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避免漏铆的新型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9408发布日期:2018-06-30 06:31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避免漏铆的新型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生产领域中的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能避免漏铆的新型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门槛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铆接装置对工件进行加工。现有铆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将铆接螺母放在装置内,然后放入工件,双手操作按下开始按钮开始铆接,对于螺母的漏放无法对其进行监控。目前在工件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员工的疲劳程度与注意力集中在工作过程中会慢慢减弱,无法完全保证工件产出质量的合格率,如果铆接出现失误,导致漏铆,流入客户总装车间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汽车装配,甚至影响汽车的总体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能避免漏铆的新型铆接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能避免漏铆的新型铆接装置,主要包括工作台面、支撑架和铆接装置,工作台面上安装支撑架,该支撑架的上部安装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具、气缸、操作把手和传感器,在工作台面上安装两个气缸,该两个气缸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左右两侧,每个气缸的活塞杆均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一个夹具,每个夹具的后侧均安装一个操作把手,该操作把手连接夹具的压紧端头,每个夹具的内侧面均安装一个上传感器和一个下传感器;在支撑架的正面安装一个后传感器。

而且,所述的支撑架由架体和基座构成,后传感器安装在架体的正面。

而且,在基座的前端面左右两端各安装一个弹片。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在原有铆接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夹具与传感器等机构,相互协作,通过开发新的检测技术改善现状,达到了防止漏铆的目的。

2、本装置克服了现在生产中造成的工件不良难题,增加新的检测系统后,对员工的注意力集中与检测疲劳加以缓解,保证了生产质量百分百不会出现漏铆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3、本发明是一种结构实用、使用方便、专用性强的能避免漏铆的新型铆接装置,本装置具有防漏铆功能,使用后可以保证工件加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能避免漏铆的新型铆接装置,主要包括工作台面10、支撑架2和铆接装置1,工作台面上安装支撑架,支撑架由架体和基座构成,该支撑架架体的上部安装铆接装置。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还包括夹具4、气缸12、操作把手11、传感器和弹片8,在工作台面上安装两个气缸,该两个气缸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左右两侧,每个气缸的活塞杆均通过连接机构6连接一个夹具,每个夹具的后侧均安装一个操作把手,该操作把手连接夹具的压紧端头3,每个夹具的内侧面均安装一个上传感器5和一个下传感器7;在支撑架架体的正面安装一个后传感器9,在支撑架基座的前端面左右两端各安装一个弹片。当拉铆过程中将螺母放入工件孔,此时用拉铆枪进行拉铆,如发生放入螺母,但未铆接时,弹片将会把螺母弹出,此时传感器检测不到有螺母,夹具将不能打开。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

一种夹具的检测系统,利用装置将气缸和夹具安装在装置的主体,气缸和夹具利用连接机构连接,操作把手安装在夹具上,上传感器用螺栓固定在夹具,下传感器用螺栓安装在夹具上,弹片安装在支撑架基座前端面,后传感器安装在支撑架架体上。

使用本发明时,操作人员将工件放在操作台上,手拉动夹具把手,将工件夹紧,按照拉铆与压铆的孔位依次进行加工操作,铆接完成后打开夹具,取下工件。

气缸用支架利用螺栓固定在装置主体框架上,夹具安装在气缸的前端,由气缸控制夹具是否能打开,同时夹具上的传感器给予检测信号传入控制程序与气缸相互制约,工件放在操作台上,若不拉下夹具把手使工件固定,铆接装置不工作,铆接过程中如果发生漏铆,无法打开夹具取下工件,以此来完成防漏铆的检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