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凹套制造的仪表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93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凹套制造的仪表车床,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仪表车床属于简单的卧式车床,一般来说最大工件加工直径在250mm以下的机床,广泛用于电器、紧固件、汽车、摩托车配件、仪器仪表、五金电器、文教用品、影视器材、机电产品、水暖管件、阀门、轴承套圈、轴类等小零件、眼镜制造等小型工件的生产加工,是五金机械加工行业最理想的高效率设备。凹套在加工时需要同时对内圈和外圈进行加工,现有的车床大都只能同时加工一个面,影响加工的效率。同时现有的仪表车床缺少废屑收集的装置,导致废屑堆积在操作平台上难以打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针对凹套进行紧固,更好地针对凹套的外圈和内圈同时进行车削处理,提高加工速度的用于凹套制造的仪表车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凹套制造的仪表车床,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部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部左侧设有刀架,所述刀架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车刀和第二车刀,所述支撑台上部右侧设有圆盘,所述圆盘侧面固定连接有进给手柄,所述第一滑块和圆盘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滑块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柱与圆盘相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前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柱固定在第一滑轨上;所述支撑台左侧设有机身,所述机身右侧设有弹性筒夹,所述机身左侧设有从动轮,所述弹性筒夹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从动轮左侧设有夹紧扳手,所述机身后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左侧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机身和支撑台之间设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设置在弹性筒夹下方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圆盘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杆。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滑块上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该装置在具体实施时,利用螺栓将第一车刀和第二车刀固定在刀架上。第二滑块可以在第二滑轨上滑动,从而调节第一车刀和第二车刀的位置。将第一车刀和第二车刀调节到规定的位置后,利用固定螺栓将第二滑块固定在第一滑块上,从而固定第一车刀和第二车刀的位置。与电机相连接的电源插座接通电源,使电机得电运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再利用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转动。将夹紧扳手向右拨动,使弹性筒夹松开。将凹套放入弹性筒夹内,再将夹紧扳手向左拨动,使弹性筒夹将凹套夹紧。利用进给手柄带动圆盘逆时针转动,圆盘利用连接板带动第一滑块向左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车刀和第二车刀向左移动。利用第一车刀和第二车刀分别对凹套的外圈和内圈进行车削,获得需要的形状。车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落在下料槽上,再顺着下料槽下滑,落入废料箱中进行收集,避免废屑堆积在操作台上。在第一滑轨前端固定有限位块,可以限制第一滑块的前进,当第一滑块撞上限位块时,对凹套的车削加工完成。完成加工后,利用进给手柄带动圆盘顺时针转动,使第一滑块向右移动回到原位。利用圆盘上的限位螺杆对连接板进行阻挡,防止圆盘转动的角度过大给工作人员抓取进给手柄带来不便。需要改变第一滑块的进给量时,可以调节限位块在第一滑轨上的位置,也可以更换不同大小的限位块,从而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凹套制造的仪表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操作台;2、支撑台;3、圆盘;4、第一滑轨;5、第二滑块;6、第二滑轨;7、第一车刀;8、限位块;9、机身;10、电机;11、主动轮;12、传动带;13、从动轮;14、夹紧扳手;15、弹性筒夹;16、下料槽;17、第二车刀;18、刀架;19、第一滑块;20、连接板;21、进给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凹套制造的仪表车床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用于凹套制造的仪表车床,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部设有支撑台2,支撑台2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轨4,第一滑轨4上部设有第一滑块19,第一滑块19上部设有第二滑轨6,第二滑轨6上部设有第二滑块5,第二滑块5上部左侧设有刀架18,刀架18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车刀7和第二车刀17,支撑台2上部右侧设有圆盘3,圆盘3侧面固定连接有进给手柄21,第一滑块19和圆盘3之间设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滑块19相连接,连接板20的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柱与圆盘3相连接;第一滑轨4前端设有限位块8,限位块8通过螺柱固定在第一滑轨4上;支撑台2左侧设有机身9,机身9右侧设有弹性筒夹15,机身9左侧设有从动轮13,从动轮13左侧设有夹紧扳手14,机身9后侧设有电机10,电机10左侧连接有主动轮11,主动轮11和从动轮13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2;机身9和支撑台2之间设有下料槽16,下料槽16设置在弹性筒夹15下方位置。圆盘3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杆。第二滑块5上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该装置在具体实施时,利用螺栓将第一车刀7和第二车刀17固定在刀架18上。第二滑块5可以在第二滑轨6上滑动,从而调节第一车刀7和第二车刀17的位置。将第一车刀7和第二车刀17调节到规定的位置后,利用固定螺栓将第二滑块5固定在第一滑块19上,从而固定第一车刀7和第二车刀17的位置。与电机10相连接的电源插座接通电源,使电机10得电运行。电机10的输出端带动主动轮11转动,主动轮11再利用传动带12带动从动轮13转动。将夹紧扳手14向右拨动,使弹性筒夹15松开。将凹套放入弹性筒夹15内,再将夹紧扳手14向左拨动,使弹性筒夹15将凹套夹紧。利用进给手柄21带动圆盘3逆时针转动,圆盘3利用连接板20带动第一滑块19向左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车刀7和第二车刀17向左移动。利用第一车刀7和第二车刀17分别对凹套的外圈和内圈进行车削,获得需要的形状。车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落在下料槽16上,再顺着下料槽16下滑,落入废料箱中进行收集,避免废屑堆积在操作台1上。在第一滑轨4前端固定有限位块8,可以限制第一滑块19的前进,当第一滑块19撞上限位块8时,对凹套的车削加工完成。完成加工后,利用进给手柄21带动圆盘3顺时针转动,使第一滑块19向右移动回到原位。利用圆盘3上的限位螺杆对连接板20进行阻挡,防止圆盘3转动的角度过大给工作人员抓取进给手柄21带来不便。需要改变第一滑块19的进给量时,可以调节限位块8在第一滑轨4上的位置,也可以更换不同大小的限位块8,从而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