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组合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8332发布日期:2018-08-14 18:4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组合压机。



背景技术:

在园林机械或电动工具行业,压合箱体左右箱体内已压装完轴承,需将曲轴组件压装到左右箱体内,压装完成后需要将左右箱体用螺钉锁付,传统压机空间小,压合完成后需将产品取出拿到另一个工装上锁付螺钉,效率低下,产生很多动作浪费,且产品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组合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组合压机,包括水平铺设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所述前半部分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安放冲压零件以进行冲压的安放位;所述后半部分的上表面上架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平行,且所述安放位位于顶板在底板上的投影之外;用于向安放位冲压的冲压气缸通过转动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板上;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水平铺设在顶板上表面上的主板,所述主板可转动的设置在顶板上,所述主板的左端与顶板左后侧的一角相铰接,主板的右端超出所述顶板的前侧边缘并向底板前半部分的上方延伸,且主板的右端上固定有所述冲压气缸;所述冲压气缸的输出轴贯穿主板并竖直向下延伸,冲压气缸的输出轴上设有冲压头,冲压头面向底板的前半部分;主板带动冲压气缸旋转,且所述安放位位于冲压气缸的冲压头的运动轨迹上;

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与主板平行且交叉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通过连接块固定架设在顶板上,压板位于主板的上方,且压板与顶板之间具有允许主板转动的间隙;压板的右端上设有位于冲压气缸的缸体的运动轨迹上以用于卡合冲压气缸的缸体从而将主板锁定在第一位置处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开口面向冲压气缸,且主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冲压气缸的冲压头位于安放位的右侧;

压板的左端与主板的左端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主板转动的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的缸体与压板左端的上表面相铰接,调节气缸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与主板左端的上表面相铰接;

定义当冲压气缸的冲压头正好位于安放位的冲压位置的正上方时为主板的第二位置;位于左端的连接座上面向主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主板是否转动到第二位置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主板相配合,所述接近开关与控制器相连;冲压气缸和调节气缸均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调节气缸的缸体与压板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平行铺设在压板左端上的水平连接板和与压板相垂直的竖直连接板,所述水平连接板的右端与压板的左端固定相连,所述水平连接板的左端与竖直连接板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竖直连接板的顶端与调节气缸的缸体相铰接。

进一步,所述主板的左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顶板上。

进一步,所述调节气缸的输出轴的自由端通过旋转座与主板相连,所述旋转座包括固定在主板上表面上的本体,所述本体内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上开设有供调节气缸的输出轴的自由端贯穿并固定的连接孔。

进一步,顶板上还设有在冲压气缸的缸体进入卡口时对冲压气缸的缸体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设置在所述卡口的一侧,在主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缓冲器具有缓冲作用的作用端与冲压气缸的缸体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顶板通过四根立柱与底板相连,且所述立柱与所述底板相垂直。

进一步,所述安放位包括用于固定穿设待压装产品的下半部分的固定柱,固定柱的底端固定在底板上,固定柱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垂直设置在顶板上,连接块的底端与顶板相固定,连接块的顶端与压板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螺钉锁付工装和压装工装融为一体,压装完成后冲压气缸自动退回,为螺钉锁付腾出空间;

2、使用接近开关,防止主压板未旋转到位压下,造成产品压坏;

3、使用缓冲器防止旋转部分带来的撞击,造成压机整体震动

4、主板上方设防抬头的压板防止压头受力后冲压气缸后仰

5、本实用新型使用快速、便捷,换线时只需将工装取出,将另一个工装换上,操作方便节省换线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主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主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主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主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5是主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6是主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7是主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8是主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9是主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10是主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一种旋转式组合压机,包括水平铺设的底板1,所述底板1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所述前半部分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安放冲压零件以进行冲压的安放位6;所述后半部分的上表面上架设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与所述底板1相平行,且所述安放位位于顶板2在底板1上的投影之外(即顶板2未覆盖安放位6);用于向安放位6冲压的冲压气缸4通过转动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板2上;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水平铺设在顶板2上表面上的主板8,所述主板8可转动的设置在顶板2上,所述主板8的左端与顶板2左后侧的一角相铰接,主板8的右端超出所述顶板8的前侧边缘并向底板1前半部分的上方延伸,且主板8的右端上固定有所述冲压气缸 4;所述冲压气缸4的输出轴贯穿主板8并竖直向下延伸,冲压气缸4的输出轴上设有冲压头,冲压头面向底板1的前半部分;主板 8带动冲压气缸4旋转,且所述安放位6位于冲压气缸4的冲压头的运动轨迹上;

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与主板8平行且交叉设置的压板11,所述压板11的两端通过连接块18固定架设在顶板2上,压板11位于主板8的上方,且压板11与顶板2之间具有允许主板8转动的间隙;压板11的右端上设有位于冲压气缸4的缸体的运动轨迹上以用于卡合冲压气缸4的缸体从而将主板11锁定在第一位置处的卡口14,所述卡口14的开口面向冲压气缸4,且主板11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冲压气缸4的冲压头位于安放位6的右侧;

压板11的左端与主板8的左端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主板8转动的调节气缸10,所述调节气缸10的缸体与压板11左端的上表面相铰接,调节气缸1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与主板8左端的上表面相铰接;

定义当冲压气缸4的冲压头正好位于安放位6的冲压位置的正上方时为主板8的第二位置;位于左端的连接座上面向主板8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主板8是否转动到第二位置的接近开关19,所述接近开关19与主板8相配合,所述接近开关19与控制器16相连;冲压气缸4和调节气缸10均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调节气缸10的缸体与压板11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平行铺设在压板11左端上的水平连接板12和与压板11相垂直的竖直连接板9,所述水平连接板12的右端与压板11的左端固定相连,所述水平连接板12的左端与竖直连接板9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竖直连接板9的顶端与调节气缸10的缸体相铰接。

竖直连接板9的顶端与调节气缸10的缸体的连接结构为:所述主连接板9的顶端设有钳口,所述钳口内竖直设有固定的转轴,所述转轴与顶板相垂直,所述调节气缸10的缸体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主板8的左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顶板2上。

所述调节气缸10的输出轴的自由端通过旋转座20与主板8相连,所述旋转座20包括固定在主板8上表面上的本体,所述本体内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上开设有供调节气缸10的输出轴的自由端贯穿并固定的连接孔。

顶板2上还设有在冲压气缸4的缸体进入卡口14时对冲压气缸4的缸体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器13,所述缓冲器13设置在所述卡口14的一侧,在主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缓冲器具有缓冲作用的作用端与冲压气缸4的缸体相接触。

所述顶板2通过四根立柱3与底板1相连,且所述立柱3与所述底板1相垂直。

所述安放位6包括用于固定穿设待压装产品的下半部分的固定柱 17,固定柱17的底端固定在底板上,固定柱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

所述连接块18垂直设置在顶板4上,连接块18的底端与顶板4相固定,连接块18的顶端与压板11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为:

1、将待压装产品的下半部分放置到安放位6上;

2、将待压装产品的上半部分放到待压装产品的下半部分上,并上下对齐,以等待冲压;

3、双手按下启动按钮,控制器16启动;控制器16驱动调节气缸10的输出轴收缩,主板8的左端在调节气缸10的拉动作用下不断靠近压板11,主板8顺时针转动,冲压气缸4随之转动;

4、当接近开关19感应到主板8位于第二位置时,将主板8位于第二位置的信息输送给控制器16,控制器16驱动冲压气缸4动作,冲压气缸4的输出轴向下冲压,冲压头待压装产品的上半部分压入待压装产品的下半部分内,产品压装到位;

5、控制器16切断冲压气缸4的气源,冲压气缸4的冲压头退回;

6、控制器16切断调节气缸10的气源,调节气缸10的输出轴伸长,主板8的左端在调节气缸10的推动作用下不断远离压板11,主板8逆时针转动,冲压气缸4随之转动;直至控制器控制主板8转动至第一位置时,且冲压气缸4的缸体卡合至卡口14内,控制器控制调节气缸停止动作;缓冲器13对冲压气缸4的缸体起到缓冲作用;

7、将产品上需要锁付的螺钉用风批或电批锁到位;

8、取出压装完成的产品;

9、动作结束。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