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3662发布日期:2019-05-07 22:35阅读:1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绞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回转,推移物料以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其具有能够水平、倾斜、垂直输送的能力,且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而螺旋输送机在输送形式上分为有轴螺旋输送机和无轴螺栓输送机两种。

其中,有轴螺旋输送机的一种螺旋绞龙如公告号为CN20403691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螺旋绞龙,其包括中心转轴与螺旋叶片;中心转轴依次包括上端半轴、转轴主体和下端半轴;上端半轴、转轴主体和下端半轴三者为同轴位置关系;上端半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转轴主体的上端面;下端半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转轴主体的下端面;下端半轴的表面设有键槽,上端半轴的表面设有螺纹;中心转轴的外表面上固定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之间的螺距由下至上逐个递减;螺旋叶片的边缘设有清理用的毛刷。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另一种螺旋绞龙如附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螺旋绞龙主体51,而在螺旋绞龙主体51两端一体设置有转动主轴52,而在转动主轴52端部同轴焊接有连接轴53,并在连接轴53远离螺旋绞龙主体51的端面上开有用于连接电机的转轴沉孔531。

无论是第一种螺旋绞龙还是第二种螺旋绞龙,都需要将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上端半轴或连接轴与中心转轴或螺旋绞龙主体的连接,以第二种螺旋绞龙为例,在焊接时,一旦连接轴在焊接至螺旋绞龙主体时,连接轴的轴线偏离螺旋绞龙主体的轴线后,在利用连接轴驱动螺旋绞龙主体转动时,由于螺旋绞龙主体偏离连接轴的轴线设置,成品质量较差,连接轴难以驱动螺旋绞龙转动,严重时甚至会损坏机械,因此,在焊接时亟需一种能够矫正同轴焊接误差的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其能矫正焊接偏差,提高成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架离地面水平设置的基础杆,所述基础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开有转动槽,靠近基础杆两端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矫正件,所述矫正件能够于连接轴一侧抵接于连接轴周面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基础杆及基础杆上设置的支撑架能够将螺旋绞龙主体架体,并使转动主轴位于支撑架远离螺旋绞龙主体一侧,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直接在矫正工装上将连接轴焊接至转动主轴上;另一方面,在焊接连接轴的同时,通过能够于一侧抵接在连接轴周面上的矫正件配合工作人员转动螺旋绞龙,根据矫正件与转动状态的连接轴周面的实时抵触情况判断连接轴是否与转动主轴同轴设置,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根据矫正件检测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矫正连接轴焊接位置,进而提高焊接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矫正件为焊接于支撑架上的矫正钢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轴与转动主轴的轴线重叠时,转动螺旋绞龙,矫正件能够一直与连接轴周面保持接触式抵接,而在两者的轴线出现偏差时,转动螺旋绞龙,在转动周期内,部分阶段转动主轴脱离与矫正件的抵接,部分阶段连接轴会推动矫正件偏移初始位置;而选择矫正钢丝作为矫正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其能根据不同外径的连接轴进行弯曲,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顶部间隔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竖直且垂直于所述基础杆的长度方向设置,而在两支撑板顶端沿垂直于基础杆的方向间隔架设有两个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轴线平行于基础杆设置,且转动槽设于两支撑轮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上支撑轮的设置形成方便螺旋绞龙的转动主轴转动的转动槽,不仅能够将螺旋绞龙架离基础杆,避免基础杆影响到螺旋绞龙的转动,还能通过支撑轮的设置减小螺旋绞龙转动时的阻力,方便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设置为两个,其一个所述支撑架沿基础杆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基础杆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个支撑架沿基础杆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基础杆上,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架接的螺旋绞龙的长度调节滑移设置的支撑架位置,以提高其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移设置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设于基础杆下方的底板和罩设于基础杆上的U形板,所述U形板底部两侧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于底板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板和U形板的设置形成支撑架和基础杆的套接结构,而拧松固接底板和U形板的固定螺栓后,工作人员即能推动该支撑架在基础杆上滑移,调节器位置,而调节完毕后即能拧紧固定螺栓,通过底板和U形板的相互挤压夹紧基础杆,固定住该支撑架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设置为两个,其分别沿基础杆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基础杆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支撑架滑移连接在基础杆上,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加工的螺旋绞龙的长度选择两支撑架的位置,提高其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杆中沿其长度方向开有通槽,所述通槽中沿其长度方向穿接有转动设置的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与基础杆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基础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连通进通槽的让位槽,两所述支撑架上分别设有通过让位槽螺纹套接在驱动螺杆的上的滑块,且两滑块的螺纹相反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心设置的基础杆中转动设置上驱动螺杆,同时,利用基础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让位槽连通通槽和基础杆外部,方便与支撑架一体的滑块能够插接进通槽,并套接在螺杆上,利用两滑块中相反设置的螺纹使得驱动螺杆转动时能够调节两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螺旋绞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基础杆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放置于地面上的垫块,所述基础杆放置于所述垫块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垫块的设置将基础杆架离地面,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块上、位于基础杆两侧分别设有抵于基础杆两侧的限位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垫块上设置上限位杆,通过限位杆夹住基础杆,从而避免基础杆在使用时出现偏移而影响到焊接和矫正工作的进行,提高基础杆使用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基础杆两端架接的支撑架和设置于支撑架上的转动槽架接螺旋绞龙,并利用螺旋绞龙转动和矫正件抵触实现对连接轴焊接精度的检测和矫正,提高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螺旋绞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垫块;11、限位杆;2、基础杆;21、通槽;211、驱动螺杆;212、手轮;22、让位槽;3、支撑架;31、底板;32、U形板;321、紧固块;322、翻边;33、固定螺栓;34、滑块;35、支撑板;36、支撑轮;37、转动槽;4、矫正件;41、矫正钢丝;5、螺旋绞龙;51、螺旋绞龙主体;52、转动主轴;53、连接轴;531、转轴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如图3所示,包括架离地面水平设置的基础杆2,这里,基础杆2选用方形槽钢,而在基础杆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支撑架3,并在支撑架3顶端开设转动槽37,同时,靠近基础杆2两端的支撑架3上分别连接有矫正件4,这里,矫正件4选用焊接在支撑架3上的矫正钢丝41,且矫正件4能够于连接轴53一侧抵接于连接轴53周面设置。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电机对螺旋绞龙5的驱动,需要工作人员在螺旋绞龙5两端的转动主轴52上同轴焊接连接轴53,而由于人为焊接的误差,连接轴53的轴线与转动主轴52的轴线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成品质量较差;因此,将螺旋绞龙5放置于基础杆2上进行焊接,根据测量选定焊接位置后,先点焊两点,再弯曲矫正钢丝41,使其无压力抵接在连接轴53周末上,此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螺旋绞龙5,带动连接轴53转动,当连接轴53与转动主轴52的轴线重叠时,矫正钢丝41能够一直与连接轴53周面保持接触式抵接,而在两者的轴线出现偏差时,转动螺旋绞龙5,在转动周期内,部分转动阶段转动主轴52会脱离与矫正件4的抵接,而部分转动阶段连接轴53会推动矫正件4偏移初始位置,工作人员即能根据观察情况判断连接轴53的轴线是否与转动主轴52重叠,若重叠,则继续焊接,若出现偏差,则重新电焊并进行矫正检测,进而提高成品质量;另外,选用矫正钢丝41作为矫正件4,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其能根据不同外径的连接轴53进行弯曲,使用方便。

而为了将基础杆2架离地面,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基础杆2部分,如图3所示,在地面上沿基础杆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上多个垫块1,这里,垫块1选用工字钢,将基础杆2架在垫块1上,并在垫块1上、位于基础杆2两侧焊接上限位杆11,这里,限位杆11为短筋。这样,即能方便工作人员将基础杆2架离地面,方便操作,而限位杆11的设置能够避免基础杆2在使用时出现偏移而影响到焊接和矫正工作的进行,提高基础杆2使用的稳定性。

在设置好基础杆2后,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将螺旋绞龙5架设至基础杆2上,如图3所示,在支撑架3顶部间隔焊接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35,这里,支撑板35竖直且垂直于基础杆2的长度方向设置,而在两支撑板35顶端沿垂直于基础杆2的方向间隔焊接有两个支撑轮36,且支撑轮36的轴线平行于基础杆2设置,这里,转动槽37为两支撑轮36围成的夹缝结构。

在将螺旋绞龙5架接到支撑架3上时,由于不同的螺旋绞龙5具有不同的长度,为了提高矫正工装的适用性,如图3所示,一个支撑架3沿基础杆2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基础杆2上,这里,滑移设置的支撑架3包括位于基础杆2下方的底板31和罩设在基础杆2上的U形板32,U形板32两侧内壁贴合基础杆2两侧壁设置,且在U形板32两侧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抵接在基础杆2顶部的紧固块321,紧固快底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呈楔形设置,而在U形板32两侧底端分别向两侧延伸有翻边322,而贯穿翻边322和底板31两侧设置有固定螺栓33。这样,U形板32和底板31的设置形成环形结构套接在基础杆2上,在拧松固定螺栓33后,该支撑架3部分能够沿基础杆2长度方向滑移,而在滑移调节好该支撑架3的位置后,拧动固定螺栓33,使U形板32和底板31相互靠近,紧固块321的楔形部分向U形板32内壁与基础杆2侧壁之间插接、挤压,配合固定螺栓33使得U形板32和底板31能够夹紧基础杆2,从而实现定位,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根据螺旋绞龙5位置进行调节,而完成调节后即可放上螺旋绞龙5进行焊接和矫正工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披露的一种螺旋绞龙焊接用矫正工装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在将螺旋绞龙5架接到支撑架3上时,由于不同的螺旋绞龙5具有不同的长度,为了提高矫正工装的适用性,如图4所示,两个支撑架3分别沿基础杆2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基础杆2上,在基础杆2中沿其长度方向开有通槽21,而如图5所示,在通槽21中沿其长度方向穿接有转动设置的驱动螺杆211,且驱动螺杆211与基础杆2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固定设置,同时,在基础杆2顶面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连通至通槽21的让位槽22,而如图6所示,在两个支撑架3上分别连接有插接进通槽21中的滑块34,这里,两滑块34螺纹套接在驱动螺杆211上,且两滑块34中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另外,驱动螺杆211一端伸出基础杆2设置,并在该端部设置有方便转动的手轮212。这样,通过驱动螺杆211和滑块34的螺套接,方便工作人员转动驱动螺杆211驱动两支撑架3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根据螺旋绞龙5位置进行调节,而完成调节后即可放上螺旋绞龙5进行焊接和矫正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