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化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6925发布日期:2018-07-04 04:2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化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化工装。



背景技术:

工装夹具在机械加工、装配过程中广泛应用,现有工装夹具靠人工上螺丝,将活动板固定,然而手工作业依赖作业人员的操作经验和个人心情,人工受力是不均匀的,导致工装变形,加工产品过程中产品易报废,质量得不到保证,废品率高,另外不能小批量生产,也因此加工产品的刀具寿命短,造成成本提高,安全性能较低,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活动板受力均匀、可进行小批量生产同时可多工序同时加工的半自动化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半自动化工装,包括底座、工装体、固定板、活动板、第一导向阀和第二导向阀,所述底座包括凸块,所述凸块两侧为凹槽,所述凸块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

所述工装体上竖直开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和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工装体上水平开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孔,所述工装体顶面设有三个第三安装孔,所述工装体前面设有三个第四安装孔;

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三个第五安装孔,所述固定板两侧设有导柱;

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工位,所述活动板两侧设有导套;

所述工装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工装体顶面和所述工装体前面安装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活动板,所述凹槽内固定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工装体后面固定有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上分别设有气缸出气口和气缸进气口,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分别连接有拉伸杆,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别连接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顶端铰接有压板;

所述第一导向阀和所述第二导向阀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输气口,所述输气口连接软管并通过三通连接接头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口连接软管并通过三通连接接头连接所述气缸进气口,所述出气口连接软管并通过三通连接接头连接所述气缸出气口,所述第一导向阀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阀与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连接。

在上述半自动化工装中,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一个,所述工装体为一个,所述固定板为两个,所述活动板为两个。

在上述半自动化工装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五安装孔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五安装孔通过螺钉固定。

在上述半自动化工装中,进一步的,所述工位至少为十六个,呈两行八列设置,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半自动化工装中,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由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垂直焊接组成。

在上述半自动化工装中,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宽度与所述活动板的长度、宽度一致。

在上述半自动化工装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阀和所述第二导向阀上还分别设有消音器。

在上述半自动化工装中,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凸”型结构。

在上述半自动化工装中,进一步的,所述拉伸杆为304不锈钢材质,所述压板、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均为Cr12MoV材质,所述螺钉为M4螺钉,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为SDA 32×15,与所述输气口连接的所述三通连接接头为ф8三通连接接头,与所述气缸出气口和所述气缸进气口连接的所述三通连接接头为ф6变ф8三通连接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拉伸杆和压板代替人工上螺丝,使活动板受力均匀,方便快捷,实现半自动化,有利于员工快速上岗,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活动板上设置有呈阵列设置的工位,可以将原来单一生产改为阵列生产,进行小批量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工装体顶面和前面均可安装活动板,置于工装体顶面的活动板进行铣外形工序,置于工装体前面的活动板进行铣小孔工序,可同时进行两道工序,互不干扰,提高加工效率。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消音器可将气压声音降低,为员工提供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人身健康。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的工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的工装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的工装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中的工装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中的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中的活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中的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中的拉伸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凸块、3.第一安装孔、4.凹槽、5.工装体、6.第二安装孔、7.第三安装孔、8.第一固定孔、9.第四安装孔、10.第二固定孔、11.第五安装孔、12.导柱、13.活动板、14.工位、15.导套、16.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18.第三气缸、19.第四气缸、20.拉伸杆、21.压板、22.第一板件、23.第二板件、24.第一导向阀、25.第二导向阀、26.进气口、27.出气口、28.气缸出气口、29.气缸进气口、30.软管、31.三通连接接头、32.消音器、33.输气口、34.进气管、3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化工装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水平”、“顶面”、“前面”和“后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12所示,一种半自动化工装,包括底座1、工装体5、固定板35、活动板13、第一导向阀24和第二导向阀25,底座1包括凸块2,凸块2两侧为凹槽4,凸块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3;

工装体5上竖直开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6和两个第一固定孔8,工装体5上水平开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孔10,工装体5顶面设有三个第三安装孔7,工装体5前面设有三个第四安装孔9;

固定板35上开设有三个第五安装孔11,固定板35两侧设有导柱12;

活动板13上设有工位14,活动板13两侧设有导套15;

工装体5安装于底座1上,工装体5顶面和工装体5前面安装有固定板35,固定板35上安装有活动板13,凹槽4内固定有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工装体5后面固定有第三气缸18和第四气缸19,第一气缸16、第二气缸17、第三气缸18和第四气缸19上分别设有气缸出气口28和气缸进气口29,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通过第一固定孔8分别连接有拉伸杆20,第三气缸18和第四气缸19通过第二固定孔10分别连接有拉伸杆20,拉伸杆20顶端铰接有压板21;

第一导向阀24和第二导向阀25上分别设有进气口26、出气口27和输气口33,输气口33连接软管30并通过三通连接接头31连接进气管34,进气口26连接软管30并通过三通连接接头31连接气缸进气口29,出气口27连接软管30并通过三通连接接头31连接气缸出气口28,第一导向阀24与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连接,第二导向阀25与第三气缸18和第四气缸19连接。

底座1为一个,工装体5为一个,固定板35为两个,活动板13为两个,第一安装孔3与第二安装孔6通过螺钉固定,第三安装孔7与第五安装孔11通过螺钉固定,第四安装孔9与第五安装孔11通过螺钉固定,工位14至少为十六个,呈两行八列设置,导柱12与导套15位置相对应,压板21由第一板件22和第二板件23垂直焊接组成,固定板35的长度、宽度与活动板13的长度、宽度一致,第一导向阀24和第二导向阀25上还分别设有消音器32,底座1为“凸”型结构,拉伸杆20为304不锈钢材质,压板21、导柱12和导套15均为Cr12MoV材质,螺钉为M4螺钉,第一气缸16、第二气缸17、第三气缸18和第四气缸19为SDA 32×15,与输气口33连接的三通连接接头31为ф8三通连接接头,与气缸出气口28和气缸进气口29连接的三通连接接头31为ф6变ф8三通连接接头。

具体工作过程为:将待加工零件通过电动钻固定到活动板13上的十六个工位上,进气管34与外部气源连接,旋转工装体5顶部的压板21,使固定有待加工零件的活动板13安装在固定板35上,导柱12卡嵌于导套15内,使活动板13位置固定,再将压板21旋转,使第一板件22和第二板件23分别处于活动板13上方,调节第一导向阀24于出气口27,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的气压由气缸出气口28排出,拉伸杆20收缩,拉伸杆20收缩带动压板21下移,第一板件22和第二板件23分别压住活动板13两侧,此时活动板13受力均匀,即可对待加工零件进行铣外形工序,完成后,调节第一导向阀24于进气口26,进气管34内的气压由气缸进气口29传递至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拉伸杆20伸长,拉伸杆20伸长带动压板21上移,旋转压板21即可取下活动板13,旋转工装体5前面的压板21,使固定有完成铣外形工序的零件的活动板13安装在固定板35上,导柱12卡嵌于导套15内,旋转压板21,调节第二导向阀25于出气口27,第三气缸18和第四气缸19的气压由气缸出气口28排出,拉伸杆20收缩,带动压板21后移,第一板件22和第二板件23分别压住活动板13两侧,即可对完成铣外形工序的零件进行铣小孔工序,完成后,调节第二导向阀25于进气口26,进气管34内的气压由气缸进气口29传递至第三气缸18和第四气缸19,拉伸杆20伸长,带动压板21前移,旋转压板21即可取下活动板13,在零件进行铣小孔工序的同时,可将待加工零件固定于另一活动板13上进行铣外形工序,二者互不干扰,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气缸、拉伸杆和压板代替人工上螺丝,使活动板受力均匀,方便快捷,实现半自动化,有利于员工快速上岗,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成品率,设置的活动板上设置有呈阵列设置的工位,可以将原来单一生产改为阵列生产,进行小批量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在工装体顶面和前面均可安装活动板,置于工装体顶面的活动板进行铣外形工序,置于工装体前面的活动板进行铣小孔工序,可同时进行两道工序,互不干扰,提高加工效率。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