人工对引线上部分进行推压,使得引线折弯。这种模具,效率比较低,并且引线折弯后容易出现反弹,折弯角度难以精确控制,引线折弯处也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精确控制粗引线折弯角度和折弯处的折引线折弯模具,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具体技术方案为:

粗引线折弯装置,包括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所述的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之间安装有折弯板,所述的折弯板留有进杆通道,所述的折弯板下方安装有折弯顶杆机构,所述的折弯板上方安装有折弯垫板,所述的折弯垫板位于进杆通道上方,折弯垫板由升降器控制升降;所述的出料传送带倾斜安装,下端连接有弧形缓冲板,缓冲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粗引线收集槽,粗引线收集槽安装在弹簧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折弯垫板下表面开有折弯槽,所述的折弯槽的形状与粗引线需要折弯的形状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折弯顶杆机构包括顶杆和顶杆驱动装置,所述的顶杆位于折弯板的进杆通道内,并有顶杆驱动装置驱动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传送带上方安装有平整辊。

待折弯的粗引线逐个依次的从进料传送带传送到折弯板上,由下方的顶杆从进杆通道向上顶起粗引线,同时折弯垫板下行,压在粗引线的上表面,折弯顶杆机构的顶杆将粗引线顶到折弯垫板的折弯槽内,从而将粗引线折弯。折弯后的粗引线经过出料传送带传送,向下滑落到弧形缓冲板,再从弧形缓冲板滑落到粗引线收集槽,随着粗引线收集槽内粗引线量增加,在重力作用下,粗引线收集槽克服弹簧的弹力逐渐下行,确保粗引线收集槽内物料高度低于弧形缓冲板出料处。

本发明提供的粗引线折弯装置,从下方对粗引线进行顶起利用折弯垫板进行折弯定型,加工出的折弯引线不易反弹变形,并且折弯弧度和长度容易控制,加工精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粗引线折弯装置,包括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6;所述的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6之间安装有折弯板5,所述的折弯板5留有进杆通道,所述的折弯板5下方安装有折弯顶杆机构3,所述的折弯板5上方安装有折弯垫板4,所述的折弯垫板4位于进杆通道上方,折弯垫板4由升降器控制升降;所述的出料传送带6倾斜安装,下端连接有弧形缓冲板7,缓冲板7的另一端安装有粗引线收集槽8,粗引线收集槽8安装在弹簧9上。

所述的进料传送带1上方安装有平整辊2。

待折弯的粗引线逐个依次的从进料传送带1传送到折弯板5上,由下方的折弯顶杆机构3从进杆通道向上顶起粗引线,同时折弯垫板4下行,压在粗引线的上表面,折弯顶杆机构3的顶杆将粗引线顶到折弯垫板4的折弯槽内,从而将粗引线折弯。折弯后的粗引线经过出料传送带6传送,向下滑落到弧形缓冲板7,再从弧形缓冲板7滑落到粗引线收集槽8,随着粗引线收集槽8内粗引线量增加,在重力作用下,粗引线收集槽8克服弹簧9的弹力逐渐下行,确保粗引线收集槽8内物料高度低于弧形缓冲板7出料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生产装置,具体为粗引线折弯装置。粗引线折弯装置,包括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所述的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之间安装有折弯板,所述的折弯板留有进杆通道,所述的折弯板下方安装有折弯顶杆机构,所述的折弯板上方安装有折弯垫板,所述的折弯垫板位于进杆通道上方,折弯垫板由升降器控制升降;所述的出料传送带倾斜安装,下端连接有弧形缓冲板,缓冲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粗引线收集槽,粗引线收集槽安装在弹簧上。本发明提供的粗引线折弯装置,从下方对粗引线进行顶起利用折弯垫板进行折弯定型,加工出的折弯引线不易反弹变形,并且折弯弧度和长度容易控制,加工精度得到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邱芳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吉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3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