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电机壳体的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616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用于加工电机壳体的机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体的机床。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机壳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电机壳体的外侧壁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散热片32,电机壳体的两端面分别为上端面33和下端面34,上端面33和下端面34处均设置有环状凸起35,且环状凸起35的外侧壁处设置有连接块36,连接块36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孔37,环状凸起35中背离电机壳体的端面处设置有环状的止口38;在进行加工的时候会先用夹具2将电机壳体进行夹紧,然后使用刀具对电机壳体的止口38端面进行加工,在止口38端面加工完成之后,控制刀具进行移动,使得刀具移动至连接块36的端面处,然后对连接块36的端面以及环状凸起35的端面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在对电机壳体的上端面33和下端面34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进行多次车削,花费较多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体的机床,其生产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体的机床,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用于加紧电机壳体的夹具、用于带动夹具进行转动的电机、滑移连接在基座上的第一滑移台、用于驱动第一滑移台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源、滑移连接在第一滑移台上的第二滑移台、用于驱动第二滑移台纵向滑移的纵向驱动源、设置在第二滑移台上的刀具组件,所述刀具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滑移台上的刀架、设置在刀架上的直杆、设置在直杆侧壁的用于对电机壳体进行加工的车刀,所述车刀包括刀杆、设置在刀杆上的用于加工止口的第一刀尖、用于加工连接块端面、环状凸起端面的第二刀尖,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朝向夹具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床基座上滑移连接有第一滑移台,第一滑移台上滑移连接有第二滑移台,第二滑移台上设置有用于对电机壳体进行车削加工的刀具组件,机床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滑移台进行横向滑移的横向驱动源,机床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滑移台进行纵向滑移的纵向驱动源,机床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夹紧电机壳体的夹具,这样在对电机壳体进行加工的时候,先用夹具将电机壳体夹紧,然后通过控制横向驱动源使得第一滑移台进行横向移动,通过控制纵向驱动源使第二滑移台进行纵向移动,通过第一滑移台和第二滑移台的配合来带动刀具移动,对电机壳体进行车削加工;刀具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滑移台上的刀架、设置在刀架上的直杆、设置在直杆侧壁的用于对电机壳体进行加工的车刀,车刀包括刀杆、设置在刀杆上的用于加工止口的第一刀尖、用于加工连接块端面和环状凸起端面的第二刀尖,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并列设置在刀杆上,这样在使用刀具组件对电机壳体进行加工的时候,设置在刀杆上的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同时对电机壳体上的止口端面、环状凸起端面、连接块的端面进行加工,这样只需要一次走刀就能够完成对电机壳体上端面的所有加工,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刀杆包括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沿着直杆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杆垂直设置在第一延伸杆中靠近夹具的端面处,所述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设置在第二延伸杆中靠近直杆的端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刀杆包括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第一延伸杆沿着直杆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二延伸杆垂直设置在第一延伸杆中靠近夹具的端面处,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设置在第二延伸杆中靠近直杆的端面上,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偏离直杆的轴心位置,这样在对电机壳体进行加工的时候,刀具组件只需要移动一小段距离就能开始对电机壳体进行加工,减短了走刀的距离,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杆转动连接在直杆的侧壁处,所述直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延伸杆转动的限定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伸杆转动连接在直杆的侧壁处,直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延伸杆转动的限定组件,这样在使用车刀对电机壳体的上端面加工完成后,松开限定组件,然后转动第一延伸杆,直至第一延伸杆转动180度,然后使用限定组件限定第一延伸杆转动,旋转之后的车刀可以用来加工电机壳体的下端面,这样只需要对电机壳体进行一次装夹就能完成对电机壳体的车削加工,节约了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限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刀杆侧壁上的通孔以及设置在直杆侧壁处的用于固定第一延伸杆的螺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刀杆侧壁上的通孔以及设在直杆侧壁处的用于固定第一延伸杆的螺钉,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设置在直杆侧壁上的螺钉旋入到通孔之中就能够实现对第一延伸杆转动的限制,且将第一延伸杆固定在直杆上;在上端面加工完成之后,只需要将螺钉旋出通孔,就能够转动第一延伸杆,实现车刀的旋转更换,之后再将螺钉旋入到通孔之中就能再次将第一延伸杆固定,且在将螺钉旋入到通孔中时,能够保证第一延伸杆的转过角度是180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延伸杆中靠近直杆的端面上设置有滑移槽,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滑移连接在滑移槽内部,第二延伸杆中靠近直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滑移的限位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延伸杆中靠近直杆的端面上设置有滑移槽,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滑移连接在滑移槽的内部,第二延伸杆中靠近直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滑移的限位组件,这样我们可以根据电机壳体上环状凸起的高度以及止口的高度来控制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在滑移槽内部的位置,且在调整好位置之后用限位组件来限制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的滑移,这样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就可以适用于多种电机壳体的加工,节约了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侧壁处的延伸板、设置在延伸板上的螺柱、设置在第二延伸杆上的滑槽、设置在螺柱上的螺母,所述延伸板滑移连接在滑移槽的内部,且螺柱连接在滑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通过延伸板滑移连接在第二延伸杆的滑移槽内部,延伸板可以引导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进行滑移,同时延伸板还能够防止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滑移脱离第二延伸杆;通过螺柱和螺母之间的配合可以将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压紧在第二延伸杆上,使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不易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且这一限位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优选的,所述第二延伸杆中背离第一延伸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用于防止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从滑移槽内滑移脱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延伸杆中背离第一延伸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盖板,盖板将滑移槽中位于第二延伸杆中背离第一延伸端面处的槽口封盖,这样这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刀尖和第二刀尖不易从滑移槽内脱出。

优选的,第二延伸杆中背离直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加工电机壳体内侧壁的第三刀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延伸杆中背离直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加工电机壳体内侧壁的第三刀尖,在将直杆伸入到电机壳体内部的时候,第三刀尖对电机壳体的内侧壁进行加工,这样只需要对电机壳体进行一次夹持就能够完成所有的车削加工,减少了加工所需的时间,提升了效率。

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设置在机床上的底座和压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车刀穿过的置物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在车刀穿过电机壳体的时候,车刀不会与底座发生碰撞,使得车刀能够有一定的空间来对下端面进行车削加工。

优选的,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电机壳体外侧壁相适配的槽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板上设置有与电机壳体相适配的槽口,这样在用压板对电机壳体进行压紧的时候,压板能够与电机壳体相贴合,这样电机壳体能够更加稳定地加紧在家具上,使得在加工的过程中电机壳体不易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电机壳体的结构;

图2为现有电机壳体的侧视图,主要是用于展示电机壳体的上端面及下端面上的特征结构;

图3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机床上各个部件的安装情况;

图4为实施例的正视局部放大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刀具组件的安装方式;

图5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的侧视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刀具组件和夹具在机床基座上的位置关系;

图8为图7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基座;2、夹具;3、电机;4、第一滑移台;5、横向驱动源;6、第二滑移台;7、纵向驱动源;8、刀具组件;9、刀架;10、直杆;11、车刀;12、刀杆;13、第一刀尖;14、第二刀尖;15、第一延伸杆;16、第二延伸杆;17、限定组件;18、通孔;19、螺钉;20、滑移槽;21、限位组件;22、延伸板;23、螺柱;24、滑槽;25、螺母;26、盖板;27、第三刀尖;28、底座;29、压板;30、置物槽;31、槽口;32、散热片;33、上端面;34、下端面;35、环状凸起;36、连接块;37、螺纹孔;38、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体的机床,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的夹具2、设置在基座1内部的电机3、滑移连接在基座1上的第一滑移台4、设置在基座1侧壁上的横向驱动源5、滑移连接在第一滑移台4上的第二滑移台6、设置在基座1侧壁上的纵向驱动源7、设置在第二滑移台6上的刀具组件8,夹具2是用于将电机壳体夹紧,电机3是用于带动夹具2进行转动,横向驱动源5用于驱动第一滑移台4进行横向的移动,纵向驱动源7设置在基座1的侧壁上,用于驱动第二滑移台6进行纵向的移动,刀具组件8包括设置在第二滑移台6上的刀架9、设置在刀架9上的直杆10、设置在直杆10侧壁的的车刀11,车刀11主要是用于对电机壳体进行加工,车刀11包括刀杆12、设置在刀杆12上的用于加工止口38的第一刀尖13、用于加工连接块36端面、环状凸起35端面的第二刀尖14,第一刀尖13和第二刀尖14并列设置在刀杆12上,横向驱动源5、纵向驱动源7均为液压缸,纵向驱动源7安装在基座1且其动力输出轴与第二滑移台6连接;在对电机壳体进行车削加工的时候,用夹具2将待加工的电机壳体夹紧,然后通过对横向驱动源5和纵向驱动源7的控制使得第一滑移台4和第二滑移台6带着刀具组件8进行移动,之后控制电机3带动夹具2转动,然后使用车刀11上的第一刀尖13和第二刀尖14同时对电机壳体上的止口38端面、环状凸起35端面、连接块36端面进行车削加工。

如图4、图7所示的机床基座1的上表面处设置有用于放置加工屑的置屑槽,置屑槽的顶面处设置有T形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移块,第一滑移块与第一滑移台4相连,且第一滑移块中背离夹具2的侧壁上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上连接有横向驱动源5,横向驱动源5为液压缸,横向驱动源5的来回伸缩运动直接带动整个第一滑移台4的横向运动,横向驱动源5设置在机床基座1的背离夹具2的侧壁处,第一滑移台4的上表面处设置有两条T形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着垂直于第一滑槽的方向设置,第二滑槽内部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二滑移块,第二滑移块第二滑移台6相连,第二滑移块的侧壁上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背离第二滑移块的端面处连接有纵向驱动源7,纵向驱动源7为液压缸,纵向驱动源7的来回伸缩运动直接带动第二滑移台6纵向运动,且液压缸设置在机床基座1的侧壁上,用于驱动第二滑移台6沿着垂直于第一滑槽的方向移动。

如图3、图5、图6所示,第二滑移台6的顶面处设置有刀具组件8,刀具组件8包括刀架9、直杆10、车刀11,刀架9设置在第二滑移台6上,直杆10螺纹连接在刀架9的侧壁上,且朝向夹具2一侧,直杆10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车刀11的放置孔,且在直杆10侧壁上垂直于放置孔的位置处设置有螺钉19。

如图3、图6、图8所示,车刀11包括第一延伸杆15、第二延伸杆16、第一刀尖13、第二刀尖14,第一延伸杆15中靠近直杆10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圆柱形的凸柱,凸柱是用于将第一延伸杆15转动连接在直杆10上,且在凸柱的侧壁上与螺钉19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通孔18,通孔18用于与螺钉19相连,第二延伸杆16垂直设置在第一延伸杆15靠近夹具2的端面处,且朝向夹具2一侧;第二延伸杆16中靠近直杆10的侧壁上设置有T形的滑移槽20,滑移槽20的两侧设置有长条状的滑槽24,滑移槽20与滑槽24的底部相连通;滑移槽20的内部滑移连接有第一刀尖13和第二刀尖14,第一刀尖13和第二刀尖14的侧壁处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延伸板22,每块延伸板22上固定连接有螺柱23,螺柱23上设置有螺母25且螺母25与滑槽24的槽口相抵,第二延伸杆16中背离直杆10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刀尖27。

如图3所示,机床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与夹具2的底座28相连且用于带动底座28转动,底座2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29进行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选用气缸,驱动装置的外壳体连接于底座28,驱动装置的输出动力端连接在压板29上,驱动装置的输出动力端的伸缩方向为横向,驱动装置上连接有压板29,压板29上设置有与电机壳体相匹配的槽口31。

用于加工电机壳体的机床的具体使用方式如下:在对电机壳体进行加工的时候,首先将电机壳体放置到底座28上,然后控制驱动装置,使得压板29与电机壳体接触并将电机壳体压紧于底座28,然后根据电机壳体上止口38端面以及环状凸起35端面的位置滑移调节第一刀尖13和第二刀尖14的位置,之后旋紧螺母25,使得第一刀尖13和第二刀尖14压紧固定,然后控制横向驱动源5和纵向驱动源7带动刀具组件8向着电机壳体进行移动,并对电机壳体上端面33的止口38端面、环状凸起35端面、连接块36端面进行车削加工;当上端面33加工完成后将直杆10上的螺钉19从通孔18内旋出,然后将第一延伸杆15旋转,直至通孔18再次与螺钉19相连,接着将螺钉19旋入,直至第一延伸杆15无法转动,然后控制刀具组件8向着电机壳体内部伸入,在穿过电机壳体的过程中,第三刀尖27对电机壳体的内侧壁进行加工,当刀具组件8从电机壳体内部穿出的时候,控制刀具组件8横向移动,直至第一刀尖13与止口38端面接触,第二刀尖14和连接块36端面接触,然后对止口38端面、环状凸起35端面、连接块36端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控制刀具组件8与电机壳体分开,并取下电机壳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