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切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1166发布日期:2019-11-13 01:3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切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激光切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切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激光切割技术的成熟,在制造业的多个领域中由于激光切割经济省时,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给管材的切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现有的激光切管设备在上下料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上料效率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切管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激光切管设备在上下料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上料和下料的效率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激光切管设备,其包括机架、控制机构、固定夹持机构、活动夹持机构、激光切割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和顶料机构,所述固定夹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活动夹持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夹持机构相对的两侧,所述活动夹持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激光切割机构靠近于所述固定夹持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机架的侧部,所述顶料机构等距间隔设于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固定夹持机构、所述活动夹持机构、所述激光切割机构、所述上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顶料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体;

若干个第一上料组件,若干个所述第一上料组件通过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和所述机架分别设于所述上料架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料组件用于存放待加工管材;

若干个第二上料组件,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设于所述上料架体,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第二上料组件的进料端靠近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将待加工管材传送至所述第二上料组件;

若干个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的出料端,所述举升组件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的出料端的所述管材进行升降;

若干个限高组件,所述限高组件设于所述上料架体的顶端,且所述限高组件靠近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所述限高组件用于防止所述管材从所述第一上料组件传输至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出现堆垛现象;

若干个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设于上料架体的顶端,所述夹紧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上料架体垂直移动和纵向移动的自由度,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将位于举升组件的所述管材传输至所述机架的加工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放料架和与所述放料架对应的第一传送装置,所述上料架体连接有驱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运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滚筒和支撑带,所述支撑带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滚筒,所述支撑带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放料架,若干所述支撑带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若干所述滚筒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传送装置和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对应的支撑块,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同步带,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同步带的表面,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五转动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举升组件包括举升板和第一连接块,所述举升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于所述放料架,所述上料架体连接有驱动所述举升板垂直升降的第二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举升板纵向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二转动轴和若干个与所述举升板的侧面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第三转动轴和若干个与所述举升板的底端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电动机与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高组件包括限高板和固定于所述上料架体顶端的第二连接块,所述限高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上料架体连接有驱动所述限高板垂直升降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动机、第四转动轴和与所述限高板的侧面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电动机与所述第四转动轴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第四转动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料臂、第一连接板、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所述上料架体连接有驱动所述夹料臂纵向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夹料臂设于所述上料架体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夹料臂,所述下夹紧板设于所述上料架体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连接有驱动所述上夹紧板沿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滑动的第六驱动装置。

可选的,所述上料架体连接有若干个用于防止所述管材从所述同步带脱离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于所述第一传动轮;

所述举升板连接有用于防止所述管材从所述举升板脱离的第二限位板。

可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架、成品收集箱、废品收集箱和若干个支撑装置,所述成品收集箱位于所述下料架的长边的一侧,所述废品收集箱位于所述下料架的短边的一侧;

所述下料架的顶端倾斜设置,所述下料架连接有驱动所述支撑装置垂直升降的第七驱动装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七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连接。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激光切管设备,工作人员通过上料机构将管材运送至机架的加工位置处,固定夹持机构和活动夹持机构对管材进行夹紧,顶料机构为处于加工过程的管材提供支撑,激光切割机构对管材进行切割,下料机构对切割完成后的成品进行收集,从而完成管材的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进而提高了管材的上料效率和下料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激光切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举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的举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的限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发明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和第七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控制机构;3、固定夹持机构;4、活动夹持机构;5、激光切割机构;6、上料机构;61、上料架体;62、第一上料组件;621、放料架;622、第一传送装置;6221、滚筒;6222、支撑带;63、第二上料组件;631第一支撑块;632、第二传送装置;6321、第一传动轮;6322、第二传动轮;6323、同步带;633、第五转动轴;64、举升组件;641、举升板;642、第一连接块;65、限高组件;651、限高板;652、第二连接块;66、夹紧组件;661、夹料臂;662、第一连接板;663、上夹紧板;664、夏家近半;67、第一驱动装置;68、第二驱动装置;681、第一电动机;682、第二转动轴;683、第一齿轮;69、第三驱动装置;691、第二电动机;692、第三转动轴;693、第二齿轮;610、第四驱动装置;6101、第三电动机;6102、第四转动轴;6103、第三齿轮;611、第五驱动装置;612、第六驱动装置;7、上料机构;71、下料架;72、成品收集箱;73、废品收集箱;74、支撑装置;741、第二连接板;742、第一气缸;743、第二支撑块;75、第七驱动装置;8、顶料机构;9、第一限位板;10、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激光切管设备,其包括机架1、控制机构2、固定夹持机构3、活动夹持机构4、激光切割机构5、上料机构6、下料机构7和顶料机构8,固定夹持机构3设于机架1的顶端,活动夹持机构4和下料机构7分别位于固定夹持机构3相对的两侧,活动夹持机构4滑动连接于机架1的顶端,激光切割机构5靠近于固定夹持机构3,上料机构6位于机架1的侧部,顶料机构8等距间隔设于机架1的顶端,固定夹持机构3、活动夹持机构4、激光切割机构5、上料机构6、下料机构7和顶料机构8均与控制机构2电连接。

基于上述设置,本发明的激光切管设备,工作人员通过上料机构6将管材运送至机架1的加工位置处,固定夹持机构3和活动夹持机构4对管材进行夹紧,顶料机构8为处于加工过程的管材提供支撑,激光切割机构5对管材进行切割,下料机构7对切割完成后的成品进行收集,从而完成管材的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进而提高了管材的上料效率和下料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料机构8用于对管材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为了提高本发明的上料机构6的上料效率,上料机构6包括上料架体61;

若干个第一上料组件62,第一上料组件62和机架1分别设于上料架体61相对的两侧,第一上料组件62用于存放待加工管材;

若干个第二上料组件63,第二上料组件63设于上料架体61,第二上料组件63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第二上料组件63的进料端靠近于第一上料组件62,第一上料组件62将待加工管材传送至第二上料组件63;

若干个举升组件64,举升组件64设于第二上料组件63的出料端,举升组件64用于将位于第二上料组件63的出料端的管材进行升降;

若干个限高组件65,限高组件65设于上料架体61的顶端,且限高组件65靠近于第一上料组件62,限高组件65用于防止管材从第一上料组件62传输至第二上料组件63出现堆垛现象;

若干个夹紧组件66,夹紧组件66设于上料架体61的顶端,夹紧组件66具有相对于上料架体61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的自由度,夹紧组件66用于将位于举升组件64的管材传输至机架1的加工位置处。具体的,将批量的管材放置于第一上料组件62上,第一上料组件62将管材传送至第二上料组件63,举升组件64将位于第二上料组件63的出料端的管材传送至夹紧组件66,夹紧组件66将处于夹紧状态的管材传送至固定夹持机构3和活动夹持机构4,最后激光切割机构5对夹持于固定夹持机构3和活动夹持机构4的管材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的成品和废料由下料机构7收集,从而实现管材的加工,因此,上述过程能实现管材的自动上料,进而提高了上料效率和节省了人力成本。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第一上料组件62将管材传送至第二上料组件63,第一上料组件62包括放料架621和与放料架621对应的第一传送装置622,上料架体61连接有驱动第一传送装置622运转的第一驱动装置67,第一传送装置622包括滚筒6221和支撑带6222,支撑带6222的一端缠绕于滚筒6221,支撑带6222的另一端设于放料架621,若干支撑带6222通过第一驱动装置67连接,若干滚筒6221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具体的,通过设置放料架621,放料架621为管材的放置提供空间;通过设置滚筒6221和支撑带6222,当需要将放置于放料架621的管材往第二上料组件63传送时,滚筒6221作顺时针转动,支撑带6222在滚筒6221的带动作用下收紧,从而使得放置于放料架621的管材能输送至第二上料组件63;当滚筒6221作逆时针转动时,支撑带6222带动管材放置于放料架621上;

第一驱动装置67包括电机和转动轴,若干滚筒6221通过转动轴连接,电动机为转动轴的转动提供动力,从而使得全部滚筒6221能同步旋转。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第二上料组件63对管材的传输,第二上料组件63包括第二传送装置632和与第二传送装置632对应的第一支撑块631,第二传送装置632包括第一传动轮6321、第二传动轮6322和用于连接第一传动轮6321和第二传动轮6322的同步带6323,第一支撑块631设于同步带6323的表面,第一传动轮6321通过第一驱动装置67连接,第二传动轮6322通过第五转动轴633连接。具体的,当第一驱动装置67驱动第一传动轮6321转动时,第一传动轮6321能带动第二转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同步带6323进行滑动,同步带6323带动管材往靠近机架1的方向移动;

第一驱动装置67能同时带动支撑带6222和同步带6323往相同的方向同步转动,从而便于第一上料组件62和第二上料组件63的同步工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举升组件64将位于第二上料组件63的出料端的管材传送至夹紧组件66,举升组件64包括举升板641和第一连接块642,举升板641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块642,第一连接块642固定于上料架体61,上料架体61连接有驱动举升板641垂直升降的第二驱动装置68和驱动举升板641纵向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69,第二驱动装置68包括第一电动机681、第二转动轴682和若干个与举升板641的侧面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683,第一电动机681与第二转动轴682转动连接,若干个第一齿轮683通过第二转动轴682连接;

第三驱动装置69包括第二电动机691、第三转动轴692和若干个与举升板641的底端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693,第二电动机691与第三转动轴692转动连接,若干个第二齿轮693通过第三转动轴692连接。具体的,举升板641的侧面和底端均设有齿条,第一电动机681驱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一齿轮683与举升板641的侧面进行啮合,从而实现举升板641的升降;第二电动机691与第三转轴旋转,第二齿轮693与举升板641的底端进行啮合,从而实现举升板641的纵向移动;

当需要对管材进行举升时,举升板641先移动至位于第二上料组件63的出料端的管材的下方,接着将管材向上举起,并且第三驱动装置69调节举升板641与夹紧组件66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7所示,为了防止管材从第一上料组件62传输至第二上料组件63出现堆垛现象,限高组件65包括限高板651和固定于上料架体61顶端的第二连接块652,限高板651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块652,上料架体61连接有驱动限高板651垂直升降的第四驱动装置610,第四驱动装置610包括第三电动机6101、第四转动轴6102和与限高板651的侧面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6103,第三电动机6101与第四转动轴6102转动连接,若干个第三齿轮6103通过第四转动轴6102连接。具体的,第三电动机6101的正反转能带动第四转动轴6102的正反转,第四转动轴6102的正反转能带动第三齿轮6103的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限高板651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进而使得工作人员根据不同截面形状的管材,调整限高板651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了便于夹紧组件66对管材的夹紧,夹紧组件66包括夹料臂661、第一连接板662、上夹紧板663和下夹紧板664,上料架体61连接有驱动夹料臂661纵向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611,夹料臂661设于上料架体61的顶端,第一连接板662固定于夹料臂661,下夹紧板664设于上料架体61的底端,第一连接板662的顶端连接有驱动上夹紧板663沿第一连接板662垂直滑动的第六驱动装置612。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五驱动装置611,第五驱动装置611包括电动机、主动传动轮、从动传动轮和连接于主动传动轮和从动传动轮的皮带,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主动传动轮连接,主动传动轮与从动传动轮连接,从动传动轮与第一连接板662连接,皮带沿不同方向的运动可实现第一连接板662靠近或者远离机架1;

第六驱动装置612为第二气缸,当举升组件64将管材放置于下夹紧板664时,第六驱动装置612驱动上夹紧板663向下降,从而使得上夹紧板663和下夹紧板664能将管材进行夹紧,当将管材夹紧后,第五驱动装置611带动第一连接板662靠近机架1,从而使得管材能靠近机架1的加工工位,进而便于管材的加工。

上料架体61连接有若干个用于防止管材从同步带6323脱离的第一限位板9,第一限位板9靠近于第一传动轮6321;

举升板641连接有用于防止管材从举升板641脱离的第二限位板10,第一限位板9能使得管材能稳定的放置于第二上料组件63,第二限位板10能使得管材能稳定地放置于举升板641,进而使得管材的上料和举升能稳定地进行。

本实施例中,如图9~11所示,为了便于管材的下料,下料机构7包括下料架71、成品收集箱72、废品收集箱73和若干个支撑装置74,成品收集箱72位于下料架71的长边的一侧,废品收集箱73位于下料架71的短边的一侧;

下料架71的顶端倾斜设置,下料架71连接有驱动支撑装置74垂直升降的第七驱动装置75。具体的,通过设置成品收集箱72、废品收集箱73和若干个支撑装置74,支撑装置74对管件起着支撑的作用,当管件切管完成后,废料掉落至废品收集箱73中,支撑装置74在第七驱动装置75的驱动下向下移动,支撑装置74带动成品向下下料架71的顶端,由于下料架71的顶端倾斜设置,因此,成品从下料架71的顶端滑落至成品收集箱72中,整个管件切割过程实现成品和废品的有效分类;

因此,本发明的下料机构7能实现成品与废料的有效分离,从而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成品与废料的筛选效率和降低用人成本。

本实施例中,如图9~11所示,支撑装置74包括第二连接板741、第一气缸742和第二支撑块743,第二连接板741与第七驱动装置75连接,气缸固定于第二连接板741,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撑块743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气缸742,第一气缸742能使得第二支撑块743沿垂直方向的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过设置第二支撑块743,第二支撑块743的顶端设有放置管材的凹槽,从而管材的稳定放置;第七驱动装置75包括电动机、若干个齿轮和转动轴,第二连接块652的侧面设有齿条,电动机与转动轴传动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当转动轴转动时,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连接能实现第二连接块652的升降,进而实现第二支撑块743的升降;

优选地,转动轴连接有若干个与第二连接板741对应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741之间通过滑动装置滑动连接,从而便于第二连接板741的升降。

本实施例中,如图9~11所示,由于成品的长度比废品的宽度要长,成品收集箱72的长度比废品收集箱73的长度长,从而便于成品和废品的收集。

综上,本发明的激光切管设备,工作人员通过上料机构6将管材运送至机架1的加工位置处,固定夹持机构3和活动夹持机构4对管材进行夹紧,顶料机构8为处于加工过程的管材提供支撑,激光切割机构5对管材进行切割,下料机构7对切割完成后的成品进行收集,从而完成管材的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进而提高了管材的上料效率和下料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