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阀芯拔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9740发布日期:2018-07-10 23:04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阀芯拔出装置,属于电磁阀生产及维修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业领域对电磁阀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电磁阀阀芯技术得到提高,快速拔出需要维修的电磁阀阀芯对电磁阀阀芯自动化更换起到决定性作用。电磁阀阀芯在出厂配套时已安装在电磁阀中,因而对需要维修的电磁阀阀芯拔取不易实现,致使国内外对电磁阀阀芯的拔出依然采用人工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维修效率难以保证,因此在维修过程中,从实际情况出发,研制开发出一种高速高效、稳定可靠、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电磁阀阀芯拔出装置能够顺应工业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工业产业维护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阀阀芯拔出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可以将损坏的电磁阀阀芯从阀体中快捷拔出,以便对其进行维修,提高了电磁阀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底板、支撑柱、支撑板、升降装置、夹拔装置、夹紧装置,底部轴支座I、底部轴支座II、导杆I、导杆II、顶部轴支座I、顶部轴支座II、气缸固定板、气缸、气缸接头、直线轴承I、直线轴线II、升降板、侧板I、侧板II、连接板组成升降装置,连接块、夹持块I、夹持块II、夹紧气缸I、夹紧气缸II、限位板I、限位板II组成夹拔装置,夹紧单元、被动夹紧单元组成夹紧装置,夹紧支撑杆、电机固定板、电机、主动齿轮组成夹紧单元,夹头座、筒夹、筒夹螺母、复合轴承、支撑桶、被动齿轮、拨片I、拨片II、挡板固定块I、挡板固定块II、挡块I、挡块II组成被动夹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柱上,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夹拔装置位于升降装置下方并与升降装置连接,夹紧装置位于夹拔装置下方并固定在支撑板上,导杆I通过底部轴支座I固定在支撑板上,导杆II通过底部轴支座II固定在支撑板上,气缸固定板穿过导杆I固定在顶部轴支座I 上,气缸固定板穿过导杆II固定在顶部轴支座II上,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气缸接头固定在气缸下处端部,直线轴承I穿过导杆I形成移动副可进行上下移动,直线轴承II穿过导杆II形成移动副可进行上下移动,升降板固定在直线轴承I和直线轴承II上,侧板I和侧板 II固定在升降板端面两侧,位于升降板上方的连接板与气缸接头固连并与侧板I和侧板II端面固定,夹持块I固定在升降板中间,夹紧气缸I固定在夹持块I上方,限位板I固定在升降板上且位于夹紧气缸I一侧,夹持块II固定在升降板中间,夹紧气缸II固定在夹持块II上方,限位板II固定在升降板上且位于夹紧气缸II一侧,连接块与夹紧气缸I和夹紧气缸II两端固连,夹紧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板上,电机固定板固定在夹紧支撑杆上,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主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端部,夹头座固定在支撑板上,筒夹与夹头座相配合,筒夹螺母与筒夹上端连接,复合轴承套接在夹头座外侧并与夹头座构成转动副可进行转动,支撑桶套接在复合轴承外侧,被动齿轮穿过筒夹螺母固定在支撑桶上方,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拨片I固定在被动齿轮内部且其一端设置在筒夹螺母内部,拨片II固定在被动齿轮内部且其一端设置筒夹螺母内部,挡板固定块I位于夹头座一端且固定在支撑板上,挡板固定块II位于夹头座一端且固定在支撑板上,挡块I固定在挡板固定块I上方且一端与支撑桶配合,挡块II固定在挡板固定块II上方且一端与支撑桶配合,所述的支撑柱和夹紧支撑杆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

本发明的特点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实用性强;本发明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快速有效地将需要维修的电磁阀夹紧固定,并将电磁阀阀芯拔出,为电磁阀的高效维修提供了保障,减少了在电磁阀阀芯维修时对人工的依赖,从而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夹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夹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被动夹紧单元的爆炸视图;

图7是夹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电磁阀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底板;2、支撑柱;3、支撑板;4、升降装置;5、夹拔装置;6、夹紧装置;4-1、底部轴支座I;4-2、底部轴支座II;4-3、导杆I;4-4、导杆II;4-5、顶部轴支座I;4-6、顶部轴支座II;4-7、气缸固定板;4-8、气缸;4-9、气缸接头;4-10、直线轴承I;4-11、直线轴线II;4-12、升降板;4-13、侧板I;4-14、侧板II;4-15、连接板;5-1连接块;5-2、夹持块I;5-3、夹持块II;5-4、夹紧气缸I;5-5、夹紧气缸II;5-6、限位板I;5-7、限位板II; 6-1、夹紧单元;6-1-1、夹紧支撑杆;6-1-2、电机固定板;6-1-3、电机;6-1-4、主动齿轮; 6-2、被动夹紧单元;6-2-1、夹头座;6-2-2、筒夹;6-2-3、筒夹螺母;6-2-4、复合轴承;6-2-5、支撑桶;6-2-6、被动齿轮;6-2-7、拨片I、6-2-8、拨片II;6-2-9、挡板固定块I;6-2-10、挡板固定块II;6-2-11、挡块I;6-2-12、挡块II;7、电磁阀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支撑柱2和夹紧支撑杆6-1-1的数量不受限制,支撑柱2固定在底板1上,支撑板3固定在支撑柱2上,升降装置4设置在支撑板3上,夹拔装置5位于升降装置4下方并与升降装置4连接,夹紧装置6位于夹拔装置5下方并固定在支撑板3上,导杆I4-3通过底部轴支座I4-1固定在支撑板3上,导杆II4-4通过底部轴支座II4-2固定在支撑板3上,气缸固定板4-7穿过导杆I4-3固定在顶部轴支座I4-5上,气缸固定板4-7穿过导杆II4-4固定在顶部轴支座II4-6上,气缸4-8固定在气缸固定板4-7上,气缸接头4-9固定在气缸4-8下处端部,直线轴承I4-10穿过导杆I4-3形成移动副可进行上下移动,直线轴承II4-11穿过导杆II4-4 形成移动副可进行上下移动,升降板4-12固定在直线轴承I4-10和直线轴承II4-11上,侧板 I4-13和侧板II4-14固定在升降板4-12端面两侧,位于升降板4-12上方的连接板4-15与气缸接头4-9固连并与侧板I4-13和侧板II4-14端面固定,夹持块I5-2固定在升降板4-12中间,夹紧气缸I5-4固定在夹持块I5-2上方,限位板I5-6固定在升降板4-12上且位于夹紧气缸I5-4 一侧,夹持块II5-3固定在升降板4-12中间,夹紧气缸II5-5固定在夹持块II5-3上方,限位板II5-7固定在升降板4-12上且位于夹紧气缸II5-5一侧,连接块5-1与夹紧气缸I5-4和夹紧气缸II5-5两端固连,夹紧支撑杆6-1-1固定在支撑板3上,电机固定板6-1-2固定在夹紧支撑杆6-1-1上,电机6-1-3固定在电机固定板6-1-2上,主动齿轮6-1-4固定在电机6-1-3输出轴端部,夹头座6-2-1固定在支撑板3上,筒夹6-2-2与夹头座6-2-1相配合,筒夹螺母6-2-3 与筒夹6-2-2上端连接,复合轴承6-2-4套接在夹头座6-2-1外侧并与夹头座6-2-1构成转动副可进行转动,支撑桶6-2-5套接在复合轴承6-2-4外侧,被动齿轮6-2-6穿过筒夹螺母6-2-3 固定在支撑桶6-2-5上方,被动齿轮6-2-6与主动齿轮6-1-4相啮合,拨片I6-2-7固定在被动齿轮6-2-6内部且其一端设置在筒夹螺母6-2-3内部,拨片II6-2-8固定在被动齿轮6-2-6内部且其一端设置筒夹螺母6-2-3内部,挡板固定块I6-2-9位于夹头座6-2-1一端且固定在支撑板 3上,挡板固定块II6-2-10位于夹头座6-2-1一端且固定在支撑板3上,挡块I6-2-11固定在挡板固定块I6-2-9上方且一端与支撑桶6-2-5配合,挡块II6-2-12固定在挡板固定块II6-2-10 上方且一端与支撑桶6-2-5配合,所述的支撑柱2和夹紧支撑杆6-1-1的数量不受限制,并且可根据需要设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开始工作之前,将电磁阀放入筒夹6-2-2中;本发明开始工作时,夹紧单元6-1中的电机6-1-3驱动主动齿轮6-1-4带动被动齿轮6-2-6转动,将筒夹螺母6-2-3拧紧,电磁阀被筒夹6-2-2夹紧,升降装置4中的气缸4-8工作,带动升降装置4 下方的夹拔装置5下移到电磁阀阀芯7处,夹拔装置5中的夹紧气缸I5-4和夹紧气缸II5-5 同时工作,带动夹持块I5-2和夹持块II5-3深入到电磁阀阀芯7处,升降装置4中的气缸4-8 工作,带动夹拔装置5向上运动,在夹持块I5-2和夹持块II5-3的作用下拔出电磁阀阀芯7,完成夹拔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