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条状板体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217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条状板体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上料装置,特别是一种长条状板体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按其尺寸可分为:微通道换热器、小通道换热器和常规换热器,其中微通道换热器由集流管、多孔扁管和波纹型百叶窗翅片组成,扁管每根是截断的,在扁管的两端有集流管,根据集流管是否分段,可分为单元平流式和多元平流式。在换热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翅片和扁管间隔叠放在一起;其中,扁管属于长条状板体一类。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装配装置【申请号:201520025598.X;公开号:CN 204449818U】。这种换热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台,装配台上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有可拆卸的炉架,装配台上还设有一对分别用于放置扁管两端的扁管定位装置,以及与扁管定位装置配合的集流管夹紧装置和集流管压入装置。

该专利中公开的装配装置虽然可实现换热器的装配,但是,该装配装置的结构过于简单,需要通过人工将扁管逐一放入,操作繁杂,因此,设计出一种长条状板体的上料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长条状板体的上料装置,该上料装置具有上料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长条状板体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长条状板体的输送带,输送带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机架上还设置有能使输送带上的长条状板体竖直放置的限位机构和能对输送带输出端处的长条状板体进行取放的取放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一捆长条状板体放到输送带上,通过限位机构使其竖直放置,通过取放机构将输送带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取下,控制输送带间断性转动,重复上述步骤,可将输送带上的长条状板体逐一取下,替代人工上料,上料方便。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片和活动片,固定片固定在机架上,固定片靠近输送带的输出端,活动片设置在机架上,活动片靠近输送带的输入端,活动片与固定片两者之间形成限位长条状板体的限位部,活动片还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将一捆长条状板体放到输送带上,并使其位于固定片和活动片之间,通过移动结构带动活动片向靠近固定片方向移动,使其始终竖直放置,限位效果好。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螺母、轴承、安装座、导杆和导套,丝杆水平设置在机架上,丝杆端部和伺服电机相连,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上,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螺母上,轴承的外圈和安装座相连,活动片固定在安装座上端,导杆水平固定在机架上,且导杆与丝杆相互平行,导套设置在导杆上,导套和安装座下端相连。

当需要使活动片来回移动时,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螺母转动,螺母使安装座来回移动,安装座带动活动片来回移动,从而可使活动片来回移动。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控制伺服电机动作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和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固定在机架上,接近开关靠近输送带的输出端,接近开关和伺服电机通过线路均与该控制器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当取下输送带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后,接近开关检测到该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可控制伺服电机动作,智能化程度高。

作为另一种情况,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片、活动片和弹簧,固定片固定在机架上,固定片靠近输送带的输出端,活动片设置在机架上,活动片靠近输送带的输入端,活动片和弹簧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和机架相连,活动片与固定片两者之间形成限位长条状板体的限位部。

采用以上结构,将一捆长条状板体放到输送带上,并使其位于固定片和活动片之间,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带动活动片向靠近固定片方向移动,使其始终竖直放置,限位效果好。

所述取放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吸盘和气泵,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且支架靠近输送带的输出端,第一气缸固定在支架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二气缸相连,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吸盘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吸盘的进气口朝向输送带,吸盘的出气口通过气管和气泵相连。

当需要将输送带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取下时,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使安装板向下移动,安装板带动吸盘向下移动,控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靠近输送带输出端移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向靠近输送带输出端移动,安装板带动吸盘向靠近输送带输出端移动,吸盘和输送带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接触,开启气泵,通过气管将吸盘进气口处的气体抽走,吸盘将该长条状板体吸住;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使安装板向上移动,安装板带动吸盘向上移动,控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远离输送带输出端移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向远离输输送带输出端移动,安装板带动吸盘向远离输输送带输出端移动,关掉气泵,该长条状板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从而可将输送带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取下。

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线路均与上述控制器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控制器可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动作。

作为另一种情况,所述取放机构包括支架、机械手和手指气缸,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且支架靠近输送带的输出端,机械手一端和支架相连,机械手另一端和手指气缸相连,手指气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长条状板体夹住的夹块。

当需要将输送带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取下时,控制机械手带动手指气缸向靠近输送带输出端移动,手指气缸和输送带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接触,夹块将该长条状板体夹住;控制机械手带动手指气缸向远离输送带输出端移动,使夹块松开,该长条状板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从而可将输送带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取下。

所述机械手和手指气缸通过线路均与上述控制器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控制器可控制机械手和手指气缸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长条状板体的上料装置具有该优点:本实用新型中将一捆长条状板体放到输送带上,通过限位机构使其竖直放置,通过取放机构将输送带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取下,控制输送带间断性转动,重复上述步骤,可将输送带上的长条状板体逐一取下,替代人工上料,上料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去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去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带;3、活动片;4、安装座;5、丝杆;6、伺服电机;7、吸盘;8、安装板;9、第二气缸;11、第一气缸;12、气管;13、气泵;14、支架;15、控制器;16、固定片;17、接近开关;18、导套;19、导杆;21、轴承;2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长条状板体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长条状板体的输送带2,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2可通过减速电机驱动其转动,减速电机通过线路与控制器15相连;输送带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使输送带2上的长条状板体竖直放置的限位机构和能对输送带2输出端处的长条状板体进行取放的取放机构。

限位机构包括固定片16和活动片3,固定片16固定在机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片1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固定片16靠近输送带2的输出端,活动片3设置在机架1上,活动片3靠近输送带2的输入端,活动片3与固定片16两者之间形成限位长条状板体的限位部,活动片3还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

移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6、丝杆5、螺母22、轴承21、安装座4、导杆19和导套18,丝杆5水平设置在机架1上,丝杆5端部和伺服电机6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丝杆5端部通过联轴器和伺服电机6相连;螺母22螺纹连接在丝杆5上,轴承21的内圈固定在螺母22上,轴承21的外圈和安装座4相连,活动片3固定在安装座4上端,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片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座4上端;导杆19水平固定在机架1上,且导杆19与丝杆5相互平行,导套18设置在导杆19上,导套18和安装座4下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导套1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安装座4下端相连。

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控制伺服电机6动作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15和接近开关17,接近开关17固定在机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接近开关1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接近开关17靠近输送带2的输出端,接近开关17和伺服电机6通过线路均与该控制器15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5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接近开关、电机、气缸和机械手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该种实施方案,限位机构包括固定片16、活动片3和弹簧,固定片16固定在机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片1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固定片16靠近输送带2的输出端,活动片3设置在机架1上,活动片3靠近输送带2的输入端,活动片3和弹簧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和机架1相连,活动片3与固定片16两者之间形成限位长条状板体的限位部;采用该结构,将一捆长条状板体放到输送带2上,并使其位于固定片16和活动片3之间,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带动活动片3向靠近固定片16方向移动,使其始终竖直放置,限位效果好。

取放机构包括支架14、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9、吸盘7和气泵13,支架14固定在机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且支架14靠近输送带2的输出端,第一气缸11固定在支架14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14上;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水平设置,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端部和第二气缸9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第二气缸9相连;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吸盘7通过安装板8固定在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端部,吸盘7的进气口朝向输送带2,吸盘7的出气口通过气管12和气泵13相连;根据实施情况,也可以将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9改为推杆电机,或者改为可实现平移的驱动结构。

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9通过线路均与控制器15相连;采用该结构,通过控制器15可控制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9动作。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该种实施方案,取放机构包括支架14、机械手和手指气缸,支架14固定在机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且支架14靠近输送带2的输出端,机械手一端和支架1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手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支架14相连;机械手另一端和手指气缸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手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手指气缸相连;手指气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长条状板体夹住的夹块;采用该结构,当需要将输送带2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取下时,控制机械手带动手指气缸向靠近输送带2输出端移动,手指气缸和输送带2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接触,夹块将该长条状板体夹住;控制机械手带动手指气缸向远离输送带2输出端移动,使夹块松开,该长条状板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从而可将输送带2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取下。

机械手和手指气缸通过线路均与控制器15相连;采用该结构,通过控制器15可控制机械手和手指气缸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一捆长条状板体放到输送带2上,并使其位于固定片16和活动片3之间,控制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使安装板8向下移动,安装板8带动吸盘7向下移动,控制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8向靠近输送带2输出端移动,安装板8带动吸盘7向靠近输送带2输出端移动,吸盘7和输送带2输出端处的一根长条状板体接触,开启气泵13,通过气管12将吸盘7进气口处的气体抽走,吸盘7将该长条状板体吸住,控制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使安装板8向上移动,安装板8带动吸盘7向上移动,控制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8向远离输输送带2输出端移动,安装板8带动吸盘7向远离输输送带2输出端移动,关掉气泵13,该长条状板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接近开关17检测到该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5,控制器15控制伺服电机6间断性转动,同时,控制输送带2也间断性转动,重复上述步骤,可将输送带2上的长条状板体逐一取下,替代人工上料;在本实施例中,长条状板体为扁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