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挤料机的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8754发布日期:2018-08-29 00:2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挤料机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挤料机的送料一般为人工或操作或半人工操作,将料送至挤料机相应的位置(进料位置)以便于挤料机对该料进行挤压。一般挤料机体型庞大,人工送料费时费力,不利于机器自动化生产,不利于提高效率,并且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的将待挤压料送至挤料机相应位置处的用于挤料机的送料装置。

提供一种用于挤料机的送料装置,包括一送料机构、能够使所述送料机构X向移动的X向机构、滑动设于所述X向机构上且能够使所述送料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的Z向机构以及设于所述Z向机构的上端且能够使所述送料机构在Y向移动的Y向机构;

所述X向机构包括一导轨组、靠近导轨组的第一端设置的X向推动机构、滑动配合于所述导轨组上且与所述X向推动机构的X向推动端连接的移动座、设于所述导轨组第一端的第一行程检测元件、设于所述导轨组第二端的第二行程检测元件;

所述Z向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上的Z向固定座、设置于所述Z向固定座上的Z向推动机构、与所述Z向推动机构的Z向推动端连接且套设于所述Z向固定座上以能够随所述Z向推动机构的推动而竖向移动的Y向机构安装部;

所述Y向机构水平设置于所述Y向机构安装部上,所述Y向机构包括Y向推动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Y向推动机构的Y向推动端。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与所述Y向推动端垂直连接的横向连接轴以及设于所述横向连接轴的两端的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料槽为U形槽、V表槽或弧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X向推动机构包括一第一铰轴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铰轴座上的X向推动缸,所述X向推动缸的X向推动杆通过一联接法兰与所述移动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轴座包括第一上座体、第一下座体以及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一上座体及第一下座体之间的第一销子,所述X向推动缸沿X向穿设于所述第一上座体及第一下座体之间的空间,且供所述第一销子竖向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Z向固定座的下端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移动座的顶面,所述Z向固定座呈侧板状,所述Z向推动机构的底端通过一第二铰轴座固定于所述Z向固定座的第一侧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Z向推动机构的顶端设置有一用于检测所述Z向推动端上升行程的第三行程检测元件以及用于检测所述Z向推动端下降行程的第四行程检测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Y向机构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Z向固定座的第一侧面且与所述Z向推动端连接的第一竖直盖板以及设于所述Z向固定座第二侧面的第二竖直盖板,所述第二竖直盖板与所述第一竖直盖板连接且相互平行,其平行空间供所述Z向固定座穿设于其中,所述Y向机构设于所述第二竖直盖板的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挤料机的送料装置,首先将圆柱形有待挤压料放置于两料槽中,然后按下相应的控制键,以将所述待挤压料移送至所述挤料机相应侧位置。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无需人工上料,只需要使料放至送料机构上,通过本送料装置即可实现自动化、精确的送至至挤料机。本用于挤料机的送料装置,通过上述结构,从X向、Y向以及Z向将所述待挤压料移至所述挤料机位置处,结构精简,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挤料机的送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E-E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挤料机的送料装置与所述挤料机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挤料机800的送料装置包括一送料机构1、能够使所述送料机构1X向(即沿所述挤料机800的长度方向,也称横向)移动的X向机构2、滑动设于所述X向机构2上且能够使所述送料机构1在竖直方向移动的Z向机构4以及设于所述Z向机构4的上端且能够使所述送料机构1在Y向(即沿所述挤料机800的宽度方向,也称纵向)移动的Y向机构3;所述X向机构2包括一导轨组21、靠近导轨组21的第一端设置的X向推动机构22、滑动配合于所述导轨组21上且与所述X向推动机构22的X向推动端连接的移动座23、设于所述导轨组21第一端的第一行程检测元件24、设于所述导轨组21第二端的第二行程检测元件;所述Z向机构4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座23上的Z向固定座41、设置于所述Z向固定座41上的Z向推动机构42、与所述Z向推动机构42的Z向推动端连接且套设于所述Z向固定座41上以能够随所述Z向推动机构42的推动而竖向移动的Y向机构安装部31;所述Y向机构3水平设置于所述Y向机构安装部31上,所述Y向机构3包括Y向推动机构,所述送料机构1设置于所述Y向推动机构的Y向推动端。

所述导轨组21设于所述挤料机800的相应侧,具体沿所述挤料机800的长度方向(即X向)设置于所述挤料机800的相应侧,所述导轨组21平行设于所述挤料机800的相应侧的外侧面。用于将待挤压料送至所述挤料机的相应侧位置,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待挤压料呈圆柱形。

关于X向机构2:

所述X向机构2包括一导轨组21、靠近导轨组21的第一端设置的X向推动机构22、滑动配合于所述导轨组21上且与所述X向推动机构22的X向推动端连接的移动座23、设于所述导轨组21第一端的第一行程检测元件24、设于所述导轨组21第二端的第二行程检测元件(图未示出)。其中:

所述导轨组21包括一沿所述挤料机80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挤料机800相应侧的固定板211、设于所述固定板211外侧的导轨支撑组。

所述导轨支撑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211外侧靠近上边缘的第一导轨支撑架212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板211外侧靠近下边缘的第二导轨支撑架213,所述第一导轨支撑架212及第二导轨支撑架213均沿所述固定板2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与所述固定板211的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导轨支撑架212及第二导轨支撑架213均呈L形,所述第一导轨支撑架212具有一第一水平架212a以及一第一竖直架212b,所述第一水平架212a的里端与所述固定板211连接,外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架212b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架212b的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导轨支撑架213具有一第二水平架213a以及一第二竖直架213b,所述第二水平架213a的里端与所述固定板211连接,外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架213b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架213b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支撑架212及第二导轨支撑架213分别通过若干螺钉与所述固定板211连接,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支撑组还可直接与所述固定板211焊接、铆接等等。

所述第一行程检测元件24以及第二行程检测元件设于所述固定板211的两端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及第二检测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导轨支撑架213的下方。

所述移动座23一顶面靠近所述第一导轨支撑架212的一侧边(里侧边)向所述第一导轨支撑架212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一边沿231,一第一导轨挡板23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边沿231的里边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导轨挡板232与所述移动座23靠近所述固定板211的一侧壁(里侧壁233)之间的平行距离与所述第一竖直架212b的厚度(宽度)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导轨挡板232、第一边沿231以及所述移动座23的里侧壁233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竖直架212b相配合的一倒U形导槽。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竖直架212b与所述第一边沿231之间还设置有一调整板。所述第一导轨挡板232可与所述第一边缘一体成型,即由所述第一边竖直向下延伸出而形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挡板232通过若干第一螺钉234与所述第一边沿231连接,以形成所述倒U形导槽,在所述第一边沿231相应于所述第一螺钉234的位置处开竖直向下开设有加固孔,在所述第一螺钉234相应于所述加固孔的位置处开设有供一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235穿设锁紧的第一穿孔,所述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235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和加固孔中,锥端埋于所述调整板内,以从竖向上固定所述移动座23,防止所述移动座23脱落。

所述移动座23的里侧壁233的底端向所述第二导轨支撑架213方向延伸出一第二边沿236,所述第二边沿236竖直向上延伸出一第二导轨挡板237,所述第二导轨挡板237与所述移动座23的里侧壁233之间的平行距离与所述第二竖直架213b的厚度(宽度)相匹配,且所述第二导轨挡板237、第二边沿236以及所述移动座23的里侧壁233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竖直架213b相匹配的一U形导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轨挡板237通过若干第五螺钉238与所述第二边沿236连接,以形成所述U形导槽。所述移动座23朝向所述X向机构2的方向设置有一第一连接板239,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39上设置有一联接法兰230。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组21还包括设于平行设于所述固定板211外侧的拖链组25,所述拖链组25包括一沿所述挤料机800长度方向设置的U形槽以及设于其内的拖链。所述拖链主要是一些电线、软管路等等,其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与所述送料装置上的各个用电、用油等部件连接的能够随所述Z向固定座41移动而移动的运动端。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槽用于使所述托链位于其中并对其进行导向,防止拖链到处乱窜,起到束线的作用。所述U形槽位于所述移动座23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侧的下方,且所述U形槽朝向所述X向推动机构22的一端外凸于所述固定板211朝向所述X向推动机构22的一端,所述U形槽远离所述X向推动机构22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板211的中段位置处。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拖链组25并非必要部件,所述送料装置的各种线缆、软管路均可直接与相应的部分连接。

所述X向推动机构22包括一第一铰轴座221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铰轴座221上的X向推动缸222,所述X向推动缸222的X向推动杆223通过所述联接法兰230与所述移动座23连接,所述X向推动杆223与所述移动座23连接的一端即为上述X向推动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轴座221包括第一上座体221a、第一下座体221b以及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一上座体221a及第一下座体221b之间的第一销子221c,所述第一上座体221a及第一下座体221b可焊接成型。所述X向推动缸222沿X向穿设于所述第一上座体221a及第一下座体221b之间的空间,且供所述第一销子221c竖向穿过。这样,可以使得所述X向推动缸222在较重外力的驱使下能够绕所述第一销子221c稍转动,防止所述X向推动缸222因不能转动而受损的情况,主要用于调节所述X向推动缸222的方向,使其与所述移动座23对准以进行连接。

本送料装置的X向机构,所述X向推动机构设于导轨组的一侧,移动座滑动配合于导轨组上,通过X向推动机构的驱动而使Z向机构沿所述X向移动,从而调节待挤压料在所述挤料机长度方向的位置。所述滑动组通过第一导轨支撑架及第二导轨支撑架与所述移动座配合,所述第一导轨支撑架和第二导轨支撑架均设置呈L形,并且其竖直架向上下方向分别延伸,使所述移动座的相应位置设置与相应的支撑架相配合的U形导轨槽,以此能够牢固的实现滑动配合结构,并且与传统技术相比,这样的结构不容易使移动座脱轨。

关于Z向机构4:

所述Z向机构4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座23上的Z向固定座41、设置于所述Z向固定座41上的Z向推动机构42、与所述Z向推动机构42的Z向推动端连接且套设于所述Z向固定座41上以能够随所述Z向推动机构42的推动而竖向移动的Y向机构安装部31。

本实施例中,所述Z向固定座41的下端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移动座23的顶面,所述Z向固定座41呈侧板状。进一步的,所述Z向固定座41的底面设置有一矩形座411,在所述矩形座41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移动座23相应于所述矩形座411的位置处向上凸设有一形状相匹配的矩形凸台23a,在所述矩形凸台23a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若干第二螺钉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后与对应的第二固定孔锁紧,以将所述Z向固定座41固定于所述移动座23的矩形凸台23a上。可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Z向固定座41还可焊接、铆接于所述移动座23上。本实施例中,在所述Z向固定座41的各侧与所述矩形座411之间设置有加强三角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Z向固定座41的顶端横向设置有一防止所述Y向机构3脱落或继续上升的高度限位板412,所述高度限位板412通过一第三螺钉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Z向固定座41的顶端。

所述Z向推动机构42包括一第二铰轴座421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铰轴座421上的Z向推动缸422,所述Z向推动缸422的Z向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Y向机构安装部31连接,所述Z向推动杆与所述Y向机构安装部31连接的一端即为上述Z向推动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轴座421设置于所述Z向固定座41的第一侧面(本实施例为远离所述X向推动机构22的一端)的下端。所述第二铰轴座421包括一前座体、后座体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前座体及后座体之间的第二销子421a,所述前座体及后座体可焊接成型。所述Z向推动缸422沿所述Z向穿设于所述前座体及后座体之间的空间,且供所述第二销子421a穿过。这样,可以使得所述Z向推动缸422在较重外力的驱使下能够绕所述第二销子421a微转,防止所述Z向推动缸422因不能转动而受损的情况,主要用于调节所述Z向推动缸422的方向,使其与所述Y向机构安装部31对准连接。

所述Z向推动机构42的顶端设置有一用于检测所述Z向推动端上升行程的第三行程检测元件423以及用于检测所述Z向推动端下降行程的第四行程检测元件424。本实施例中,在所述Z向推动缸422远离所述Z向固定座41的外侧面的上端竖直向上设置有一支架,所述第三行程检测元件423及第四行程检测元件424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下两端。

所述Y向机构安装部31包括设于所述Z向固定座41的第一侧面且与所述Z向推动端连接的第一竖直盖板311以及设于所述Z向固定座41第二侧面的第二竖直盖板,所述第二竖直盖板与所述第一竖直盖板311连接且相互平行,其平行空间供所述Z向固定座41穿设于其中,所述Y向机构3设于所述第二竖直盖板的外侧面。其中:

所述第一竖直盖板311及第二竖直盖板31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313连接,所述第一竖直盖板311及第二竖直盖板312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连接板314连接。所述第一竖直盖板311、第二竖直盖板312、第二连接板313以及第三连接板314围合形成矩形框。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所述第二竖直盖板312朝向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即朝向送料机构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盖板311位于同一立面,所述第二竖直盖板312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超过第一竖直盖板311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所述高度限位板412具有从高度方向抵挡所述第二竖直盖板312的抵挡部分,也即,所述高度限位板412具有外凸于所述Z向固定座41的第二侧面的部分,该部分即为抵挡部分。

所述第一竖直盖板311的外侧面相应于所述Z向推动杆顶端(Z向推动端)的位置处水平向外延伸形成一第四连接板315,在所述第四连接板315相应于所述Z向推动杆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所述Z向推动杆的顶端穿过的第二穿孔,在所述Z向推动杆上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板315的上端位置处螺纹配合有一锁紧螺母。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四连接板315处的两端设置立设有两加强板316。

在所述第二竖直盖板312的外侧面设置有一供所述Y向推动机构安装于其中的安装腔313。所述安装腔313朝向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以及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均为穿口,以使得所述Y向推动机构穿设于所述安装腔313中,且两端均外露于对应的穿口外,从而使得所述Y向推动机构的Y向推动端能够将送料机构1移动至所述挤料机800的相应位置处。具体地,所述安装腔313包括:

由所述第二竖直盖板312的顶端向外水平延伸出的一顶板313a、由所述第二竖直盖板312的中段(高度方向的中段)向外水平延伸出的一底板313b以及连接于所述顶板313a以及底板313b外端的外挡板313c,所述外挡板313c的长度(Y方向)与所述第二竖直盖板312长度相匹配。

所述顶板313a为所述安装腔313的顶部,底板313b为所述安装腔313的底部,所述外挡板313c为所述安装腔313的外侧壁。为了便于所述Y向推动机构的安装,所述外挡板313c与所述顶板313a以及底板313b的外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接、铆接等)。

关于Y向机构3:

所述Y向机构3包括Y向推动机构,所述送料机构1设置于所述Y向推动机构的Y向推动端。所述Y向推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竖直盖板312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313下方的第三铰轴座32、安装于所述第二铰轴座421上的Y向推动缸33以及穿设于所述安装腔313中以平行位于所述Y向推动缸33上方的Y向推动臂34,所述Y向推动臂34朝向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为上述Y向推动端,所述Y向推动臂34的Y向推动端与所述送料机构1连接,以将待挤压料送至所述挤料机800相应位置处。具体地:

所述第三铰轴座32包括第二上座体321、第二下座体322以及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二上座体321以下第二下座体322之间的第三销子323,所述第二上座体321以及第二下座体322可焊接成型,中间形成供所述Y向推动缸33Y向穿过的空间。所述Y向推动缸33沿Y向穿设于所述第二上座体321及第二下座体322之间的空间,且供所述第三销子323竖向穿过。这样,可以使得所述Y向推动缸33在较重外力的驱使下能够绕所述第三销子323稍转动,防止所述Y向推动缸33被固定死时而受损的情况,主要用于调节所述Y向推动缸33的方向,使其与所述Y向推动臂34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连接。所述Y向推动缸33的Y向推动杆35朝向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腔313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还设置有限位柱361(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313的外挡板313c上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

所述Y向推动臂34穿设于所述安装腔313中以平行位于所述Y向推动缸33的上方,所述Y向推动臂34远离所述挤料的一端通过一限位板362与所述Y向推动机构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所述Y向推动臂34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固定孔,在所述Y向推动杆35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一端设置有一外螺柱,在所述限位板362上相应于所述第固定孔位置处开设有第四固定孔,相应于所述外螺柱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五固定孔,一第四螺钉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孔后与所述第三固定孔螺纹配合,所述外螺柱穿设于所述第五固定孔后与一第一螺母锁紧配合。如此,所述Y向推动缸33的Y向推动杆35向挤料机800的方向缩回时,即驱动所述Y向驱动臂向的Y向推动端向所述挤料机800的方向运动,从而将待挤压料移送至所述挤料机800相应位置处,在向所述挤料机800的方向移动过程中,所述限位柱361与所述限位板362配合以防止所述Y向推动臂34一直向挤料机800方向移动。当送料完成后,使所述Y向推动杆35向前伸出(即向远离所述挤料机80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与其连接的Y向推动臂34回位。

进一步的,在所述Y向机构安装部31的相应位置处还可以设置一用于检测所述Y向推动臂34向所述挤料机800方向移动行程的第五行程检测元件以及用于检测所述Y向推动臂34向远离所述挤料机800方向的移动行程的第六行程检测元件。所述第五行程检测元件以及第六行程检测元件的位置根据普遍需要而设定,用于防止Y向推动臂34、Y向推动缸33移动行程过大而不能将待挤压料移动至相应位置,并且能够防止Y向机构3移动距离过大而受损的情况。具体地,所述第五行程检测元件及第六行程检测元件通过一L形安装支架37安装于所述Y向机构安装部31,具体安装于所述外挡板313c的外侧面。

上述Y向机构,将所述Y向推动缸的Y向推动杆反向设置,当送料时缩回所述Y向推动杆,以使与其连接的Y向推动臂向挤料机相应位置方向移动,从而移送待挤压料,这种方式方便工件上、下料及扶持防失稳。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1设于所述Y向推动臂34的Y向推动端的顶部,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一横向连接轴101以及设于所述横向连接轴101的两端的料槽102。所述横向连接轴101与所述Y向推动臂34垂直,所述料槽102为U形槽、V表槽或弧形槽。

本实施例的用于挤料机800的送料装置,其控制部分可设置于挤料机800上,控制原理与现有的X、Y、Z向控制原理类似,当用户上料后,可通过一健控制以使本送料装置动作,从而将待挤压料送至既定位置处,本实用新型重在保护本结构,因此此处不再对控制原理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挤料机800的送料装置,首先将圆柱形有待挤压料放置于两料槽102中,然后按下相应的控制键,以将所述待挤压料移送至所述挤料机800相应侧位置。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无需人工上料,只需要使料放至送料机构1上,通过本送料装置即可实现自动化、精确的送至至挤料机80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