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共模滤波器金属弹性夹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876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共模滤波器金属弹性夹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模滤波器组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共模滤波器金属弹性夹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共模滤波器包括线圈、线圈骨架、插针引脚、磁芯以及金属弹性夹。对于把金属弹性夹卡紧磁芯使其固定在线圈骨架上的装配工艺步骤如下:首先人工用治具把金属弹性夹撑开,使金属弹性夹的两个夹脚之间的距离增大,然后人工用手把磁芯卡进金属弹性夹中。不足之处是人工组装效率低,而且装配精度误差值大,对装配后的产品品质有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应用于共模滤波器金属弹性夹装配装置。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共模滤波器金属弹性夹装配装置,包括气动十字滑台、长方体工作台、用于金属弹性夹自动送料的震动送料盘,所述气动十字滑台包括Z轴气动滑台、以及安装在Z轴气动滑台的滑动块上的X轴气动滑台,所述X轴气动滑台的滑动块上设有第一气动手指。上述结构中的第一气动手指用于夹紧共模滤波器,并通过气动十字滑台作用,实现搬运共模滤波器到指定的位置。

所述长方体工作台的顶面设有半通直槽,所述震动送料盘的送料轨道与所述半通直槽的通口处连接。通过上述结构,震动送料盘通过振动把金属弹性夹一个接一个往前挤地送到半通直槽上。

所述长方体工作台的右侧面设有封闭直槽,所述封闭直槽与所述半通直槽连通,所述工作台的右方设有第二气动手指,所述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有X向气缸,所述第二气动手指安装在所述X向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的两只手指可伸入伸出于所述封闭直槽中。通过上述结构,第二气动手指通过X向气缸伸入封闭直槽直至半通直槽中,将位于半通直槽中的金属弹性夹通过第二气动手指的两只手指张开,使金属弹性夹的两只夹脚之间的距离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自动化对共模滤波器金属弹性夹装配,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装配精度从而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送料盘运送金属弹性夹到工作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右视图;

图4为图3的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气动手指伸入长方体工作台张开金属弹性夹的正视图;

图6为图5的沿B-B线的剖面图;

图7为共模滤波器未装配金属弹性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共模滤波器装配金属弹性夹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X向、Y向、Z向”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6所示,一种应用于共模滤波器金属弹性夹装配装置,包括气动十字滑台1、长方体工作台2、用于金属弹性夹自动送料的震动送料盘3,所述气动十字滑台1包括Z轴气动滑台11、以及安装在Z轴气动滑台的滑动块111上的X轴气动滑台12,所述X轴气动滑台的滑动块121上设有第一气动手指4。上述结构中的第一气动手指用于夹紧共模滤波器,并通过气动十字滑台作用,实现搬运共模滤波器到指定的位置。所述长方体工作台2的顶面设有半通直槽21,所述震动送料盘3的送料轨道与所述半通直槽21的通口处连接。通过上述结构,震动送料盘通过振动把金属弹性夹一个接一个往前挤地送到半通直槽上。

所述长方体工作台2的右侧面设有封闭直槽22,所述封闭直槽22与所述半通直槽21连通,所述工作台2的右方设有第二气动手指5,所述第二气动手指5安装有X向气缸6,所述第二气动手指5安装在所述X向气缸6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气动手指5的两只手指可伸入伸出于所述封闭直槽22。通过上述结构,第二气动手指通过X向气缸伸入封闭直槽直至半通直槽中,将位于半通直槽中的金属弹性夹7通过第二气动手指的两只手指张开,使金属弹性夹的两只夹脚之间的距离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利用震动送料盘将金属弹性夹送到工作台的半通直槽上,第二气动手指通过X向气缸伸入封闭直槽中,第二气动手指的两只手指动作,使金属弹性夹的两只夹脚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一气动手指夹紧共模滤波器的磁芯部位,通过气动十字滑台送到金属弹性夹的两只夹脚之间,此时磁芯已经卡入金属弹性夹中,如图6所示,由于第二气动手指的位置挡住磁芯装配到位的位置。此时通过X向气缸使第二气动手指复位使第二气动手指的两只手指离开封闭直槽,气动十字滑台移动共模滤波器继续卡直至共模滤波器卡入金属弹性夹到位,如图7至图8所示,完成装配。通过人手或机械手取走完成此装配的共模滤波器,然后进入下一轮金属弹性夹装配。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