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废料回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6429发布日期:2019-10-08 23:57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废料回收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艺术设计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废料回收箱。



背景技术: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设计产业,它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行艺术处理,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中常常需要使用到废料回收箱来对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收集回收。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废料回收箱没有设置压实功能,无法在收纳回收废料的过程中对废料进行压实操作,直接降低了废料回收箱的空间利用率,限制了废料回收箱的储料容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废料回收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料回收箱没有设置压实功能,无法在收纳回收废料的过程中对废料进行压实操作,直接降低了废料回收箱的空间利用率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支柱带动压板上下升降来对回收废料进行压实操作,从而实现了收纳回收废料的过程中对废料的压实功能,提升了回收箱体的空间利用率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废料回收箱,包括回收箱体,所述回收箱体底面周围设置有多个底脚,所述底脚底面固定有脚轮,所述回收箱体底面中心位置固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底端固定有封盖,所述回收箱体前面内嵌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回收箱体顶面固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端固定有顶盖,所述回收箱体内部顶面固定有压实组件;

所述压实组件包括支柱和隔离箱,所述支柱顶端固定有手柄,所述支柱底端固定有压板,所述支柱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两端通过卡钩连接有轮架,所述轮架外端内侧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上设置有导轮,所述隔离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回收箱体内顶壁,所述隔离箱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挡块,所述挡块外缘与所述导轮边缘接触,且所述挡块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所述导轮的半径。

采用上述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废料回收箱,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将所述回收箱体通过所述脚轮移动至使用位置,取下所述顶盖后所述进料管顶端敞开,后将回收废料经所述进料管加入到所述回收箱体内,所述观察窗能够实时了解所述回收箱体内废料的存放情况,当需要对废料进行压实处理时,手持所述手柄带动所述支柱上升,所述支柱带动所述压板上升至最高位置,后通过所述支柱带动所述压板下降来下压废料,如此往复升降所述压板多次,即可完成对废料的压实处理,在所述支柱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所述支柱通过所述轮架带动所述导轮在所述挡块边缘滚动,当所述导轮滚向所述挡块的最高点时,所述压簧被压缩,当所述导轮滚过所述挡块的最高点后,所述压簧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所述导轮卡入所述挡块之间,从而当对废料压实完成后,通过所述导轮卡入所述挡块之间自锁的方式的方式能够锁闭所述压板的高度位置,避免了所述压板在储料过程中自然升降,这样便完成了对废料的压实处理,提升了所述回收箱体的空间利用率且保障了所述回收箱体的正常储料容重,收集回收的废料可通过打开所述封盖的方式经所述排料管排出至外界进行后续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底脚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底脚与所述回收箱体通过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

作为优选,所述排料管与所述封盖通过螺纹固定,所述观察窗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与所述进料管通过螺纹固定,所述手柄为实心环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为通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压簧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压簧的压缩行程不小于所述挡块的轮廓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轮成对存在,所述导轮与所述轮架通过所述销轴活动铆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柱带动压板上下升降来对回收废料进行压实操作,压实完成时通过导轮卡入挡块之间自锁的方式能够锁闭支柱防止压板自然升降,从而实现了收纳回收废料的过程中对废料的压实功能,提升了回收箱体的空间利用率,保障了回收箱体的正常储料容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内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实组件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回收箱体;101、顶盖;102、进料管;103、观察窗;104、底脚;105、脚轮;106、排料管;107、封盖;2、压实组件;201、手柄;202、支柱;203、隔离箱;204、挡块;205、导轮;206、销轴;207、轮架;208、压板;209、安装槽;2010、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废料回收箱,包括回收箱体1,回收箱体1底面周围设置有多个底脚104,底脚104底面固定有脚轮105,回收箱体1底面中心位置固定有排料管106,排料管106底端固定有封盖107,回收箱体1前面内嵌安装有观察窗103,回收箱体1顶面固定有进料管102,进料管102顶端固定有顶盖101,回收箱体1内部顶面固定有压实组件2;

压实组件2包括支柱202和隔离箱203,支柱202顶端固定有手柄201,支柱202底端固定有压板208,支柱202中部开设有安装槽209,安装槽209内设置有压簧2010,压簧2010两端通过卡钩连接有轮架207,轮架207外端内侧设置有销轴206,销轴206上设置有导轮205,隔离箱203固定安装在回收箱体1内顶壁,隔离箱203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挡块204,挡块204外缘与导轮205边缘接触,且挡块204之间的间隙不小于导轮205的半径。

作为优选,底脚104的数量为四个,底脚104与回收箱体1通过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底脚104稳固支撑回收箱体1,脚轮105为万向脚轮,如此设置,便于回收箱体1自由的转弯和移动。

排料管106与封盖107通过螺纹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封盖107控制排料管106的打开与关闭,观察窗103的材质为透明玻璃,如此设置,便于通过观察窗103来实时了解回收箱体1内的储料量。

顶盖101与进料管102通过螺纹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顶盖101控制进料管102的打开或关闭,手柄201为实心环状结构,如此设置,便于手持手柄201时施力。

安装槽209为通槽,安装槽209与压簧2010间隙配合,如此设置,便于压簧2010在安装槽209内自由伸缩。

压簧2010的压缩行程不小于挡块204的轮廓高度,如此设置,便于导轮205能够通过挡块204的最高点。

导轮205成对存在,导轮205与轮架207通过销轴206活动铆接,如此设置,便于导轮205在轮架207边缘自由滚动。

采用上述结构,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将回收箱体1通过脚轮105移动至使用位置,取下顶盖101后进料管102顶端敞开,后将回收废料经进料管102加入到回收箱体1内,观察窗103能够实时了解回收箱体1内废料的存放情况,当需要对废料进行压实处理时,手持手柄201带动支柱202上升,支柱202带动压板208上升至最高位置,后通过支柱202带动压板208下降来下压废料,如此往复升降压板208多次,即可完成对废料的压实处理,在支柱202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支柱202通过轮架207带动导轮205在挡块204边缘滚动,当导轮205滚向挡块204的最高点时,压簧2010被压缩,当导轮205滚过挡块204的最高点后,压簧2010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导轮205卡入挡块204之间,从而当对废料压实完成后,通过导轮205卡入挡块204之间自锁的方式的方式能够锁闭压板208的高度位置,避免了压板208在储料过程中自然升降,这样便完成了对废料的压实处理,提升了回收箱体1的空间利用率且保障了回收箱体1的正常储料容重,收集回收的废料可通过打开封盖107的方式经排料管106排出至外界进行后续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