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037发布日期:2019-08-07 02:32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滑轨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轨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滑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滑轨是指固定在家具的柜体上,供家具的抽屉或柜板出入活动的五金连接部件。如图1所示,为一种滑轨1的端部结构加工示意图,在滑轨1的端部使用切割工具按照设计要求切出割槽11,两个割槽11之间部位形成折片12,然后将折片12向一侧进行弯折。

授权公告号为CN2023436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机架,机架顶部固定有动力机构,在所述的动力机构下面连接有模具的上模,在底座上固定有模具的下模,下模上开有缝隙,机架上设置有刻度线。该实用新型能够对结构简单的板料进行折弯。但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滑轨的横截面呈U型,滑轨两侧对上模的冲压存在影响,导致该折弯机对滑轨生产不适用,而依靠手工折弯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折弯装置,通过设计与滑轨结构相适应的上模和下模,能够快速对滑轨端部进行冲压成需要形状,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轨折弯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的上模和下模,机架上设有用于带动上模靠近或远离下模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上模包括固定连接的上模座和压块,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通过弹性件水平支撑于下模座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与滑轨外轮廓配合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一端设有开口,支撑板上设有导向孔;下模座固定有与开口配合的顶柱以及与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冲压折片成型的滑轨的槽口向上放置,滑轨沿着容纳槽插入直到折片位于开口处,上模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向下模移动,压块向下移动抵接在滑轨底壁并下压,滑轨与支撑板受到压力时一起向下移动,支撑板下压弹性件使得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导向孔与导向柱的配合,支撑板平稳下移不会偏移。支撑板下移时,容纳槽相对顶柱向下移动,顶柱抵在折片部位并向容纳槽一侧弯折。当冲压完成后,上模在动力机构带动下上移复位,支撑板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沿着导向柱向上移动复位,为下一次冲压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位于容纳槽上方固定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块抵压在滑轨上并向下移动时,挡板能够将滑轨限制在容纳槽中,防止滑轨因突然受到冲力翘起,避免滑轨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挡板的两端与调节块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滑轨的宽度规格尺寸,可以更换调节块调节容纳槽的宽度,以满足不同规格的滑轨生产需求,提高折弯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块远离开口的一端间距大于滑轨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向容纳槽插入时不必完全对齐,只需要伸入到调节块的端部,然后随着调节块之间的宽度逐渐减小,滑轨伸入到容纳槽限定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块远离开口的一端为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向容纳槽伸入的过程中,弧面减少调节块对滑轨的限制作用,使得滑轨更容易地伸入到容纳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限位柱,限位柱高于导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在动力机构作用下向下模移动时,限位柱能够限制上模下移的距离,防止上模过渡下压造成压力过大对滑轨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均布于支撑板和下模座之间的多个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沿着导向柱上下移动时,支撑板各部位受力相对均匀,减小支撑板倾斜的可能,使得支撑板移动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柱与容纳槽接触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凸棱,压块上对应凸棱设有退让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柱与压块抵接时,折片被弯折,同时折片相对凸棱移动,凸棱在折片上形成隆筋,隆筋位于退让槽中,折边在弯折的同时形成隆筋增加了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四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对应容纳槽处设有供滑轨穿过并上下滑动的放置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防止操作人员工作时身体部位接触到上模或下模,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采用钢丝网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网对视野遮挡小,有利于操作者进行弯折作业时观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待冲压折片成型的滑轨的槽口向上放置,上模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向下模移动,支撑板下移时,容纳槽相对顶柱向下移动,顶柱抵在折片部位并向容纳槽一侧弯折。当冲压完成后,上模在动力机构带动下上移复位,支撑板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沿着导向柱向上移动复位,为下一次冲压做准备;

2.折片折弯过程中可以直接形成有隆筋,提高折片的强度;

3.防护罩能够防止人手接触到上模或下模,避免冲压时受伤,提高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滑轨加工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显示上模和下模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上模和下模各部件装配关系的爆炸图;

图5为显示上模和下模对滑轨折弯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滑轨;11、隔槽;12、折片;2、机架;21、液压缸;3、模具组件;31、上模;311、上模座;312、压块;32、下模;321、下模座;322、支撑板;3221、容纳槽;3222、开口;3223、第一导向孔;3224、第二导向孔;323、调节块;3231、弧面;3232、穿孔;324、挡板;3241、导向口;325、导向柱;326、限位柱;327、弹性件;328、顶柱;3281、凸棱;3282、过渡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滑轨折弯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架2和安装在机架2上的液压缸21,机架2上安装有模具组件3,模具组件3包括上模31和下模32,下模32与机架2固定,上模31与液压缸21端部固定。将待加工的滑轨1放入到上模31与下模32之间,液压缸21工作带动上模31向下移动,上模31与下模32共同配合对滑轨1进行弯折。

参考图3和图4,上模31包括上模座311和固定在上模座311底部的压块312。下模3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座321、支撑板322和挡板324,下模座321与支撑板32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327,弹性件327可以为弹簧,此处弹簧为四个并均布,根据需要,弹簧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如2个、3个、5个、6个及以上等。

下模座321竖直固定有导向柱325和限位柱326,支撑板322上设有与导向柱325配合的第一导向孔3223以及与限位柱326配合的第二导向孔3224,支撑板322沿着导向柱325靠近或远离下模座321移动。限位柱326的高度大于导向柱325的高度,使得上模31向下移动时,限位柱326能够限制上模座311的位置,防止上模31过度下压造成滑轨1损坏。

参考图4和图5,在下模座321中部竖直固定有顶柱328,支撑板322上设有容纳槽3221,容纳槽3221对应顶柱328位置设有矩形的开口3222,顶柱328的截面轮廓与开口3222相适应,使得顶柱328能够穿过开口3222并相对滑动。支撑板322受到弹性件327自然支撑时,顶柱328的顶端低于容纳槽3221的底面,以使得滑轨1伸入到容纳槽3221后放置水平。

顶柱328靠近压块312的一侧中部设有凸棱3281,压块312靠近顶柱328的一侧对应位置设有退让槽(图中未显示),当压块312下压滑轨1带动支撑板322向下移动时,顶柱328限制折片12随着滑轨1主体向下移动,使得折片12弯折,同时折片12受到凸棱3281的顶压作用,折片12上形成隆筋,提高折片12的强度。

为了减少折片12在弯折过程中受到的磨损,顶柱328的顶部设有过渡弧3282。

在容纳槽322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调节块323,两个调节块323之间的距离与滑轨1的宽度相适应,使得滑轨1伸入到容纳槽3221后不会左右晃动。为了满足不同宽度规格的滑轨1加工需要,调节块323与支撑板32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调节块323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穿孔3232,以便调节块323与支撑板322之间可拆。为了便于滑轨1伸入容纳槽3221,调节块323远离开口3222一端为弧面3231。

挡板324可以通过螺栓与调节块323固定连接,挡板324上设有导向口3241,导向口3241与压块312的轮廓相适应,使得压块312能够穿过导向口3241并相对滑动。挡板324将调节块323之间的容纳槽3221遮盖,当滑轨1伸入到容纳槽3221且端部受到压块312冲压时,挡板324能够防止滑轨1靠近人体一端向上翘起,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提高操作安全性。

该滑轨折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滑轨1槽口向上放置并沿着两个调节块323之间的容纳槽3221伸入直至无法移动,此时滑轨1上的折片12刚好位于开口3222处。

启动液压缸21,液压缸21工作带动上模31向下模32移动,压块312穿过导向口3241压在滑轨1上,挡板324阻挡滑轨1向上翘起。滑轨1受力后随着支撑板322一起向下模座321移动,由于导向柱325的导向作用,支撑板322平稳移动。此时弹性件327处于压缩状态。

支撑板322向下移动时,顶柱328沿着开口3222相对向上移动并挤压折片12,使得折片12弯折。当折片12位于顶柱328和压块312之间时,折片12上对应凸棱3281处形成隆筋。由于限位柱326的作用,上模座311下压一段距离后无法继续移动,能够防止压块312过渡下压对滑轨1结构产生损伤。

折弯作业完毕后,液压缸21带动上模31向上远离下模32移动,支撑板322失去压块312压力时在弹性件327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为下次折弯作业做准备。

为了提高操作安全性,可以在下模32四周安装防护罩,防护罩对应容纳槽3221处设有供滑轨1穿过并上下滑动的放置口,减少操作人员的手接触到模具组件3被挤压受伤的可能。防护罩采用钢丝网制作,钢丝网对视野遮挡小,有利于操作者进行弯折作业时观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