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拉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871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拉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拉铆装置。



背景技术:

拉铆螺母适用在螺母需要装在外面、而里面空间狭小的产品。在安装时,需要专用的工具进行铆接,一般采用拉铆枪,拉铆枪分为手动式、电动式以及气动式。

具体地,先将拉铆螺母放置于安装位,然后拉铆枪对准拉铆螺母,击发拉铆枪的把手,拉铆枪通过将拉铆螺母产生形变将需要铆接的钣金件铆接在一起。

在制造型企业中,钣金加工制造产线上的工作比较繁重,一个钣金件上常常需要多处进行拉铆操作,现有操作是拉铆装置压紧一处工位进行拉铆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下一处工位压紧再拉铆,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拉铆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工位拉铆装置,包括用于拉铆的拉铆枪、用于支撑钣金件的支撑装置、用于压紧钣金件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的夹具以及安装所述支撑装置和夹具的底座;所述夹具包括压紧机构和驱动所述压紧机构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杠杆式压紧机构;所述杠杆式压紧机构包括作为杠杆支点的转轴、作为阻力臂的压紧臂以及动力臂,所述转轴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轴可以绕自身的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所述压紧臂设置多个并且沿着所述转轴长轴方向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臂设置在所述转轴长轴方向的中心位置,并且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臂包括设置成L型的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一端与所述竖向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接,所述竖向部一端与所述横向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有销轴,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竖向部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销轴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为台阶式底座,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支撑装置和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高于所述第一台阶面,高度差为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运动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固接所述气缸的缸体另一端固接所述第二台阶面。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两端的滑动轴承,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滑动轴承内。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轴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多工位拉铆装置包括用于拉铆的拉铆枪、用于支撑钣金件的支撑装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用于压紧钣金件的夹具以及安装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夹具的底座;所述夹具包括压紧机构和驱动所述压紧机构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包括作为杠杆支点的转轴、作为阻力臂的压紧臂以及动力臂,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动力臂设置在所述转轴长轴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压紧臂设置多个,沿着所述转轴长轴方向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臂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多工位拉铆装置可以多处工位同时压紧,节约了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不同的压紧臂压紧力相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多工位拉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动力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0-支撑装置、20-底座、31-转轴、32-压紧臂、33-动力臂、331-横向部、332-竖向部、35-气缸、36-固定板、37-滑动轴承、38-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见图1,一种多工位拉铆装置,包括用于拉铆的拉铆枪(未图示)、用于支撑钣金件的支撑装置10、在所述支撑装置10上用于压紧钣金件的夹具,以及安装所述支撑装置10和所述夹具的底座20。

所述夹具包括压紧机构和驱动所述压紧机构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20上的支撑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杠杆式压紧机构;所述杠杆式压紧机构包括作为杠杆支点的转轴31、作为阻力臂的压紧臂32以及动力臂33,所述转轴31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轴31可以绕自身的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所述压紧臂32设置多个且根据工件上的压紧工位沿着所述转轴31长轴方向设置在所述转轴31上,所述动力臂33设置在所述转轴31长轴方向的中心位置且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20上。

请参见图2,所述动力臂33包括设置成L型的横向部331和竖向部332,所述横向部331一端与所述竖向部332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31固接,所述竖向部332一端与所述横向部331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铰接。所述竖向部33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设有销轴,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竖向部332铰接。

所述底座20为台阶式底座,包括第一台阶面(未图示)和第二台阶面(未图示),所述第二台阶面高于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支撑装置10和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35和固定板36,所述气缸35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气缸35的活塞杆与所述销轴铰接,所述固定板36一端固接所述气缸35的缸体另一端固接所述第二台阶面保持所述气缸35稳定,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高度差为所述气缸35活塞杆运动的距离。

所述支撑座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31两端的滑动轴承37,所述转轴31设置在所述滑动轴承37内,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垫在所述滑动轴承31和所述底座20之间的垫块38,用于调整所述杠杆式压紧机构的高度。

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压紧工件时,所述气缸35的活塞杆外推,抬起所述动力臂33,同时所述转轴31受力转动,所述压紧臂32下压至工件,将工件压紧在所述支撑装置10上。工件上设有多工位,所述多工位拉铆装置在对应的工位处设有压紧臂32,一次压紧的动作可以实现多工位压紧,节约了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多个所述压紧臂32设置在同一转轴31上,不同的所述压紧臂32向工件施加的压紧力相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