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球机用辊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9856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球机用辊套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球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压球机的新型辊套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压球机主要用于在矿业中进行尾矿处理作业,由于其特点是成型压力大、主机转数可调,且配有螺旋送料装置,因此其常被用于压制难以成型的粉状物料,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有粉状需烧炼的物料就都需要用到压球机;压球机的工作原理为经皮带将动力传至减速速器,由于减速器的双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两滚轴,因此两等速反向的滚轴能够同步转动,从而达到将储料仓内的物料均匀的送入成型料斗的目的,期间,物料的单位成型压力由小变大,且在对辊中心连线处成型压力达到最大值,而物料在过该线后,成型压力迅速变小,从而使物料进入脱球状态;在长期的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现有压球机的主要部件为辊套,而辊套又是连接在滚轴上的,因此这就要求辊套与滚轴没有相对滑动,即必须保证两辊套的相对位置一致,否则就成不了球,然而,现有辊套采用的安装方式都是热装,即辊套是通过加热后过盈配合安装在滚轴上,其不但不便于安装拆卸,而且一旦压球原料是热料时,辊套在作业中就极易因受热而产生打滑现象;此外,由于现有压球机的辊套是通过法兰压紧螺丝进行装配的,其没有设置能够固定传递扭矩的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法兰压紧螺丝不但容易出现松动错位,而且在直接受力时还容易被剪断,从而不但影响到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而且还会因频繁更换配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给生产方带来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球机用辊套结构,所述的结构不但能够有效克服辊套打滑的问题,而且还能够稳定可靠的给辊套传递扭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球机用辊套结构,所述的结构包含分体辊套、压紧块、键和定位销;所述的分体辊套通过由双头螺柱和螺母紧固在一起的两片压紧块对应夹持成一体结构;所述的分体辊套通过均匀的多个螺栓与滚轴紧密连接在一起,且每相邻的两个螺栓之间均设有用于将滚轴的扭矩传递给分体辊套的键;所述分体辊套中每一片辊套的内侧面中心位置均设有与滚轴对应吻合插接的定位销。

进一步,所述的分体辊套为六片分体辊套。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球机用辊套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便于使用维护;所述的结构采用了以销进行定位,以键传递扭矩,且通过压紧块来夹持固定分体辊套的方式,从而其不但能够便于安装拆卸,而且还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克服辊套打滑的问题,同时达到稳定可靠的将滚轴的扭矩传递给辊套,从整体上提高压球机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中:1、分体辊套;2、双头螺柱;3、螺母;4、压紧块;5、螺栓;6、滚轴;7、键;8、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2所述的压球机用辊套结构,所述的结构包含分体辊套1、压紧块4、键7和定位销8,为便于组装和拆卸,能够选用六片分体辊套1;所述的六片分体辊套1通过由双头螺柱2和螺母3紧固在一起的两片压紧块4对应夹持成一体结构,即两压紧块4对应夹持在六片分体辊套1的两侧,然后再通过数量与六片分体辊套1的片数相对应的双头螺柱2和螺母3紧固住两压紧块4,从而使六片分体辊套1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环体结构;所述的六片分体辊套1通过均匀设置的多个螺栓5与滚轴6紧密连接在一起,且每相邻的两个螺栓5之间均设有用于将滚轴6的扭矩传递给六片分体辊套1的键7,即六片分体辊套1均被螺栓5紧紧固定在滚轴6的轴壁上,且六片分体辊套1和滚轴6之间均设有用于传递扭矩的键7;为确保六片分体辊套1的位置准确,能够在六片分体辊套1中每一片辊套的内侧面中心位置分别设置一与滚轴6对应吻合插接的定位销8,即构成六片分体辊套1的六块辊套片均能够通过对应的定位销8得到准确定位。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球机用辊套结构时,先利用定位销8对六片分体辊套1进行定位,使六片分体辊套1与键7吻合对应,并套于滚轴6轴壁,再通过螺栓5将定位后的六片分体辊套1紧密固定在滚轴6上,然后用两块压紧块4从两端夹持住六片分体辊套1,并通过双头螺柱2和螺母3将两压紧块4紧固在一起,从而把六片分体辊套1连为一体;所述的结构采用了螺栓5连接六片分体辊套1和滚轴6,其不但便于安装拆卸,而且在压球原料具有高温度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六片分体辊套1不会发生打滑现象,此外,当滚轴6转动时,所述结构能够通过键7把扭矩传递给六片分体辊套1,这有效的增强了扭矩传递的可靠性,从而不但减少了更换配件的频率,保障了生产进度和产品的质量,而且也相应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生产方增加了收益。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实用新型未对其进行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