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倒棱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4884阅读:2100来源:国知局
齿轮倒棱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倒棱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要求的提高,降低齿轮噪声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产生齿轮噪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毛刺,特别是剃齿后磕碰产生的毛刺。生产实践使人们深切认识到,千辛万苦获得的齿轮齿廓、螺旋线加工精度,会因为磕碰产生的毛刺而丧失。由于毛刺而造成的废品率往往在10%-60%之间,因此去毛刺这样一个过去被认为是辅助性的工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去除毛刺的主要思路是事先对齿部端面加工出倒棱,避免因磕碰产生毛刺,影响齿轮噪声。思路的现实基础是,一旦齿部产生毛刺,清除是很困难的。由此可见倒棱对控制齿轮噪声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齿轮进行端面倒棱一般会使用倒棱机,现有的倒棱机普遍为立式的,通过驱动倒棱刀上下往复运动对转动中齿轮的每个齿的端面逐一进行倒棱,效率较低;而且倒棱过程中会产生毛刺,去毛刺工作需要在倒棱完成后将齿轮拆卸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台上进行,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齿轮倒棱去毛刺装置,能够同时对齿轮的齿部的两个端面进行倒棱加工,效率高,而且倒棱加工后能够立刻进行去毛刺工序,加工连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齿轮倒棱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架、倒棱单元、去毛刺单元和能够滑动调节的工作台,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夹具和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倒棱单元包括固定台、转动轴、刀架、左刀片、右刀片和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固定台安装在工作台上,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台上;所述刀架固定在转动轴的一端,所述左刀片、右刀片相对设置且均固定在刀架上;所述去毛刺单元包括安装台和固定在安装台上的去毛刺刀,所述安装台安装在工作台上。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当需要对齿轮进行倒棱加工时,将齿轮固定在夹具上,然后滑动工作台调节固定台的位置,使左刀片、右刀片分别与齿轮每个齿的不同端面贴合。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带动齿轮转动,第二电机通过转动轴驱动左刀片、右刀片向与齿轮相反的方向转动,左刀片、右刀片和齿轮发生相对运动,左刀片、右刀片共同对齿轮的齿部端面进行倒棱加工。倒棱完成后,停止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调节安装台的位置,使去毛刺刀与齿轮需要去毛刺的部位贴合,然后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与去毛刺刀发生相对运动,去毛刺刀除去齿轮上产生的毛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同时设置左刀片和右刀片,倒棱加工时,左刀片和右刀片共同工作,大大加快了倒棱加工的效率。2、在工作台上同时设置倒棱单元和去毛刺单元,倒棱加工完成后即可对齿轮进行去毛刺,不需将齿轮拆卸转移然后在其他工作台上进行去毛刺处理,极大的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所述刀架的表面开有滑槽,滑槽的表面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滑槽的两侧滑动连接有L形固定块,L形固定块与滑槽贴合的一侧开有与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第二螺纹孔,L形固定块与刀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连接固定。左刀片、右刀片分别固定在L形固定块的一侧上,不同型号齿轮的规格尺寸是各不相同的,当加工不同型号的齿轮时,需要调节左刀片与右刀片之间的距离,使左刀片与右刀片能分别与齿轮的不同端面贴合。当需要调节左刀片与右刀片之间的距离时,滑动L形固定块,从而调节左刀片、右刀片的位置,当调节到适合的位置时,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从而将L形固定块固定。滑槽和L形固定块的设置,使得左刀片与右刀片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扩大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所述滑槽设有多个,滑槽均匀分布在刀架上。L形固定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左刀片、右刀片分别固定在L形固定块的一侧上,设置多个滑槽,能牢固的固定左刀片、右刀片,且避免左刀片、右刀片在工作时受力不均发生偏转。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开有导槽,安装台滑动连接在导槽上。沿着导槽滑动安装台,可调节安装台的位置,从而调节去毛刺刀与齿轮的位置,调节方便快捷。通过调节去毛刺刀的位置,当左刀片、右刀片对齿轮一侧的两个齿部端面进行倒棱加工时,使去毛刺刀与齿轮的另一侧接触,在倒棱加工的同时完成去毛刺加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齿轮倒棱去毛刺装置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工作台1、导槽11、机架2、夹具21、齿轮22、安装台3、去毛刺刀31、固定台4、转动轴41、第二电机42、刀架5、左刀片51、右刀片52、滑槽53、L形固定块531、螺栓532。

如图1、图2所示,齿轮倒棱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架2、倒棱单元、去毛刺单元、支架和表面开有导槽11的工作台1,支架上设有导轨,工作台1滑动连接在导轨上,工作台1的位置能够通过滑动调节。机架2上安装有夹具21和驱动夹具21转动的第一电机,夹具21用于夹持固定齿轮22,在本实施例中该夹具21为卡盘;夹持固定后,齿轮22沿高度方向固定在夹具21上。倒棱单元包括固定台4、转动轴41、刀架5、左刀片51、右刀片52和驱动转动轴41转动的第二电机42,左刀片51、右刀片52均为中部开有通孔的圆盘形,左刀片51、右刀片52的外周面上环绕设有用于倒棱的加工齿。转动轴41水平设置,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与转动轴41直接连接或者第二电机42通过皮带与转动轴41连接。固定台4通过螺钉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而转动轴41转动连接在固定台4上。刀架5设置为圆柱形,刀架5的右侧面焊接在转动轴41的左端上,刀架5的外周面开有多个沿轴向分布的滑槽53(在本实施例中开有4个滑槽53),滑槽53均匀分布在刀架5上。滑槽53的表面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滑槽53的两侧滑动连接有L形固定块531,L形固定块531与滑槽53贴合的一侧开有与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上连接有螺栓532,通过螺栓532连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能够对L形固定块531进行固定。左刀片51穿过刀架5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在L形固定块531的一侧上,右刀片52穿过刀架5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在另一L形固定块531的一侧上,左刀片51、右刀片52相对设置。去毛刺单元包括安装台3和去毛刺刀31,去毛刺刀31焊接在安装台3上,而安装台3滑动连接在导槽11上。

对齿轮22进行倒棱加工时,将齿轮22固定在夹具21上,然后滑动工作台1调节固定台4的位置,使左刀片51、右刀片52分别与齿轮22每个齿的不同端面贴合。滑动安装台3,调节去毛刺刀31的位置,当左刀片51、右刀片52对齿轮22一侧的两个齿部端面进行倒棱加工时,使去毛刺刀31与齿轮22的另一侧接触。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42,第一电机带动齿轮22转动,第二电机42通过转动轴41驱动左刀片51、右刀片52向与齿轮22相反的方向转动,左刀片51、右刀片52和齿轮22发生相对运动,左刀片51、右刀片52共同对齿轮22的齿部端面进行倒棱加工。倒棱加工的同时,齿轮22与去毛刺刀31发生相对运动,去毛刺刀31除去齿轮22上产生的毛刺。加工完成后,停止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42,将齿轮22从夹具21上拆卸下来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