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铝模板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011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铝模板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铝模板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的混凝土浇筑普遍使用的模板有钢模板、木模板、竹模板、塑料模板等。钢模板重量过重,拆装困难,而且各模板之间的连接较为繁杂,配合精度差;木模板虽然重量轻,但其强度低,不防水,易霉变腐烂,重复利用率低,需要消耗木材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竹模板的缺点也是重复利用率低,且不可回收;塑料模板的成本较低,但是刚性差,易变形。

由于传统材质的建筑模板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而铝合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性能好、耐腐蚀等良好特性,因此,在建筑行业,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新型建筑模板-铝合金模板来替代传统建筑模板,但在目前,生产建筑用铝模板的模具尚不成熟,亟需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铝料一次挤压成型为建筑铝模板的挤压模具,出模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铝模板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通过销钉和螺钉连接固定,所述上模上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导流孔,所述下模由上至下设有导流腔、与导流腔连通的工作带及与工作带连通的空刀,所述导流腔外形呈L形,其进料端口与上模导流孔的出料端口重合,所述工作带的形状整体呈L形,其靠近下模中心的两内侧边缘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其远离下模中心的两外侧边缘连接处形成直角,且两外侧边缘上均设有朝向内则边缘凸出的梯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时,铝料在挤压机作用下经上模的导流孔进入下模的导流腔,再经导流腔导流进入工作带,然后在工作带内被挤压成型为建筑铝模板型材,并最终从空刀处挤出模具,出模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模进料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11-导流孔;2-下模;21-导流腔;22-工作带;221-内侧边缘;222-外侧边缘;223-凸台;23-空刀;3-销钉;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铝模板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与下模2之间通过销钉3和螺钉4连接固定;所述上模1上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导流孔11,所述下模2由上至下设有导流腔21、与导流腔21连通的工作带22及与工作带22连通的空刀23,所述导流腔21外形呈L形,其进料端口与上模1的导流孔11的出料端口重合,所述工作带22的形状整体呈L形,其靠近下模2中心的两内侧边缘221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其远离下模2中心的两外侧边缘222连接处形成直角,且两外侧边缘222上均设有朝向内则边缘221凸出的梯形凸台223。

在生产过程中,铝料在挤压机作用下经上模1的导流孔11进入下模2的导流腔21,再经导流腔21导流进入工作带22,然后在工作带22内被挤压成型为建筑铝模板型材,并最终从空刀23处挤出模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