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热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8575发布日期:2018-06-15 22:0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粉末热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热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末热压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热压装置是一种在模具内填充粉料,在高温下加压成型的设备。目前有电阻加热和诱导加热两种方式:

电阻加热:上下压头向单个模具内的粉料施加压力,且在该模具外通过给电阻通电使其发热,经过模具的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粉料。该方式的加热速度较慢。

诱导加热:在模具外周环绕有线圈,通电后可以通过诱导加热使粉料升温。和电阻加热的方式相比,粉料升温快(约30%),但是粉料的温度均一性不如前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粉末热压装置,提高了对粉料的加热速度和粉料的温度均一性,同时提高了热压成型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末热压装置,包括多个相同的模具,模具具有用于热压粉料且上下开口的模腔,所有模具上下对齐依次布置,每个模具的上下端处设有与模腔滑动配合的加热体,并且相邻模具共用同一个加热体;最上方的加热体与一上压头相连,最下方的加热体与一下压头相连。

优选地,所述加热体为金属发热体,所述上压头、下压头和所有模具均具有导电性,上压头和下压头分别与一通电装置的正负极相连。

优选地,所述通电装置为交流电源设备。

优选地,所述金属发热体为金属板堆叠体。

优选地,还包括均布在所述模具四周的辅助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辅助加热器沿竖向从上压头延伸至下压头。

优选地,所述上压头和下压头均为施压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粉末热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间隔布置的加热体能够将所有模具中的粉料上下夹住并且同时加热,提高了对粉料的加热速度,也提高了粉料的温度均一性。间隔布置的加热体还均匀传递了上压头和下压头对粉料的压力,在上压头和下压头的共同挤压下,所有模具内的粉料同时被热压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粉末热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模具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模具

1a 模腔

2 加热体

3 上压头

4 下压头

5 通电装置

6 辅助加热器

7 粉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末热压装置,包括多个相同的模具1,模具1具有用于热压粉料7且上下开口的模腔1a,所有模具1上下对齐依次布置,每个模具1的上下端处设有与模腔滑动配合的加热体2,并且相邻模具1共用同一个加热体2;最上方的加热体2与一上压头3相连,最下方的加热体2与一下压头4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间隔布置的加热体2能够将所有模具1中的粉料7上下夹住并且同时加热,提高了对粉料7的加热速度,也提高了粉料7的温度均一性。模具1的模腔1a被加热体2封成一个独立的热压空间,因此,多个模具可以分别放置不同的粉料7,加热体2可以同时加热不同的粉料7。

间隔布置的加热体2还均匀传递了上压头3和下压头4对粉料7的压力。在上压头3和下压头4的共同挤压下,所有模具内的粉料7同时被热压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当需要热压更多的粉料7时,可以增加模具1的数量,从而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加热体2的厚度足够厚,当粉料7因被挤压而体积缩小时,发热体2随粉料体积的缩小而沿模腔1a滑动,相邻模具所共用的加热体2的上端始终位于上模具(相邻模具中位于上方的模具)的模腔内,且该加热体2的下端始终位于下模具(相邻模具中位于下方的模具)的模腔内。

为了使上述加热体2通电发热,加热体2为金属发热体(金属发热体由具有高电阻率的金属构成),上压头3、下压头4和所有模具1均具有导电性,上压头3和下压头4分别与一通电装置5的正负极相连。打开通电装置5后,上压头3、所有的加热体2和模具1、下压头4、以及通电装置5共同形成一个回路,电流经过每个加热体2,加热体2因自身电阻导致发热,并且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粉料7。当粉料7的本身电阻较小或者因粉料体积缩小导致粉料电阻减小时,发热体2也能快速升温并加热粉料7。当粉料7为非导电性粉末(陶瓷粉末等)时,加热体2也能正常加热。此外,当待热压的粉料7为导电性粉末(金属粉末等)时,上压头3、所有的加热体2和粉料7、下压头4、以及通电装置5也能共同形成一个回路,此时模具1可以不具有导电性。

上述通电装置5为交流电源设备,这样通电装置5可以直接与外部交流电源相连,省去了大电流用的整流装置,降低了加热成本。

上述金属发热体为金属板堆叠体。金属板堆叠体是由高电阻率的金属平板堆叠而成,金属平板的堆叠层数越多,金属板堆叠体的接触电阻越大,其加热功率也就越大。

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均布在模具四周的辅助加热器6。在采用加热体2给粉料7加热时,同时采用辅助加热器6加热模具1,进一步加快了对粉料7的加热速度,并且提高了粉料7的温度均一性。与此同时,提高了加热操作的灵活性——既可以选用加热体2,又可以选用辅助加热器6。

上述辅助加热器6沿竖向从上压头3延伸至下压头4,这样使所有模具1受热更加均匀。

另外,上述上压头3和下压头4的共同挤压方式总共有三种:第一种,上压头3为施压头且下压头4为承压头,即上压头3向下挤压发热体2,下压头4固定不动;第二种,上压头3为承压头且下压头4为施压头,即上压头3固定不动,下压头4向上挤压发热体2;第三种,上压头3和下压头4均为施压头,即上压头3向下挤压发热体2,与此同时下压头4向上挤压发热体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对粉料的加热速度和粉料的温度均一性,同时提高了热压成型的生产效率。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