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804阅读:1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子夹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子夹头,其主要利用于架体一侧的T型转筒与其内部内螺纹所设仅能作直线运动的冂型螺杆拉动另一侧的锥状扩管,而使其外设的撑片得以向外撑夹或内缩,使加工管子时方便固定或拆卸。
一般常见的管子固定,均以爪子以外夹方式将管子夹持,然此种夹持结构,不仅结构复杂,操作夹持相当不便,且更无法将管子稳固夹持,再者,由于此结构的限制,更影响管子的加工,此种种缺失,不仅使得成本提高,更造成生产者及消费者诸多不实用的困扰,长久以来一直没有任何创新结构突破。
为克服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子夹头,其可使管子在装卸加工时,相当快速方便、稳固又确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子夹头,其结构简单,维修换装大小尺寸夹持部容易,节省大量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子夹头包括架体、握柄、锁杆、冂型盖、T型转筒、冂型螺杆、转轴、挡板、定位座、锥状扩管、延伸杆、撑片等,其主要在架体一侧设有一可作定位旋转的T型转筒,其内部所设的内螺纹内则设一可作直线位移的冂型螺杆,该螺杆并与架体另一侧所设锥状扩管的阶梯状延伸杆的嵌销嵌设拉动,锥状扩管外侧另设嵌于定位座的插槽上的数个三角形撑片,该三角形撑片则利用弹簧穿套,由锥状扩管的左右位移,而使三角形撑片向外撑夹或放松套于其上的加工管子,而定位座前方的锥体上设有L型定位槽,以供与固定于架体上的转轴前方锥孔内所设的定位销嵌合,以快速换装大小直径不同的夹持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及优点能够更为显现,现举一较佳实施例配合
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A、2B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正背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与架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套上管子未作用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套上管子作用剖面图。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其主要包括有架体1、握柄131、锁杆13、冂型盖15、T型转筒16、冂型螺杆2、转轴23、挡板26、定位座27、锥状扩管28、延伸杆29、撑片3,其中架体1中央设有一侧具有止梢111的中心孔11,其旁侧则环设透孔12,架体1的一侧设有一T型转筒16,其内部设有内螺纹161,并在其筒上设一透孔162,该透孔162提供锁杆13穿套固定带动其旋转之用,至于锁杆13一侧设有环孔以供端设有螺杆132的握柄131穿套,并由螺帽133加以螺设,至于为使T型转筒16能在架体1上定位及作旋转,特在其外侧套设一中央设有透孔的冂型盖15,而冂型盖15上方外侧则环设对称于架体1的透孔12、供螺丝14穿套的透孔151,架体1另一侧有一固定块17,该固定块的中央呈中空状,并在中央透孔处设一对称于架体1中心孔11的止销111的止销171,而其相对于架体1所设透孔12处另设有透孔172;至于内设有内螺纹161的T型转筒16内部另设一冂型螺杆2,其内部一侧设有供后述延伸杆29上的嵌销292嵌设的嵌槽21,而外侧轴向则设有供架体1及固定块17的中央止销111、171嵌止作直线位移的长槽22,前述螺丝14经冂型盖15、架体1及固定块17的透孔151、12、172穿套成一体,再与端设有螺孔235的转轴23固定成一体;转轴23的一侧设有锥孔231,并在外侧上设一供后述夹持部固定的定位销234螺锁的销孔233,至于锥孔231的旁侧端另设有螺孔232,其目的在于供中央设有透孔的挡片26由螺丝262穿套其旁侧的透孔261而与转轴23固定成一体;而套于转轴23上且固定成一体的活动板25及轴套24则提供刀具固定之用;再者为使由定位座27、锥状扩管28、延伸杆29及撑片3、弹簧31构成的夹持部能够与转轴23嵌设,特设,特在定位座27前方设一锥体275,而锥体275的一侧设有能与转轴23上的定位销234嵌设固定的L型定位槽276,至于定位座27一侧等分设有插槽271,以供由弹簧31穿套成一体的数个三角形撑片3的一端插设,而其中一插槽271上另设与其垂直的定位孔274,其目的则在于提供其中的一三角形撑片3上的定位销32卡设,使其二者定位不会轴向滑动,而定位座27中央的透孔则提供一锥状扩管28及其一端阶梯状延伸杆29穿套,而定位座27侧旁上的销孔272则提供一销273螺锁,并将其固定于阶梯状延伸杆29的长嵌槽291内,因此锥状扩管28则与定位座27结成一体,而其可由阶梯状延伸杆29于定位座27上前后位移,使固定于定位座27上的撑片3得以由锥状扩管28撑开或由弹簧31缩回。
请参阅图2A、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正背面图,可以看出架体1将固定块17、转轴23、轴套24、活动板25、挡板26固定成一体,而由定位座27,锥状扩管28、阶梯状延伸杆29、撑片3、弹簧31构成的夹持部则由定位座27一侧的锥体275上的L型定位槽276与转轴23的锥孔231及定位销234嵌合成一体;至于架体1的外侧则由螺丝14及冂型盖15将T型转筒16固定,并由握柄131、锁杆13穿设于T型转筒16上的透孔162上,以利其旋转。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握柄131由螺帽133将其设于锁杆13上,而锁杆13则穿设在T型转筒16的透孔162上,T型转筒16内部的内螺纹161则螺设有冂型螺杆2,由螺丝14将冂型盖15及架体1的透孔151、12及设于架体1另一侧的固定块17的透孔172穿套,而与一侧设有挡板26的转轴23的螺孔235螺设成一固定体,至于转轴23上的锥孔231则套设一端设有锥体275的定位座27,并利用前者内设的定位销234与后者的锥体275上所设L型定位槽276嵌成一体,而定位座27中央设一锥状扩管28,其阶梯状延伸杆29端设的嵌销292则与冂型螺杆2的嵌槽21嵌成一体,阶梯状延伸杆29上所设的长嵌槽291则与定位座27上的销孔272内的销273固定成一体,定位座27外侧的插槽271上另设有由弹簧31穿套包覆于锥状扩管28上的数个三角形撑片3,而转轴23与挡板26间的固定,则由螺丝262穿过后者的透孔261,并与前者的螺孔232螺合成一体。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与架体1的分解图,由于夹持部由定位座27端部的锥体275的L型定位槽276与转轴23的锥孔231及其内设的定位销234嵌设成一体,因此夹持部可依不同管子加工直径作间距的变换大小。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未与管子4作用的剖面图,其首先将管子4套于夹持部并靠于挡板26上即可,然后再利用握柄131及锁杆13的旋转,带动T型转筒16旋转(请参阅图6所示),由于T型转筒16被冂型盖15套于架体1的外侧,故当其旋转时,由于内设的冂型螺杆2受其旁侧长槽22与架体1及固定块17中央的止销111、171的止挡,因此,其仅能作前后位移而已,进而将锥状扩管28由其一侧的阶梯状延伸杆29端部的嵌销292拉动作前后位移,这是因为锥状扩管28本身亦受端部阶梯状延伸杆29上的长嵌槽291与定位座27的销孔272内的销273作用亦不会产生旋转,而仅作前后位移;当锥状扩管28往一侧位移时,即将设于其外侧的由弹簧31穿套包覆的三角形撑片3扩开,而三角形撑片3的一端止于定位座27的插槽271上,故只会随着该锥状扩管28表面呈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平行位移,进而将管子4稳固撑夹固定,以供加工的进行;当管子4欲由夹持部放松时,仅须将T型转筒呈相反方向旋转,此时锥状扩管28朝另一方向位移,迫使三角形撑片3由弹簧31的力量而内缩回复原状(如图5所示情形),因此管子4可以很方便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将习用品的缺失摒除,确具新颖实用进步性,且更提升该项产品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一种管子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架体、握柄、锁杆、冂型盖、T型转筒、冂型螺杆、转轴、挡块、定位座、锥状扩管、延伸杆、撑片等,其中握柄设于锁杆上,而锁杆则设于T型转筒的透孔上,由螺丝及冂型盖将内设有内螺纹的T型转筒定位于架体一侧上使其呈一自由转动体,并将架体另一侧中央设有止销的固定块及转轴固定,转轴的另一侧设有锥孔,并在其内设有定位销,T型转筒内的内螺纹螺设一冂型螺杆,其端部设有嵌槽,并在外侧设有与架体及固定块中央止销嵌设的轴向长槽,转轴上另设有与之固定成一体的轴套、活动板及挡板,并在转轴的锥孔内嵌设一端设有锥体的定位座,定位座的锥体上设有供转轴锥孔内的定位销嵌设的L型定位槽,而定位座的另一端则设有供由弹簧穿套包覆于锥状扩管外的数个三角形撑片嵌设的插槽,其中的一撑片上设有与定位座插槽之一呈垂直的定位孔嵌设的定位销,定位座中央另设一具有阶梯状延伸杆的锥状扩管,延伸杆上设一与定位座上销孔的销作限位位移的长嵌槽,其前端的嵌销则与冂型螺杆的嵌槽嵌合,形成由T型转筒的旋转使撑片于锥状扩管上作扩张或缩小以夹撑或拆卸管子的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管子夹头,提供管子快速稳固撑夹拆装,以利切削加工,其主要由架体一侧所设的T形转筒的内螺纹使仅能作直线运动的冂形螺杆前进后退,迫使冂形螺杆拉动嵌于其插槽并包覆于锥状扩管上的三角形撑片作向外向内运动,进而使套于三角形撑片上的管子得以紧固撑夹或放松,确具新颖进步实用性及提升该项产品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B23Q3/00GK2212477SQ94218680
公开日1995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26日
发明者吴阳曙 申请人:吴阳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