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限位装置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1062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模具限位装置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模具及一种模具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模具研发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线在冲压生成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这就要求现代化的模具都要能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需要。自动化生产是无人操作,所以对模具的安全限制装置要求很高,目前的凸轮机构中少有安装安全感应装置。
[0003]请参见图1,一种现有的模具10包括转动支撑11、转动模具13,冲压模具15和气缸17。转动支撑11内具有容纳转动模具13的弧形空间,转动模具13通过气缸17驱动可以在该弧形空间内在工作位置和回位位置间往复转动,冲压模具15在转动模具13处于工作位置时与转动模具13配合进行冲压,使冲压件成形,冲压模具15在冲压完成后移出;转动模具13自工作位置转动到回位位置时,可使成形的冲压件脱离转动模具13,然后,将成形的冲压件取出并放入待冲压件;转动模具13自回位位置转动到工作位置后冲压模具15与转动模具13配合以冲压待冲压件,如此循环。
[0004]转动支撑11上具有限位板111,限位板111固定在转动支撑11上,限位板111用于转动模具13在回位位置限位。转动模具13上具有导板131和突起物,导板131固定在转动模具13上,导板131用于引导冲压模具15的移动轨迹;导板131还用于转动模具13在工作位置限位。当转动模具13转动到工作位置时,导板131与转动支撑11接触实现限位,当转动模具13转动到回位位置时,转动模具13上的突起物与限位板111接触实现限位。
[0005]由于导板131不仅用于引导冲压模具15的移动轨迹,还可与转动支撑11接触,实现工作位置的限位,因此,导板131会频繁受到弯曲力,影响导向精度,同时导板131易松脱,模具10的安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限位装置及一种模具,具有导板不会受到弯曲力、不易松脱且安全性能较佳的优点。
[0007]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限位装置,用于对可相对于转动支撑转动的转动模具进行限位。所述模具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件和限位抵挡件,所述限位件具有工作限位部和自所述工作限位部延伸出的回位限位部。限位抵挡件具有第一抵挡面和所述第一抵挡面相邻的第二抵挡面,所述限位件与转动模具相对固定,所述限位抵挡件与转动支撑相对固定,所述限位件随转动模具转动到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件的工作限位部与第一抵挡面接触,所述限位件随转动模具转动到回位位置时,所述回位限位部与第二抵挡面接触。
[0008]在本实用新型模具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限位装置还包括安装部,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在转动模具上。
[0009]在本实用新型模具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L形板状结构。
[0010]在本实用新型模具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限位部和所述回位限位部均为一字形结构。
[0011]在本实用新型模具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抵挡件上设有消音层,所述第二抵挡面为消音层的上表面。
[0012]在本实用新型模具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限位装置还包括用于获取所述转动模具位置信息的位置感应器。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具,其包括转动支撑、转动模具及模具限位装置,所述转动模具可相对于所述转动支撑转动。所述模具限位装置包括限位件和限位抵挡件,所述限位件具有工作限位部和自所述工作限位部延伸出的回位限位部,限位抵挡件具有第一抵挡面和所述第一抵挡面相邻的第二抵挡面,所述限位件与转动模具相对固定,所述限位抵挡件与转动支撑相对固定。所述限位件随转动模具转动到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件的工作限位部与第一抵挡面接触,所述限位件随转动模具转动到回位位置时,所述回位限位部与第二抵挡面接触。
[0014]在本实用新型模具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可相对于所述转动模具移动的冲压模具。
[0015]在本实用新型模具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模具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冲压模具移动轨迹的导板。
[0016]在本实用新型模具限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板的端部设有可转动的滚轮。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限位装置及模具中,通过限位件的工作限位部与第一抵挡面接触,实现工作位置限位,通过限位件的回位限位部与第二抵挡面接触,实现回位位置限位,能够实现有效限位,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采用导板实现工作位置的限位,因此导板不会频繁受到弯曲力,不会影响导向精度,导板不易松脱,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具有较佳的导向精度和可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所不为现有的丰旲具的不意图。
[0019]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在工作位置的示意图。
[0020]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在回位位置的示意图。
[0021]图4所示为图1的模具的模具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3]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在工作位置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在回位位置的示意图。请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模具20包括转动支撑21、转动模具23、冲压模具25及模具限位装置27,其中,转动模具23可相对于转动支撑21转动,模具限位装置27用于对转动模具23进行限位。
[0024]转动支撑21具有容纳转动模具23的空间,转动模具23部分设置在转动支撑21内部,转动模具23可以相对于转动支撑21在工作位置和回位位置间转动。冲压模具25可相对于转动模具23和转动支撑21移动,冲压模具25可与转动模具23配合以冲压待冲压件(图未示)成形。
[0025]转动支撑21上设有与转动模具23配合转动的转动引导壁211,限位抵挡件273位置感应器274。转动引导壁211为转动支撑21上容纳转动模具23的空间的侧壁,转动引导壁211为弧形曲面,转动模具23通过在转动引导壁211上滑动实现转动模具23的转动。
[0026]转动模具23为半圆柱形结构,转动模具23上设有下模231、导板233及用于固定导板233和转动模具23主体的凸耳235。导板233用于引导冲压模具25的移动轨迹,其相对于转动模具23主体的端部设有可以转动的滚轮233a。下模231固定在转动模具23上,滚轮233a用于引导冲压模具25更加平稳的与导板233接触,防止冲压模具25压坏导板233。转动模具23可在工作位置和回位位置间依靠气缸(图未示)进行往复的转动。
[0027]冲压模具25上设有上模25,冲压模具25设置在机床(图未示)上通过机床驱动。当转动模具23处于工作位置时冲压模具25沿转动模具23的导板233移动使上模25与下模231相配合冲压待冲压件。冲压件成形后冲压模具25沿转动模具23的导板233移动使上模25与下模231分尚,以取出成形的冲压件并放入待冲压件,上模25与下模231冲压成形的冲压件将包裹在下模231上。
[0028]图4所示为图1的模具的模具限位装置的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4,模具限位装置27包括限位件272、限位抵挡件273及位置感应器274,限位件272与限位抵挡件273相互配合以实现限位。限位抵挡件273为固定于转动支撑21上,限位抵挡件273的一个表面上具有消音层273a,消音层273a为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布。限位抵挡件273具有第一抵挡面273b和与第一抵挡面273b相邻的第二抵挡面273c,第二抵挡面273c为消音层273a与限位件27接触的表面,即为消音层273a的上表面;转动模具23在工作位置时第一抵挡面273b与限位件272面接触,保证了转动模具23的位置,为冲压件精确成形的提供了前提,转动模具23在回位位置时第二抵挡面272c与限位件272面接触,转动模具23在冲压件成形后转动到回位位置是为了使冲压件脱离下模231。限位件272包括工作限位部272a、自工作限位部272a延伸出的回位限位部272b和安装部272c,工作限位部272a和回位限位部272b为一块L形钢板的两部分,即限位件272为L形板状结构,工作限位部272a和回位限位部272b固定在安装部272c上,安装部272c固定在转动模具23上,即限位件272通过安装部272c固定在转动模具23上。工作限位部272a、回位限位部272b和安装部272c上设有用于固定的通孔。为了防止使用中螺钉松脱,可将工作限位部272a和回位限位部272b通过销钉、焊接或铆钉进一步固定在安装部272c上,安装部272c通过销钉、焊接或铆钉进一步固定在转动模具23上。安装部272c为圆形钢板或半圆形钢板或其他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
[0029]工作限位部272a和回位限位部272b均为一字形板状结构,工作限位部272a和回位限位部272b可以分开制作,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限位部272a和回位限位部272b —体成型,从而可节约固定点数量、提高安装精度、降低生产成本。为了保证转动模具23在工作位置时位置准确,确保冲压件成形精度工作限位部2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