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炭棒成型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7037发布日期:2018-11-30 20:3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炭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炭棒成型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机制木炭又名机制炭、薪棒、人造炭、再生炭、无烟清洁炭,棒炭原 料来源广泛,如稻壳、花生壳、棉壳、玉米芯、玉米杆、高梁杆等皆 可用作原料生产棒炭,以锯末、刨花、竹屑为最佳。制备机制木炭的方法是以木屑(锯末)等为原料,利用燃烧室提供的热量,经烘干炉烘干成干湿度适当的标准原材料,冷却后进入炭棒成型机(制棒机),再经高温,高压塑化后制成薪棒(半成品),然后再经炭棒转运箱运至炭化炉炭化而成。

目前在机制木炭的加工设备中,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很多设备都依赖于人工操作,传统的炭棒成型机在木炭成型后需要人工掰断或切断,效率低,且炭棒从成型机的导出管挤出后掰断或切断时会产生很多粉尘和烟雾,长时间无法散去;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的制炭装置一般都是单台作业,设备的投入大、效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高、无烟尘、可大规模生产的用于炭棒成型的下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用于炭棒成型的下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及多个断料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与炭棒成型机的导出管方向水平垂直,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传送带、架体;所述传送带通过架体两端的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轮与架体的转轴连接,所述架体的尾部设置有倾斜滑板,滑板的尾端伸入炭棒转运箱内,避免了炭棒在落入转运箱内时发生断裂;

多个所述断料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传送带的正上方并且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断料机构分别对应一个炭棒成型机,所述断料机构为一横截面是矩形的罩体,所述罩体与成型机导出管对应的侧面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部沿炭棒传送方向设有导料杆,所述导料杆后部连接有断料板,断料板的一端与导料杆连接,另一端与罩体侧壁连接,导料杆与断料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断料板对应的罩体顶部设置有一圆形通孔,所述通孔通过竖直导管连接有回收管,所述竖直导管与通孔及回收管均密封连接,所述回收管连接有强力抽风机,所述回收管与燃烧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料杆的宽度大于成型炭棒的宽度,确保炭棒在导料杆上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断料板对应的罩体宽度大于导料杆前部对应的罩体宽度,保证炭棒在折断时有充足的转动空间。

优选的,所述断料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罩体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料杆上沿炭棒的运动方向分布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可与断料板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该处设置可根据断料板在导料杆上的灵活设置生产不同长度的炭棒。

优选的,所述导料杆倾斜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一端位于传送带上方,另一端位于断料板与导料杆连接处,该处设置可避免炭棒在掉落至传送带时弹掉或断裂。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1、无需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2、设备即可大规模的生产,又可单个停产维护,互不干扰。3、炭棒切断产生的粉尘及烟雾通入燃烧室充分燃烧,即充分的利用了原料能量又避免了环境污染。4、传送机构的统一运输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人的操作程序,且避免了转运过程中炭棒的损坏折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料机构仰视图。

图中:1、导出管;2、传送带;3、第一驱动电机;4、进料口;5、罩体;6、竖直导管;7、回收管;8、导料杆;9、断料板;10、转运箱;11、滑板;12通孔;13、衔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炭棒成型的下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及多个断料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与炭棒成型机的导出管1方向水平垂直,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传送带2、架体;所述传送带2通过架体两端的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通过传动轮与架体的转轴连接,所述架体的尾部设置有倾斜滑板11,滑板11的尾端伸入炭棒转运箱10内,避免了炭棒在落入转运箱10内时发生断裂。

多个所述断料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传送带2的正上方并且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断料机构分别对应一个炭棒成型机,所述断料机构为一横截面是矩形的罩体5,所述罩体5与成型机导出管1对应的侧面上设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底部沿炭棒传送方向设有导料杆8,所述导料杆8后部连接有断料板9,断料板9的一端与导料杆8连接,另一端与罩体5侧壁连接,导料杆8与断料板9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断料板9对应的罩体5顶部设置有一圆形通孔12,所述通孔12通过竖直导管6连接有回收管7,所述竖直导管6与通孔12及回收管7均密封连接,所述回收管7连接有强力抽风机,所述回收管7与燃烧室连通。

所述导料杆8的宽度大于成型炭棒的宽度,确保炭棒在导料杆8上的运动。

所述断料板9对应的罩体5宽度大于导料杆8前部对应的罩体5宽度,保证炭棒在折断时有充足的转动空间。

所述断料板9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罩体5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料杆8上沿炭棒的运动方向分布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可与断料板9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该处设置可根据断料板9在导料杆8上的灵活设置生产不同长度的炭棒。

所述导料杆8倾斜设置有衔接板13,所述衔接板13一端位于传送带2上方,另一端位于导料杆8与断料板9的连接处,该处设置可避免炭棒在掉落至传送带5时弹掉或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成型机成型的炭棒经导出管1导出后进入断料机构的进料口4,然后沿导料杆8向前运动,运动到断料板9处时改变运动方向,炭棒折断,通过衔接板13掉落到传送带2上,经传送带2运输进入转运箱10,炭棒折断时产生的粉尘及烟雾经过回收管7的强力抽风机作用进入回收管7中并最终回收至燃烧室燃烧产生热量供原料烘干使用。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