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工自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5985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加工自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加工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加工设备结构单一,成型加工仍然是采用分布多到工序,先切好大小合适的下料块,然后将下料块一块一块的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取出后放入整形模具中整形,然后还要经过冲孔工序和切边工序处理,各个工序独立进行,需要的设备多,控制精度不够,自动化程度不高,投入人力操作角多,效率低下,例如申请号为201521118989.2的专利,包括在机器外壳内部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控制电机,该专利通过多个不同的电机作为动力元件,使该模具加工设备的成本大大提高,通过皮带作为传动元件,由于皮带的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会使传动距离产生误差,如不及时对其进行调整,会使误差逐渐的变大,从而影响加工操作的进行,且通过送料气缸和旋转卡盘,无法精确的控制原料摆放固定的位置,使原料的被加工的位置出现偏移,影响加工的精度的,降低了成平的质量,同时每台机器够需要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去看管,无法实现每人操控多套机器的自动化生产,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加工自动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自动化设备,包括箱体和第一支柱,所述箱体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柱,所述箱体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通过拉伸弹簧与第一套筒相连,所述箱体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料箱,所述箱体的内部中间右侧设有滑道,所述料箱贯穿箱体与滑道相连,所述滑道的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安装有滑杆,所述箱体的内部右侧底端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右侧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箱体的右侧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箱体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套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顶杆的顶端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电机座的正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第二转轴贯穿箱体与电机相连,所述滑道的左侧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通过第二支柱与滑道相连,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顶端设有卡杆,所述卡杆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套筒相连。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底端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顶杆相连,所述顶杆贯穿压板,所述第一套筒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安装有直导柱,所述直导柱贯穿压板与第一套筒相连。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挂环。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左侧顶端设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柱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内部底端安装有走珠。

优选的,所述电机座的顶端安装有电机罩。

优选的,所述电机罩的正面右侧设有散热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加工自动化设备,通过滑块和料箱的配合,能够使板材原料不断的落在滑块顶端的卡槽中,省去了工作人员手动上料的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第一转轴和滑杆的配合,能够使滑块自动将板材原料,推动到冲压模具的底端,省去了工作人员一直在机器旁边等待加工结束后,将板材原料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放置的位置不够精确导致,冲压的位置不够精确,影响了加工的精度,降低了成品的质量,通过第二转轴和顶杆的配合,能够使上料后机器自动运转将板材原料依次加工,省去了工作人员时刻看守,方便了工作人员,使每个工作都可以操控多台机器,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条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一套筒,3、拉伸弹簧,4、料箱,5、滑杆,6、滑道,7、电机座, 8、第一齿轮,9、第一转轴,10、滑块,11、第一支柱,12、顶杆,13、齿条,14、第二齿轮, 15、第二转轴,16、第三齿轮,17、电机,18、第二支柱,19、第一压缩弹簧,20、第二套筒, 21、卡杆,22、挂环,23、观察窗,24、走珠,25、橡胶垫,26、散热窗,27、电机罩,28、第二压缩弹簧,29、压板,30、挡板,31、直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自动化设备,能够自动对板材原料进行上料加工,包括箱体1和第一支柱11,箱体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柱11,第一支柱11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垫25,橡胶垫25起到减小机器抖动的作用,箱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挂环22,挂环22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机械将机器进行运输,箱体1的内部左侧顶端设有观察窗23,观察窗23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加工的进程,箱体1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一套筒2,第一套筒2的内部设有顶杆12,顶杆12通过拉伸弹簧3与第一套筒2相连,顶杆12向下移动对板材进行冲压加工,在拉伸弹簧13的拉力下使其返回原位置,拉伸弹簧13的弹性系数为5N/CM,箱体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料箱4,将板材原料依次层叠的放入料箱4中,箱体1 的内部中间右侧设有滑道6,料箱4贯穿箱体1与滑道6相连,滑道6的内部设有滑块10,最底端的原料板材落在滑块10的的顶端左侧的卡槽中,滑块10的底端安装有滑杆5,滑杆5的内部底端安装有走珠24,走珠24能够减小滑杆5与第一转轴9中的滑槽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滑杆5的使用寿命,箱体1的内部右侧底端安装有第一转轴9,滑杆5沿第一转轴9内部的滑槽滑动,转轴9每转动一圈带动滑块10在滑道6的内部左右往返运动一次,第一转轴9的外壁右侧套接有第一齿轮8,箱体1的右侧安装有电机座7,电机座7的顶端安装有电机罩27,电机罩27能够隔绝噪音,防止过多的噪音产生噪音污染,电机罩27的正面右侧设有散热窗26,散热窗26能够将电机罩27内部多余的热量排出,防止损坏电机,箱体1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套接有第二齿轮14和第三齿轮16,顶杆12的顶端安装有齿条13,齿条13与第二齿轮14啮合相连,第二转轴15每转动一圈通过第二齿轮14 带动齿条13向下移动一次,使顶杆12向下移动对板材冲压一次,由于第二齿轮14为半齿轮,所以第二齿轮14每转动到后半圈时与齿条13分开,电机座7的正面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 的型号为H3H12/H3SH13,外接电源为220V交流电,第二转轴15贯穿箱体1与电机17相连,电机17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轴15带动第二齿轮14和第三齿轮16转动,滑道 6的左侧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二套筒20,第二套筒20通过第二支柱18与滑道6相连,第二套筒 20的内部顶端设有卡杆21,卡杆21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9与第二套筒20相连,当滑块10向右移动时在第一压缩弹簧19的压力下推动卡杆21卡住板材原料使其离开滑块10,当滑块10再次向左移动将卡杆21顶动,使板材原料掉落到箱体1底端的开后处被排出,顶杆12的底端设有压板29,压板29通过第二压缩弹簧28与顶杆12相连,第二压缩弹簧28的弹性系数为5N/CM,顶杆12贯穿压板29,第一套筒2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挡板30,挡板30的顶端安装有直导柱 31,直导柱31贯穿压板29与第一套筒2相连,顶杆12向下移动带动压板29沿直导柱31向下移动,压板29压在滑块10上,将板材原料固定住,同时也防止顶杆12的冲裁力过大使原料变形,然后顶杆12继续向下移动对板材进行加工,滑块10与挡板30搭接相连,防止顶杆12的压力过大使滑块10变形,影响其使用寿命。

将板材原料依次层叠的放入料箱4中,最底端的原料板材落在滑块10的的顶端左侧的卡槽中,接通电机17的外接电源,电机17开始工作,电机17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轴15带动第二齿轮14和第三齿轮16转动,第三齿轮16通过第一齿轮8带动第一转轴9转动,滑杆5沿第一转轴9内部的滑槽滑动,转轴9每转动一圈带动滑块10在滑道6的内部左右往返运动一次,将落在滑块10顶端左侧的板材原料不断的向左推动,板材原料向左移动将卡杆 21推动回第二套筒20的内部,第二转轴15每转动一圈通过第二齿轮14带动齿条13向下移动一次,使顶杆12向下移动对板材冲压一次,由于第二齿轮14为半齿轮,所以第二齿轮14每转动到后半圈时与齿条13分开,在拉伸弹簧3的拉力下使顶杆12返回原位置,当滑块10向右移动时在第一压缩弹簧19的压力下推动卡杆21卡住板材原料使其离开滑块10,当滑块10再次向左移动将卡杆21顶动,使板材原料掉落到箱体1底端的开后处被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