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0436发布日期:2020-05-29 13:0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管拉拔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原始拉拔机注油装置,往往需要工人师傅注油多次,才能达到注油的标准,其主要依靠员工个人经验操作,导致每次的注油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为了避免注油时,注油量不足或者溢出,需要多次注油,然而当加注量过多易造成成本浪费,且尾部溅油严重污染现场整体整洁;加注量较少易干拉,内壁出现拉道,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油注满且不产生外溢,需要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解决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油注满且不产生外溢的技术难题,保证了适量的加注量。

一种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机油的注油筒、一端与所述注油筒连接的出油管、一端与所述注油筒连接的抽油管、与所述抽油管另一端连接的抽油机、一端与所述抽油机连接的吸油管、与所述吸油管连接的进油漏斗,所述吸油管外侧壁紧靠在所述进油漏斗的内侧壁上;

所述进油漏斗活动设置在所述拉拔机上,所述拉拔机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漏斗的底端与所述进油管连接。

所述进油管上端内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进油漏斗包括圆台形壳体、设置在所述圆台形壳体小端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与所述圆台形壳体连通;

所述螺纹筒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筒与所述进油管连接。

所述吸油管外侧面紧贴在所述圆台形壳体的内侧面和所述螺纹筒的内侧面设置,所述吸油管的底端设置在所述螺纹筒的下端部。

所述吸油管的底端略突出所述螺纹筒的底端,所述吸油管的底端突出部设置有豁口,所述突出部活动设置在所述进油管内部。

所述圆台形壳体为透明状。

所述注油筒活动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放置的支撑柱、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顶端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底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拉拔机上。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设置有进油漏斗和吸油管,吸油管紧紧设置在所述进油漏斗的侧壁,当注油较满时,注油有部分会存放在进油漏斗内,启动抽吸机,可以将多余的油量抽到注油筒内,有助于节约油量;

(2)吸油管的底端突出部设置在进油管内,且突出部设置有豁口,多余的油量可以通过豁口进入吸油管内,也可以将进油管内的一部分油量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抽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油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拉拔机;2、进油管;3、进油漏斗;3-1、螺纹管;4、出油管;5、支撑柱;5-1、固定板;6、支撑板;7、注油筒;8、抽油管;8-1、抽吸机;9、吸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机油的注油筒7、一端与注油筒7连接的出油管4、一端与注油筒7连接的抽油管8、与抽油管8另一端连接的抽油机、一端与抽油机连接的吸油管9、与吸油管9连接的进油漏斗3,吸油管9外侧壁紧靠在进油漏斗3的内侧壁上;

进油漏斗3活动设置在拉拔机1上,拉拔机1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油管2,进油漏斗3的底端与进油管2连接。

进油管2上端内侧面设置有螺纹,进油漏斗3包括圆台形壳体、设置在圆台形壳体小端的螺纹筒,螺纹筒与圆台形壳体连通;

螺纹筒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螺纹筒与进油管2连接。

吸油管9外侧面紧贴在圆台形壳体的内侧面和螺纹筒的内侧面设置,吸油管9的底端设置在螺纹筒的下端部。

吸油管9的底端略突出螺纹筒的底端,吸油管9的底端突出部设置有豁口,突出部活动设置在进油管2内部。

圆台形壳体为透明状。

参见图4,注油筒7活动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放置的支撑柱5、水平设置在支撑柱5顶端的支撑板6、设置在支撑柱5底端的固定板5-1,固定板5-1固定设置在拉拔机1上。

本专利着重对在实际拉拔生产过程中,注油量的不可控所造成的成本浪费及设备内壁质量隐患问题。本装置有助于操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向拉拔机1内注油,直到在进油漏斗3内观察到过多的油量为止,这样启动抽吸机8-1,还可以将多余的油量抽到注油筒7内。避免了以往加注量过多造成成本浪费及尾部溅油,也避免了加注量较少造成干拉,内壁出现拉道,进而对产品质量造成了影响。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

将螺纹管3-1与进油管2连接,向进油漏斗3内注油,在规定的时间内,直到进油漏斗3内残存部分的油量,此时,启动抽吸机8-1,再将多余的油量抽吸到注油筒7内,即可。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机油的注油筒、一端与所述注油筒连接的出油管、一端与所述注油筒连接的抽油管、与所述抽油管另一端连接的抽油机、一端与所述抽油机连接的吸油管、与所述吸油管连接的进油漏斗,所述吸油管外侧壁紧靠在所述进油漏斗的内侧壁上;

所述进油漏斗活动设置在所述拉拔机上,所述拉拔机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漏斗的底端与所述进油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上端内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进油漏斗包括圆台形壳体、设置在所述圆台形壳体小端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与所述圆台形壳体连通;

所述螺纹筒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筒与所述进油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外侧面紧贴在所述圆台形壳体的内侧面和所述螺纹筒的内侧面设置,所述吸油管的底端设置在所述螺纹筒的下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的底端略突出所述螺纹筒的底端,所述吸油管的底端突出部设置有豁口,所述突出部活动设置在所述进油管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壳体为透明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筒活动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放置的支撑柱、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顶端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底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拉拔机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机油的注油筒、一端与注油筒连接的出油管、一端与注油筒连接的抽油管、与抽油管另一端连接的抽油机、一端与抽油机连接的吸油管、与吸油管连接的进油漏斗,吸油管外侧壁紧靠在进油漏斗的内侧壁上;进油漏斗活动设置在拉拔机上,拉拔机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油管,进油漏斗的底端与进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管拉拔机注油装置,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油注满在拉拔机且不产生外溢,保证了适量的加注量。

技术研发人员:童俊;谢福胜;曲磊;荣祥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口市龙蓬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4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