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旋转式尾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2202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顶尖旋转式尾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尖旋转式尾座,其中用于附接顶尖的旋转轴被结合在尾座心轴中。



背景技术:

在以车床和外圆磨床为代表的转动机加工工具中,头座和尾座被布置成相互面对。转动机加工工具被配置为支撑转动物体,在头座和尾座之间工作。

在尾座中,轴孔沿着前后方向穿过主体。尾座心轴装配在轴孔中,可前后移动。尾座心轴的前端部指向头座,并且与头座的主心轴同中心地布置。顶尖能够同中心地附接到尾座心轴的前端部。尾座心轴相对于主体是不可旋转的。

在顶尖旋转式尾座中,尾座心轴中形成有中心孔。旋转轴通过轴承支撑在中心孔中。旋转轴能够相对于尾座心轴旋转且不可前后移动。顶尖能够同中心地附接到旋转轴的前端部。附接到旋转轴的死顶尖在与旋转轴一起旋转期间随转动物体一起旋转。死顶尖就像是活顶尖一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s61(1986)-012607u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

在上述的顶尖旋转式尾座中,旋转轴通过轴承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支撑在尾座心轴的内部。轴承是多重的,以防止旋转轴的摇晃。每个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都会磨损。当任何一个轴承的磨损量超过允许量时,所有的轴承都更换为新的轴承。

在更换轴承时,将尾座心轴从主体上移除,并且将旋转轴和所有轴承从尾座心轴上移除。然后,将许多新的轴承和旋转轴结合在尾座心轴中,并且将尾座心轴附接到主体。总之,顶尖旋转机构被拆卸并重新组装。具有多个部分的顶尖旋转机构的拆卸和重新组装工作需要很多人力和时间。在更换轴承期间,尾座不可用。转动机加工工具在长时间内无法使用尾座进行转动加工。

这个问题不限于转动机加工工具。这是配备有用于支撑机加工物体的顶尖旋转式尾座的机加工机器的问题。这也是配备有用于支撑测量物体的顶尖旋转式尾座的测量设备的问题。

期望在更换轴承时缩短顶尖旋转式尾座的不可用时间。

[想法和概念]

在顶尖旋转式尾座中,轴承装配在旋转轴的外周表面与尾座心轴的内周表面之间,尾座心轴是具有中心孔的圆柱形。管状的尾座心轴也用作用于接收顶尖旋转机构的轴承的外周的管状元件。

因此,在尾座心轴中,接纳轴承外周的内周部分、管状部分是分开的。换句话说,消除了尾座心轴中的内部顶尖旋转机构。该顶尖旋转机构独立于尾座心轴,并被改造成单独的顶尖旋转机构单元。顶尖旋转机构单元附接到尾座心轴的内部。在更换顶尖旋转机构单元中的轴承时,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从尾座心轴上拆下,并附接另一个结合有新轴承的顶尖旋转机构单元。

更换多个轴承改变为更换一个顶尖旋转机构单元。更换时间变短。顶尖旋转式尾座的不可用时间缩短。

这种方式也适用于更换除顶尖旋转机构单元中的轴承之外的其它部件的情况。

[具体化]

1)更换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结构

在尾座心轴中形成有内建孔,该内建孔在尾座心轴的前端部表面上开口。顶尖旋转机构单元装配在内建孔中并附接,以及从内建孔中被拉出并分离。也就是,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可以附接到内建孔,并且可以从内建孔中拆卸。

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中,旋转轴通过轴承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支撑在管状本体中。旋转轴相对于管状本体可旋转且不可前后移动。旋转轴使得顶尖能够附接。

当更换附接到内建孔的顶尖旋转机构单元时,顶尖旋转机构单元与内建孔分离,并且另一个顶尖旋转机构单元附接到内建孔。

2)用于同中心地装配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结构

构造有用于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装配到尾座心轴的内建孔中的结构。

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中,前端部部分的外径从后部位置到前部位置逐渐均匀地扩大,并且前端部部分的外周表面被制成为圆锥形表面。前端部部分成形为具有大直径前端部的同中心锥形。

在尾座心轴的内建孔中,前端部部分的内径从后部位置向前部位置逐渐均匀地扩大,并且前端部部分的内周表面形成为圆锥形表面。前端部部分成形为具有大直径前端部的同中心锥形。

管状本体的锥形前端部部分和内建孔的锥形前端部部分形成为具有相同的锥形的角度和直径。

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插入到尾座心轴的内建孔中时,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的锥形前端部部分装配在内建孔的锥形前端部部分中,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与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紧密接触。因此,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中。

3)用于同中心地固定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结构

构造有用于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固定到尾座心轴的内建孔的结构。

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和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分别相对于其轴线成形为缓坡形。

在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插入到内建孔中的情况下,当管状本体的锥形前端部部分装配到内建孔的锥形前端部部分中时,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缓坡形的锥形外周表面紧密地装配到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缓坡形的圆锥形内周表面中。因此,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固定到内建孔。

4)用于使顶尖旋转机构单元易于拉出的结构

在装配在尾座心轴的内建孔中的顶尖旋转机构单元中,在使用期间,附接有顶尖的旋转轴接收向后力。该力经由轴承传递到管状本体。管状本体在来自旋转轴的向后力的作用下沿装配方向被推压,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被按压到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当旋转轴所受到的装配方向力较大时,管状本体被强力地沿装配方向推压,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过度地紧密装配到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中。由此,顶尖旋转机构单元难以从内建孔拉出。

因此,构造有使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容易从内建孔拉出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由管状本体接收的向后力、装配方向力由于弹性本体的弹性力而减小。

诸如螺旋弹簧的弹性本体附接到管状本体的后端部和/或内建孔的底部。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附接到内建孔时,弹性本体在管状本体的后端部和内建孔的底部之间被压缩,并且弹性本体的弹性力向前作用在管状本体上。在这种状态下,当向后力作用在管状本体上时,由于弹性体的向前力而使向后力偏移,并且作用在管状本体上的向后力、装配方向力减小。将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配合到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中的力变弱。装配管状本体的力被抑制而不会变得过大。因此,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变得容易从内建孔拉出。

5)用于保持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装配的状态的结构

构造有用于保持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中的状态的结构。

前盖可移除地固定到尾座心轴的内建孔开口的前端部表面。在管状本体的前端部表面与前盖的与管状本体的前端部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之间插置有压环。压环被前盖推压,并且将管状本体沿装配方向向后推压。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压靠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因此维持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中的状态。

另外,在压环的形状较厚而沿其轴向方向、前后方向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装配到内建孔中的力增大。相反,在压环形状较薄的情况下,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装配力减小。装配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力通过增大或减小压环的厚度来调节。

6)用于使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和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前端部部分从主体向前突出的结构

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装配在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中时,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被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从内部向外推动以扩大直径。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装配力较大的情况下,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的膨胀量变大。当装配在主体的轴孔中的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的外径的膨胀量大时,尾座心轴难以前后移动或者被固定到主体的轴孔中而变得无法前后移动。

因此,构造了以下结构。通过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装配而膨胀的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总是从主体向前突出,以防止装配到主体的轴孔中。换句话说,即使当尾座心轴到达向后移动端部时,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也从主体向前突出。

并且,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装配在内建孔中的状态下,在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膨胀时,通过尾座心轴从外部将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向内推以缩小直径。此时,如果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的膨胀量和/或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收缩量围绕其轴线是不均匀的,则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从其轴向中心位置位移。伴随于此,被支撑在管状本体内的旋转轴的前端部部分从其轴向中心位置移位,附接到旋转轴的前端部的顶尖的末端沿径向方向摆动。在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和/或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周壁较薄且容易变形的情况下,膨胀量和/或收缩量较大。当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的膨胀量和/或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收缩量增加时,由于膨胀量和/或收缩量的围绕轴线的不均匀而引起的顶尖的末端的摆动量增加。

因此,构造了以下结构。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和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始终从主体向前突出以能够加厚周壁而不受主体的轴孔的直径尺寸的限制。换句话说,即使当尾座心轴到达向后移动端部时,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和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前端部部分也从主体向前突出。

7)用于相对于尾座心轴定位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周向位置的结构

在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附接到内建孔的情况下,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相对于尾座心轴的周向位置与上次不同的情况下,旋转轴的前端部部分的轴向中心位置可以与前一次相比移位。

因此,构造有用于相对于尾座心轴定位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周向位置的结构。

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上沿着前后方向形成有凹槽,该凹槽在管状本体的后端部表面和外周表面上开口。销从尾座心轴的外周表面贯通到内建孔,销的末端突出到内建孔中。

在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装配到内建孔中的情况下,当凹槽的周向位置与销的周向位置不一致时,管状本体的后端部抵靠销的末端,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装配停止。后续的装配不能够进行。当凹槽的周向位置与销的周向位置一致时,销的末端插入到凹槽中,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继续进行并完成装配。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相对于尾座心轴的周向位置与上次相同。不会发生由于周向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的旋转轴的前端部部分的轴向中心位置位移。

解决问题的手段

1、一种顶尖旋转式尾座,尾座心轴在该顶尖旋转式尾座中可前后移动且不可旋转,该顶尖旋转式尾座的特征如下:

在尾座心轴中形成有内建孔,该内建孔在尾座心轴的前端部表面上开口。顶尖旋转机构单元设置成装配在内建孔中并附接以及从内建孔中被拉出并分离。

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中,旋转轴通过轴承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支撑在管状本体中。

旋转轴相对于管状本体可旋转且不可前后移动,并且被设置成使顶尖能够同中心地附接。

当更换附接到内建孔的顶尖旋转机构单元时,顶尖旋转机构单元与内建孔分离,并且另一个顶尖旋转机构单元附接到内建孔。

2、如1所述的顶尖旋转式尾座,其特征在于:

构造有用于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装配到尾座心轴的内建孔中的结构。

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内,前端部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为圆锥形表面,并且该前端部部分成形为具有大直径前端部的同中心锥形。

在尾座心轴的内建孔中,前端部部分的内周表面形成为圆锥形表面,并且该前端部部分成形为具有大直径前端部的同中心锥形。

管状本体的锥形前端部部分和内建孔的锥形前端部部分具有相同的锥形的角度和直径。

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插入到尾座心轴的内建孔中时,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的锥形前端部部分装配在内建孔的锥形前端部部分中,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与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紧密接触。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中。

3、如2所述的顶尖旋转式尾座,其特征在于:

构造有用于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固定到尾座心轴的内建孔的结构。

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和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分别相对于其轴线成形为缓坡形。

在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插入到内建孔中的情况下,当管状本体的锥形前端部部分装配到内建孔的锥形前端部部分中时,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缓坡形的圆锥形外周表面紧密地装配到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缓坡形的圆锥形内周表面中,并且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固定到内建孔。

4、如2或3所述的顶尖旋转式尾座,其特征在于:

构造有使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容易从内建孔拉出的结构。

在该结构中,由管状本体接收的向后力、装配方向力由于弹性本体的弹性力而减小。

弹性本体附接到管状本体的后端部和/或内建孔的底部。

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附接到内建孔时,弹性本体在管状本体的后端部和内建孔的底部之间被压缩,并且弹性本体的弹性力向前作用在管状本体上。

当向后力作用在管状本体上时,向后力被由于弹性本体产生的向前的力抵消并减小。将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配合到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中的力变弱。

5、如2、3或4所述的顶尖旋转式尾座,其特征在于:

构造有用于保持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中的状态的结构。

前盖可移除地固定到尾座心轴的内建孔开口的前端部表面。

在管状本体的前端部表面与前盖的与管状本体的前端部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之间插置有压环。

压环被前盖推压,并且将管状本体沿装配方向向后推压。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压靠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维持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中的状态。

6、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尖旋转式尾座,其特征在于:

构造有即使在尾座心轴到达向后移动端部的情况下也用于使尾座心轴的前端部部分和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前端部部分从主体向前突出的结构。

7、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尖旋转式尾座,其特征在于:

构造有用于相对于尾座心轴定位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周向位置的结构。

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上沿着前后方向形成有凹槽,该凹槽在管状本体的后端部表面和外周表面上开口。

销从尾座心轴的外周表面贯通到内建孔,销的末端突出到内建孔中。

在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装配到内建孔中的情况下,当凹槽的周向位置与销的周向位置不一致时,管状本体的后端部抵靠销的末端,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装配不能够进行。当凹槽的周向位置与销的周向位置一致时,销的末端插入到凹槽中,顶尖旋转机构单元完成装配。

有益效果

在顶尖旋转式尾座中,更换诸如轴承的部件时的不可用时间被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顶尖旋转式尾座的上部前部的竖直横截面侧视图。

[图2]顶尖旋转式尾座前视图。

[图3]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4]顶尖旋转式尾座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分离状态下的竖直横截面侧视图。

[图5]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顶尖旋转式尾座的上部前部的竖直横截面侧视图。

[图6]沿着图5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沿着图5的线c-c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8]顶尖旋转式尾座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分离状态下的竖直横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至4)]

图1至3示出了顶尖旋转式尾座的当前实施例。轴孔2沿着前后方向穿过主体1的上部部分。尾座心轴3装配在轴孔2内,可前后移动。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能够从主体1向前突出。尾座心轴3的后端部与未图示的前后运动驱动机构连接。尾座心轴3安装在主体1的上部部分上,以便能够前后移动。

在尾座心轴3的外周表面上沿着前后方向形成有长凹槽4。销5竖直地穿过主体1的上周壁部分,并且销5的末端突出到轴孔2中。销5的突出末端设置在长凹槽4中。尾座心轴3的旋转停止机构由长凹槽4和销5构成。尾座心轴3相对于主体1是不可旋转的。

在尾座心轴3中同中心地形成有内建孔6,该内建孔6在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表面上开口。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6中并被附接。单元11是可附接的。附接到内建孔6的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从内建孔6拉出并被拆卸。单元11是可拆卸的。简而言之,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能够相对于尾座心轴3附接和拆卸。

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中,旋转轴13同中心地插入到管状本体12中并且通过轴承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被支撑。轴承是多重的。它们是前部径向滚子轴承14、前部角接触球轴承15和后部角接触球轴承16。旋转轴13相对于管状本体12可旋转且不可前后移动。顺便提及,在图1中,17是前锁定螺母,18是前间隔环,19是迷宫式密封环。20是后锁定螺母,21是垫圈。22是中间锁定螺母,23是中间间隔环。

旋转轴13从管状本体12的前开口向前突出有前端部部分。中心孔24同中心地形成在旋转轴13中并且在旋转轴13的前端部表面上开口。中心孔24成形为锥形,以便顶尖s的锥柄能够进行装配。旋转轴13使得顶尖s能够同中心地附接。配置成使得附接到旋转轴13的顶尖s的末端从旋转轴13的前端向前方突出。

构造了用于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同中心地装配到尾座心轴的内建孔6中的结构。

在管状本体12中,前端部部分的外径从后部位置到前部位置逐渐均匀地扩大,并且前端部部分的外周表面被制成为圆锥形表面12a。前端部部分成形为具有大直径前端部的同中心锥形。

在内建孔6中,前端部部分的内径从后部位置向前部位置逐渐均匀地扩大,并且前端部部分的内周表面形成为圆锥形表面6a。前端部部分成形为具有大直径前端部的同中心锥形。

管状本体12的锥形前端部部分和内建孔6的锥形前端部部分具有相同的锥形的角度和直径。它们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

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插入到内建孔6中时,管状本体12的锥形前端部部分装配在内建孔6的锥形前端部部分中,并且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12a与内建孔6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6a紧密接触。因此,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6中。

并且构造了用于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同中心地固定到内建孔6的结构。

在管状本体12的锥形前端部部分和内建孔6的锥形前端部部分中,产生线相对于锥形的轴线(=锥角的一半)的倾斜角变小,10度或以下。在该实施例中,设定了8度。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12a和内建孔6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6a分别相对于其轴线成形为缓坡形。

在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插入到内建孔6中的情况下,当管状本体12的锥形前端部部分装配到内建孔6的锥形前端部部分中时,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部分的缓坡形的锥形外周表面12a紧密地装配到内建孔6的前端部部分的缓坡形的圆锥形内周表面6a中。因此,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同中心地固定到内建孔6。

在管状本体12中,后端部部分的外径均匀,后端部部分的外周表面被制成为同中心圆柱形表面12b。在内建孔6中,后端部部分的内径均匀,后端部部分的内周表面形成为同中心圆柱形表面6b。管状本体12的后端部部分的外径小于内建孔6的后端部部分的内径。直径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插入到内建孔6中时,管状本体12的均匀直径的后端部部分装配在内建孔6的均匀直径的后端部部分中。

构造使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容易从内建孔6拉出的结构。

在该结构中,由管状本体12接收的向后力、装配方向力由于弹性本体28的弹性力而减小。

在管状本体12中,后盖26通过多个螺栓27固定到后端部表面,并且弹性本体28的螺旋弹簧沿着前后方向附接到后端部。螺旋弹簧28穿过后盖26,并且其后端部从后盖26向后突出。多个螺旋弹簧28在周向方向上等间隔地布置。这些螺旋弹簧28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尺寸,相同的弹性特性,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中。

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附接到内建孔6时,各螺旋弹簧28的后端部抵接于内建孔6的底部上,各螺旋弹簧28被压缩,并且每个螺旋弹簧28的弹性力向前作用在管状本体12上。

在这种状态下,当向后力作用在管状本体12上时,由于螺旋弹簧28的向前力而使向后力偏移,并且作用在管状本体12上的向后力、装配方向力减小。将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12a配合到内建孔6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6a中的力变弱。装配管状本体12的力被抑制而不会变得过大。由此,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容易从内建孔6拉出。

构造用于保持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6中的状态的结构。

在尾座心轴3的内建孔6开口的前端部表面上放置有环形板状的前盖31,旋转轴13的前端部部分从前盖31的中心孔向前突出。在前盖31中,螺栓孔32在外周部分处沿前后方向贯通,并且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地布置。在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表面上,在前后方向上钻有螺纹孔33,该螺纹孔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地布置。螺栓34通过螺栓孔32拧入到螺纹孔33中。前盖31通过外周部分处的多个螺栓34固定到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表面。简而言之,前盖31可移除地固定到尾座心轴3的内建孔6开口的前端部表面。

环形板状的压环35介于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表面与前盖31的与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之间。

压环35被前盖31推压,并且将管状本体12沿装配方向向后推压。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外周表面12a压靠内建孔6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内周表面6a。因此,维持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同中心地装配在内建孔6中的状态。

另外,在压环35的形状较厚且沿其轴向方向、前后方向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装配到内建孔6中的力增大。相反,在压环35形状较薄的情况下,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装配力减小。装配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力可通过增大或减小压环35的厚度来调节。

在顶尖旋转式尾座中,当附接到尾座心轴3上的诸如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中的轴承14至16的零件被更换时,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从尾座心轴3分离。然后,将结合有诸如轴承14至16的新零件的另外的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附接到尾座心轴3。

在分离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时,如图4所示,将各螺栓34拉回并取出,并且移除前盖31。并且移除压环35。也就是,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装配状态的维持被解除。接着,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从内建孔6拉出。

在附接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时,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装配在内建孔6中。接下来,将压环35放置在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表面上,并且将前盖31放置在压环35和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表面上。每个螺栓34通过螺栓孔32拧入到螺纹孔33中。前盖31固定到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表面。简而言之,维持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装配状态。

[第二实施例(参见图5至8)]

在顶尖旋转式尾座的本实施方式中,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前端部部分和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部分始终从主体1向前突出。也就是,构造了以下结构。如图5所示,即使当尾座心轴3到达向后移动端部时,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部分和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前端部部分也从主体1向前突出。尾座心轴3被构造成前端部部分未装配到主体1的轴孔2中的机构。即使在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部分通过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装配而膨胀的情况下,尾座心轴3的往复运动也不会受阻,并且顺利地完成。

另外,在尾座心轴3中,前端部部分的外径比主体1的轴孔2的直径大,外周表面与内周表面(内建孔6的周边表面)之间的周壁变厚而使其难以变形。由于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装配而膨胀的量减少。而且,在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部分中,周壁变厚而使其难以变形。由于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装配而收缩的量减少。

由于尾座心轴3的前端部部分的膨胀量和管状本体12的前端部部分的收缩量较小,所以当膨胀量和/或收缩量绕轴线不均匀时,通过轴承14和15支撑在管状本体12中的旋转轴13的前端部部分的轴向中心位置位移减小。附接到旋转轴13的前端部部分的顶尖s的末端摆动量变小。

并且,在顶尖旋转式尾座的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8所示,对管状本体12施加正向力的弹性本体28的螺旋弹簧6附接到内建孔的瓶并且向前突出。螺旋弹簧28未附接到管状本体12的后端部。底部构件41通过螺栓42固定到内建孔6的后端部。螺旋弹簧28沿着前后方向附接到底部构件41。螺旋弹簧28的前端部从作为内建孔6的瓶表面的底部构件41的前表面向前突出。多个螺旋弹簧28在周向方向上等间隔地布置。这些螺旋弹簧28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尺寸,相同的弹性特性,并且布置在相同的前后位置中。

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附接到内建孔6时,管状本体12的后盖26抵靠在每个螺旋弹簧28的前端部上,每个螺旋弹簧28被压缩,并且每个螺旋弹簧28的弹性力向前作用在管状本体12上。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分离时,如图8所示,螺旋弹簧28保持在内建孔6的底部处。

另外,在顶尖旋转式尾座的本实施例中,构造用于相对于尾座心轴3定位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周向位置的结构。每当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附接到内建孔6时,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相对于尾座心轴3的周向位置变得相同。不会发生由于相对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的旋转轴13的前端部部分的轴向中心位置位移。

如图5、7和8所示,在管状本体12的后盖26的后端部上沿着前后方向形成有凹槽46,该凹槽在管状本体12的后端部表面和外周表面上开口。销47从尾座心轴3的外周表面贯通到内建孔6,销47的末端突出到内建孔6中。

在将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装配到内建孔6中的情况下,当凹槽46的周向位置与销47的周向位置不一致时,管状本体12的后端部抵靠销47的末端,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的装配停止。后续的装配不能够进行。当凹槽46的周向位置与销47的周向位置一致时,销47的末端插入到凹槽46中,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继续进行并完成装配。

其它解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在附图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

[修改的实例]

本发明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举例说明以下修改。

1、在上述实施例中,顶尖旋转式尾座被构造为用于以车床和外圆磨床为代表的转动机加工工具。顶尖旋转式尾座可以被构造成用于其中机加工物体被顶尖支撑的其它机加工机器或者其中测量物体由顶尖支撑的测量设备。

2、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向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施加向前力的弹性本体28是螺旋弹簧。可以使用其它形状的弹簧。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可以使用橡胶构件。

3、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向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施加向前力的弹性本体28附接到管状本体12的后端部和内建孔6的底部中的一个。弹性本体28可以附接到这两者。

4、在上述实施例中,顶尖旋转机构单元11中的轴承14至16是滚动轴承。可以使用滑动轴承。

附图标记的解释

1主体

2主体的轴孔

3尾座心轴

4尾座心轴的止转机构的长凹槽

5尾座心轴的止转机构的销

6尾座心轴的内建孔

6a圆锥形内周表面,内建孔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表面

6b内建孔的后端部部分的圆柱形表面

11顶尖旋转机构单元

12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管状本体

12a圆锥形外周表面,管状本体的前端部部分的圆锥形表面

12b管状本体的后端部部分的圆柱形表面

13顶尖旋转机构单元的旋转轴

14前径向滚子轴承

15前角接触球轴承

16后角接触球轴承

17前锁定螺母

18前间隔环

19迷宫式密封圈

20后锁定螺母

21垫圈

22中间锁定螺母

23中间间隔环

24旋转轴的中心孔

s顶尖

26后盖

27螺栓

28螺旋弹簧,弹性本体

31前盖

32螺栓孔

33螺纹孔

34螺栓

35压环

41内建孔的底部构件

42螺栓

46定位机构的凹槽

47定位机构的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