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4488发布日期:2018-06-22 21:5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随着汽车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国际汽车配件加工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如下发展特征:汽车配件加工系统配套、模块化供应趋势方兴未艾,汽车配件加工采购全球化,汽车配件加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汽车零部件加工时往往需要进行锻造,而传统的锻造装置没有设置视频检测功能,从而使用者无法准确把握锻造进度,降低了生产效率,且没有设置自动喷水消除应力功能,需要使用者后期操作,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包括机体、工作台和支撑柱,所述机体上面设置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面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侧面设置有红外摄像头,所述机体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旁侧设置有控制键盘,所述机体侧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机体另一侧面设置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端部侧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端部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端部设置有锻压板,所述锻压板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内部底面设置有泵座,所述泵座上面设置有吸泵,所述吸泵侧面设置有抽水管路,所述吸泵端部设置有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端部设置有喷嘴。

上述结构中,当需要使用此装置时,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指定的工作位置,将待锻压的工件输送至所述工作台上面,使用者通过所述控制键盘发送工作指令,工作指令通过导线传递至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气泵工作通过所述气动推杆带动所述锻压板向下移动对所述工作台上面的工件进行锻压,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压力传感器工作获取所述锻压板处的实时压力值,并将实时压力值传递至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控制实时压力值与预定压力值进行对比,当实时压力值与预定压力值相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气泵停止工作,防止压力过大对工件造成损坏,当需要使用视频检测功能时,使用者通过所述控制键盘控制所述红外摄像头工作获取所述工作台上面的实时视频信息,并将实时视频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将实时视频信息传递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供使用者观察了解,从而使用者能够根据所述显示屏上的实时视频信息准确把握锻压进度,当需要使用喷水消除应力功能时,使用者通过所述控制键盘控制所述吸泵工作将所述储水仓内的水通过所述抽水管路抽入输送至所述输水管路,并通过所述喷嘴喷出对所述工作台上面已锻压完成的工件进行喷水消除应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工作台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体上面,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二个,所述挡板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面两侧,所述红外摄像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挡板侧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主机的型号为PLC S7-600,所述控制主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体表面,所述显示屏胶接在所述控制主机表面,所述控制键盘内嵌在所述控制主机表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进水管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机体侧面,所述支撑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体另一侧面,所述安装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端部侧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气泵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气动推杆与所述气泵机械连接,所述锻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气动推杆端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锻压板内部,所述储水仓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体内部,所述泵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储水仓内部底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吸泵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泵座上面,所述抽水管路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吸泵侧面,所述输水管路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吸泵上面,所述喷嘴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输水管路端部侧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气泵、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吸泵、所述红外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控制键盘通过导线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设置有红外摄像头,能够获取锻压时的实时视频信息并传递至显示屏进行显示供使用者观察了解,从而使用者能够根据显示屏上的实时视频信息准确把握锻压进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设置有吸泵,能够将储水仓内的水通过所述喷嘴喷出对锻压完成的工件进行喷水消除应力,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后期操作消除应力的方式,减少了人们的工作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内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侧视内部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挡板;2、工作台;3、机体;4、支撑柱;5、气泵;6、气动推杆;7、锻压板;8、控制主机;9、进水管;10、显示屏;11、控制键盘;12、压力传感器;13、喷嘴;14、输水管路;15、储水仓;16、抽水管路;17、吸泵;18、泵座;19、安装座;20、红外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包括机体3、工作台2和支撑柱4,机体3上面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是装置的工作场所,工作台2上面两侧设置有挡板1,挡板1用来防止锻压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喷出,挡板1侧面设置有红外摄像头20,红外摄像头20用来获取工作台2处的实时视频信息,机体3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机8,控制主机8是装置的控制中心,控制主机8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0,显示屏10用来显示工作台2处的实时视频信息,显示屏10旁侧设置有控制键盘11,控制键盘11用来发送工作指令, 机体3侧面设置有进水管9,进水管9用来方便使用者将水输送至储水仓15内部,机体3另一侧面设置有支撑柱4,支撑柱4用来安装固定安装座19,支撑柱4端部侧面设置有安装座19,安装座19用来安装固定气泵5,安装座19上设置有气泵5,气泵5用来带动气动推杆6向下移动,气泵5端部设置有气动推杆6,气动推杆6用来带动锻压板7向下移动,气动推杆6端部设置有锻压板7,锻压板7用来对工作台2上面的工件进行锻压,锻压板7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用来获取锻压板7处的实时压力值,机体3内部设置有储水仓15,储水仓15用来储存水,储水仓15内部底面设置有泵座18,泵座18用来安装固定吸泵17,泵座18上面设置有吸泵17,吸泵17用来将水抽入至抽水管路16,吸泵17侧面设置有抽水管路16,抽水管路16用来将水输送至输水管路14,吸泵17端部设置有输水管路14,输水管路14用来将水输送至喷嘴13处,输水管路14端部设置有喷嘴13,喷嘴13用来将水喷出。

上述结构中,当需要使用此装置时,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指定的工作位置,将待锻压的工件输送至工作台2上面,使用者通过控制键盘11发送工作指令,工作指令通过导线传递至控制主机8,控制主机8控制气泵5工作通过气动推杆6带动锻压板7向下移动对工作台2上面的工件进行锻压,同时控制主机8控制压力传感器12工作获取锻压板7处的实时压力值,并将实时压力值传递至控制主机8,控制主机8控制实时压力值与预定压力值进行对比,当实时压力值与预定压力值相同时,控制主机8控制气泵5停止工作,防止压力过大对工件造成损坏,当需要使用视频检测功能时,使用者通过控制键盘11控制红外摄像头20工作获取工作台2上面的实时视频信息,并将实时视频信息传递至控制主机8,控制主机8将实时视频信息传递至显示屏10进行显示供使用者观察了解,从而使用者能够根据显示屏10上的实时视频信息准确把握锻压进度,当需要使用喷水消除应力功能时,使用者通过控制键盘11控制吸泵17工作将储水仓15内的水通过抽水管路16抽入输送至输水管路14,并通过喷嘴13喷出对工作台2上面已锻压完成的工件进行喷水消除应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用的锻造装置的使用功能,工作台2通过螺钉固定在机体3上面,挡板1的数量为二个,挡板1通过卡槽固定在工作台2上面两侧,红外摄像头20通过螺钉固定在挡板1侧面,控制主机8的型号为PLC S7-600,控制主机8通过螺钉固定在机体3表面,显示屏10胶接在控制主机8表面,控制键盘11内嵌在控制主机8表面,进水管9通过螺纹固定在机体3侧面,支撑柱4通过螺钉固定在机体3另一侧面,安装座19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柱4端部侧面,气泵5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座19上,气动推杆6与气泵5机械连接,锻压板7通过螺钉固定在气动推杆6端部,压力传感器12通过卡槽固定在锻压板7内部,储水仓15通过螺钉固定在机体3内部,泵座18通过螺钉固定在储水仓15内部底面,吸泵17通过螺钉固定在泵座18上面,抽水管路16通过卡箍固定在吸泵17侧面,输水管路14通过卡箍固定在吸泵17上面,喷嘴13通过螺纹固定在输水管路14端部侧面,控制主机8与气泵5、压力传感器12、吸泵17、红外摄像头20、显示屏10和控制键盘11通过导线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