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座限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8707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座限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座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行业中,常利用尾座进行钻孔或对所加工产品的尺寸进行控制。在产品批量加工时,产品尺寸的一致性、稳定性有要求,而现有尾座却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因此需要一种可调的限位装置来满足加工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的尾座限位装置。
[0004]一种尾座限位装置,主要由安装座、套筒、固定座、尾座主体、螺杆、螺母一、螺母二、螺母三组成。安装座设置在整个装置最前方,其下方相应位置设置有通孔,用于套筒的安装;所述套筒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下方通孔位置处,连接在安装座与固定座之间。固定座设置在套筒后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尾座主体上。螺杆贯穿安装座与固定座,设置在安装座与固定座上方相应位置。螺母一、螺母二组合套装在螺杆的一端,用于调节整个装置的距离。螺母三套装在螺杆上,位于安装座和固定座之间起调节和固定作用。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尾座限位装置的优点在于不改变尾座原有结构,可根据需要随时装卸,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又能很好的控制加工尺寸。在批量生产中可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可大力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安装座的主视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安装座的左视图;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固定座的主视图;
[0010]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固定座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普通尾座的套筒上安装一个安装座,在尾座主体上安装一个固定座,通过一根长螺杆与安装座连接,调节螺杆上的螺母,实现调整尺寸或尾座套筒的活动距离,起到限位作用。
[0013]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一种尾座限位装置,主要由安装座1、套筒2、固定座3、尾座主体4、螺杆5、螺母一 6、螺母二 7、螺母三8组成。安装座I设置在整个装置最前方,其下方相应位置设置有通孔,用于套筒2的安装;所述套筒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座I下方通孔位置处,连接在安装座I与固定座3之间。固定座3设置在套筒2后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尾座主体4上。螺杆5贯穿安装座I与固定座3,设置在安装座I与固定座3上方相应位置。螺母一 6、螺母二 7组合套装在螺杆5的一端,用于调节整个装置的距离。螺母三8套装在螺杆5上,位于安装座I和固定座3之间起调节和固定作用。
[0014]工作时:(I)将安装座I安装在套筒2上,通过螺钉锁紧将安装座I固定;(2)将固定座3安装在尾座主体4上,通过固定座3上螺钉锁紧将固定座3固定;(3)将螺杆5与安装座1、固定座3连接,根据加工所需要求调整不同螺母实现限位。
[0015]本实用新型尾座限位装置的优点:在于不改变尾座原有结构,可根据需要随时装卸,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又能很好的控制加工尺寸。在批量生产中可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可大力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权项】
1.一种尾座限位装置,主要由安装座(I)、套筒(2)、固定座(3)、尾座主体(4)、螺杆(5)、螺母一(6)、螺母二(7)、螺母三(8)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座(I)设置在整个装置最前方,其下方相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筒(2 )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座(I)下方通孔位置处,连接在安装座(I)与固定座(3)之间;固定座(3)设置在套筒(2 )后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尾座主体(4 )上;螺杆(5 )贯穿安装座(I)与固定座(3 ),设置在安装座(I)与固定座(3)上方相应位置;螺母一(6)、螺母二(7)组合套装在螺杆(5)的一端;螺母三(8)套装在螺杆(5)上,位于安装座(I)和固定座(3)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座限位装置,主要由安装座、套筒、固定座、尾座主体、螺杆、螺母一、螺母二、螺母三组成。安装座设置在整个装置最前方,其下方相应位置设置有通孔,用于套筒的安装;所述套筒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下方通孔位置处,连接在安装座与固定座之间。固定座设置在套筒后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尾座主体上。螺杆贯穿安装座与固定座,设置在安装座与固定座上方相应位置。螺母一、螺母二组合套装在螺杆的一端。螺母三套装在螺杆上,位于安装座和固定座之间。本实用新型一种尾座限位装置的优点在于不改变尾座原有结构,可根据需要随时装卸,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又能很好的控制加工尺寸。
【IPC分类】B23B23-00
【公开号】CN204294946
【申请号】CN201420769738
【发明人】袁进, 叶江华, 陈春旭
【申请人】贵州精立航太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