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05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旋转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定位压缸的活塞环平顺的推移动作,并有效防止机座外部的杂物进入容置空间内,以避免各组件损坏,而可提升使用寿命的旋转工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加工机由三轴加工演进至四轴或五轴加工,以因应各种不同加工需求;请参阅图1、图2所示,现有加工机的旋转工作装置是在机座10的内部设有容置空间101,以供架设一转轴11,该转轴11凸伸出机座10的前端固设有座板111,并以一为蜗杆蜗轮组的驱动源12驱动该转轴11作分度旋转,另在该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内设有定位机构,以定位转轴11的分度旋转位置,该定位机构是在该机座10内设有挡止部102,该转轴11上则连结一为弹性圆形片体的定位片13,并在该定位片13的周侧处环设有对应该机座10的挡止部102的抵掣部131,另在该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后端设有定位压缸14,该定位压缸14设有一可往复推移的活塞环141,并在该活塞环141上设有可对应压抵该定位片13的抵掣部131的压掣部1411,而于定位该转轴11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时,其系推移该定位压缸14的活塞环141,并以该活塞环141的压掣部1411抵推该定位片13的抵掣部131,使该定位片13的抵掣部131弹性变形而接抵机座10的挡止部102,进而以活塞环141的压掣部1411与机座10的挡止部102夹掣该定位片13的抵掣部131,而可定位该转轴11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另当转轴11需再驱动作分度旋转时,则停止推移定位压缸14的活塞环141,并使活塞环141的压掣部1411脱离该定位片13的抵掣部131,该定位片13的抵掣部131即弹性复位而脱离机座10的挡止部102,而可再驱动转轴11作分度旋转;另该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内一般会注入适量的油液,以提供润滑的效果,并使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内呈密封状态,以避免油液流失;然若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呈完全密封状态,该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内的空气系无法与外部流通,当该定位压缸14的活塞环141往复推移时,将改变该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内的容积,而使得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内的气压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定位压缸14的活塞环141的推移动作;因此,为了不影响定位压缸14的活塞环141的推移动作,该机座10系会于外部开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101的通气孔103,而于定位压缸14的活塞环141往复推移时,该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与外部的空气可利用该通气孔103排出或吸入的流通,以平衡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内的气压,而使定位压缸14的活塞环141可平顺的往复推移动作;然而,加工机于进行加工作业过程中,常须喷洒切削液,且会产生相当多的碎屑及粉尘,使得机座10外部布满碎屑、粉尘及水气等杂物,当定位压缸14的活塞环141的推移动作使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内的气压产生变化时,该机座10外部的碎屑、粉尘及水气等杂物极易随着空气由通气孔103吸引进入容置空间101内,而导致机座10的容置空间101内的各组件损坏,进而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究研创出一种旋转工作装置,以有效改善现有的缺弊,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工作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机座:是在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并在外部开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通气孔;

转轴:架设于该机座的容置空间内,并以一驱动源驱动作分度旋转;

定位机构:是在该机座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定位压缸,该定位压缸的缸体内设有往复推移的活塞环,以供抵掣定位或解除定位该转轴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

弹性封罩:能够弹性扩张或收缩,设于该机座的通气孔外端处,以密封该通气孔。

所述的旋转工作装置,其中,该转轴的端部固设有座板。

所述的旋转工作装置,其中,该转轴的驱动源是一蜗杆蜗轮组,而在该转轴设有蜗轮,并以一由马达驱动作分度旋转作动的蜗杆啮合传动该蜗轮。

所述的旋转工作装置,其中,该定位机构的定位压缸的缸体内设有容室,以供装设该活塞环,并以一第一管路及一第二管路连通一流体压力源,而经由该第一管路在该缸体的容室内输入流体压力,以推移该活塞环而抵掣定位该转轴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经由该第二管路在该容室输入流体压力,以反向推移该活塞环而解除定位该转轴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

所述的旋转工作装置,其中,该定位机构的定位压缸的活塞环上设有抵掣部,另在该机座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固定环,并在该固定环上设有对应该活塞环的抵掣部的挡掣部,该转轴上固设有定位环,并在该定位环上设有对应该活塞环的抵掣部的卡掣部,而以该活塞环的抵掣部同时抵掣该固定环的挡掣部及该定位环的卡掣部,以定位该转轴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

所述的旋转工作装置,其中,该定位压缸的活塞环的抵掣部呈环齿状,该固定环的挡掣部及该定位环的卡掣部则呈环齿状,而以该定位压缸的活塞环的抵掣部同时啮合抵掣该固定环的挡掣部及该定位环的卡掣部,而定位该转轴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

所述的旋转工作装置,其中,该机座的通气孔外端处设有套管,以供套置该弹性封罩的开口端。

所述的旋转工作装置,其中,该弹性封罩的开口端外部设有束环,以束紧固定该弹性封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一种旋转工作装置,其是在机座的内部设有容置空间,以供架设一转轴,并在外部开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通气孔,另一定位机构是在该机座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定位压缸,该定位压缸设有往复推移的活塞环,以供抵掣定位该转轴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其中,该机座的通气孔外端处设有一可弹性扩张及收缩的弹性封罩,而于定位压缸的活塞环推移作动时,即利用该弹性封罩的弹性扩张及收缩,以平衡容置空间内的气压变化,而达到确保定位压缸的活塞环平顺作动的实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一种旋转工作装置,其中,该机座的通气孔外端处设有一可弹性扩张及收缩的弹性封罩,而可有效阻隔机座外部的碎屑、粉尘及水气等杂物经由该通气孔进入容置空间内,以防止各组件损坏,进而达到提升使用寿命的实用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旋转工作装置定位转轴的动作示意图。

图2是现有旋转工作装置驱动转轴作分度旋转的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驱动转轴作分度旋转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转轴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8是图7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转轴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解除定位转轴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11是图10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解除定位转轴的动作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部分)10-机座;101-容置空间;102-挡止部;103-通气孔;11-转轴;111-座板;12-驱动源;13-定位片;131-抵掣部;14-定位压缸;141-活塞环;1411-压掣部;(本实用新型部分)20-旋转工作装置;21-机座;211-容置空间;212-通气孔;2121-套管;213-固定环;2131-挡掣部;22-转轴;221-座板;222-定位环;2221-卡掣部;23-驱动源;231-蜗轮;232-蜗杆;24-定位压缸;241-缸体;2411-容室;2412-第一管路;2413-第二管路;242-活塞环;2421-抵掣部;25-弹性封罩;251-束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

请参阅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工作装置20是在一机座21的内部设有容置空间211,并在外部的适当位置处开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211的通气孔212;于该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架设一转轴22,并使该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二端与该转轴22二端呈密封状态,另在该转轴22的端部固设有座板221,并以一驱动源23驱动该转轴22作分度旋转;于本实施例中,该驱动源23是一蜗杆蜗轮组,而在该转轴22设有蜗轮231,并以一由马达驱动作分度旋转作动的蜗杆232啮合传动该蜗轮231,进而驱动该转轴22作分度旋转;一定位机构是在该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设有定位压缸24,该定位压缸24的缸体241内设有容室2411,以供装设活塞环242,该容室2411并以第一管路2412及第二管路2413连通一流体压力源(图式中未显示),而经由该第一管路2412于该缸体241的容室2411内输入流体压力,以推移该活塞环242而抵掣定位该转轴22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另经由该第二管路2413于该容室241输入流体压力,以反向推移该活塞环242而解除定位该转轴22;于本实施例中,该定位压缸24的活塞环242上设有呈环齿状的抵掣部2421,另该机座10的容置空间211内则设有一固定环213,并在该固定环213上设有对应该活塞环242的抵掣部2421且呈环齿状的挡掣部2131,该转轴22上则固设有定位环222,并在该定位环222上设有对应该活塞环242的抵掣部2421且呈环齿状的卡掣部2221,而可经由该第一管路2412输入的流体压力推移该活塞环242,使该活塞环242往该机座10的固定环213及转轴22的定位环222方向位移,并以该活塞环242的抵掣部2421同时啮合抵掣该固定环213的挡掣部2131及定位环222的卡掣部2221,进而定位该转轴22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另于该机座21的通气孔212外端处设有一可弹性扩张及收缩的弹性封罩25,以密封该机座21的通气孔212,并以该弹性封罩25的弹性扩张及收缩,以平衡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的气压变化;于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封罩25系以弹性材质(如橡胶)制作,而可作弹性的扩张及收缩,其中,该机座21的通气孔212外端处设有套管2121,以供套置该弹性封罩25的开口端,并在该弹性封罩25的开口端外部设有束环251,以束紧固定该弹性封罩25。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工作装置20可搭配装设于一加工机上,而作为加工机的第四轴或第五轴的分度旋转工作装置,以搭配加工机的主轴进行加工作业;于驱动转轴22作分度旋转作动时,其系以驱动源23的蜗杆232啮合传动该蜗轮231分度旋转,进而驱动该转轴22及座板221分度旋转。

请参阅图7、图8、图9所示,当该转轴22及座板221旋转至预定的角度位置后,接着以该定位压缸24的缸体241的第一管路2412输入的流体压力推移该活塞环242往该机座10的固定环213及转轴22的定位环222方向位移,并以该活塞环242的抵掣部2421同时啮合抵掣该固定环213的挡掣部2131及定位环222的卡掣部2221,进而可定位该转轴22及座板221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而当定位压缸24的活塞环242往该机座10的固定环213及转轴22的定位环222方向推移时,该活塞环242系会减少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的容积,而使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的气压提高,该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的空气随即往该通气孔212流通,而该通气孔212外端处的弹性封罩25即受到通气孔212内空气推挤作用影响而弹性扩张,以平衡该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的气压;如此,利用该弹性封罩25的弹性扩张动作,以平衡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的气压变化,而可确保定位压缸24的活塞环242平顺的推移作动。

请参阅图10、图11、图12所示,当需再驱动转轴22作分度旋转作动时,其系以该定位压缸24的缸体241的第二管路2413输入的流体压力反向推移该活塞环242,使该活塞环242的抵掣部2421脱离抵掣该固定环213的挡掣部2131及定位环222的卡掣部2221,而解除定位该转轴22及座板211,即可再以驱动源23的蜗杆232啮合传动该蜗轮231分度旋转,并使该转轴21及座板211旋转至另一预定的分度旋转角度位置;而当定位压缸24的活塞环242反向推移时,该活塞环242系会增加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的容积,而使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的气压降低,该弹性封罩25内的空气随即经由通气孔212往该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流通,并使该通气孔212外端处的弹性封罩25弹性收缩,以平衡该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的气压;如此,利用该弹性封罩25的弹性收缩动作,以平衡机座21的容置空间211内的气压变化,而可确保定位压缸24的活塞环242平顺的反向推移作动;另外,该定位压缸24的活塞环242于反向推移过程中,由于该弹性封罩25系密封该机座21的通气孔212外端,而可有效防止机座21外部的碎屑、粉尘及水气等杂物经由通气孔212吸引进入容置空间211内,以避免各组件损坏,进而达到提升使用寿命的实用效益。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