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盖九工位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1477发布日期:2019-05-11 01: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盖九工位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面盖九工位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气雾罐广泛应用于杀虫气雾剂包装、自动喷漆包装、空气清新剂包装、药品包装、食品包装,以及除味剂、美发摩丝、发胶、剃须膏等化妆品和汽车护理用品包装等包装中。目前气雾罐的盖的制作过程是经过第一工位制作,再通过人手转至相应的第二工位而以此类推。需要人手众多,工作效率低下,工人的熟练程度以及工作的积极性都很大程度印象生产效率。并且冲床是极具危险的设备,工人一不小心会发生冲断手指,手臂等严重工伤,给公司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盖九工位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盖九工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座、上模芯部件、打料杆,所述上模有九个并且通过上模板依次并肩相连,上模板固定于冲床上工作台,上模座固定于上模板的下方,上模芯部件固定于上模座的下方,打料杆穿过上模芯部件、上模座和上模板相连;所述下模包括退料环、感应承载装置、下模芯部件、下模座、下模板、送盖夹杆和送盖夹子,所述下模有九个并且通过下模板依次并肩相连,所述下模板固定于冲床下工作台,下模座固定于下模板的上方,下模芯部件固定于下模座的上方且和退料环和感应承载装置连接,所述送盖夹杆平行位于模具的两侧其通过直线导轨和冲床下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送盖夹杆每个工位对应两侧安装有送盖夹子。

所述每个工位的退料环和感应承装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所述感应承载装置均位于每一工位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气雾罐面盖成型的九个步骤设置成一体化,提供了一种连续性、高效性的面盖九工位成型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A-第一工位,B-第二工位,C-第三工位,D-第四工位,E-第五工位,F-第六工位, G-第七工位,H-第八工位,I-第九工位,1-上模板,2-上模座,3-上模芯部件,4-打料杆,5- 成型面盖,6-退料环,7-感应承载装置,8-下模芯部件,9-下模座,10-下模板,11-送盖夹杆,12-送盖夹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面盖九工位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1、上模座2、上模芯部件3、打料杆4,所述上模有九个并且通过上模板1依次并肩相连,上模板1固定于冲床上工作台,上模座2固定于上模板1的下方,上模芯部件 3固定于上模座2的下方,打料杆4穿过上模芯部件3、上模座2和上模板1相连;所述下模包括退料环6、感应承载装置7、下模芯部件8、下模座9、下模板10、送盖夹杆11和送盖夹子12,所述下模有九个并且通过下模板10依次并肩相连,所述下模板10固定于冲床下工作台,下模座9固定于下模板10的上方,下模芯部件8固定于下模座9的上方且和退料环6 和感应承载装置7连接,所述送盖夹杆11平行位于模具的两侧其通过直线导轨和冲床下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送盖夹杆11每个工位对应两侧安装有送盖夹子12,所述每个工位的退料环6和感应承载装置7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感应承载装置7均位于每一工位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当落料成型盖输送到第一工位A时,此时盖子5位于退料环 6之上,上模板1带动上模向下运动,盖子5在上模芯部件3作用下向下运动,退料环6向下运动,直到盖子5贴合下模芯部件8,然后在上模芯6和下模芯8作用下变形,成型完成后上模板1带动上模向上运动,打料杆4打落盖5子防止盖子5随上模运动,退料环6带动盖子5复位,盖子5在第一工位成型后送盖夹杆11两边的送盖夹子12将第一工位成型后盖子5输送至第二工位B加工,而第一工位A将加工下一个落料成型盖子5。送盖夹杆11进行往复运动,即第一工位A送盖夹子12在第一A、第二工位B上往复运动,第二工位B送盖夹子12在第二B、第三工位C上往复运动,如此类推。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