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钡钙铁合金复合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351522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钡钙铁合金复合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用复合脱氧剂,特别是一种硅钡钙铁合金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硅钡钙铁合金产品是现在炼钢生产脱氧效果较好的又一新型脱氧剂,当前炼钢生产中是用纯铝和添加硅钡、硅钙、硅铝铁的方法进行钢水脱氧。这些脱氧剂现在已不能适应钢铁企业发展。因为纯铝和含铝铁合金在冶炼重轨钢及要求铝含量较低的钢铁等,脱氧时要求铁合金含铝量只能小于3%,而单独使用硅钡或硅钙又达不到理想的脱氧效果,混合使用工艺又较繁琐,劳动强度大,因此研制出一种铝小于3%的硅钡钙脱氧剂,来适应当前炼钢企业的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含硅、钡的矿石或铁合金为原料配加生石灰或含钙铁合金,选用适当的配方冶炼的硅钡钙铁合金脱氧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简化生产工艺过程、从而可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上述复合脱氧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复合脱氧剂硅钡钙铁合金产品及生产方法,是在大量筛选试验的基础上,选用富含硅、钡的矿石与生石灰、焦粒或兰炭等碳素原料混合,在矿热炉中一次冶炼而成硅钡钙铁合金,其原料包括硅石、重晶石、生石灰和碳质还原剂,其中所述各种原材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硅石(SiO2>90%) 10-60份重晶石(BaSO4>80%) 5-30份生石灰(CaO>80%) 5-50份碳质还原剂(C>70%) 5-60份其中,所述碳质还原剂可为兰炭或焦粒。
本发明的硅钡钙铁合金脱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硅石、重晶石、生石灰破碎至20-100毫米,去除杂质,按料比与碳质还原剂混合,投入矿热炉中进行冶炼,冶炼温度1500-2500℃,冶炼时间为1-8小时,出炉浇铸即为正品。
经检测,其中化学成份组成(重量)为硅(Si)10-65%,钡(Ba)5-28%,钙(Ca)5-30%,铁(Fe)余量,铝(Al)0-3%,其它携带的化学物质分别不大于5%。
其中,所述上料或投料过程为机械自动化上料或人工上料,破碎过程为机械或人工破碎。
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炼钢复合脱氧剂经炼钢脱氧试验表明完全达到硅钡钙铁合金的较好脱氧效果,由于直接用含硅、钡的矿石和生石灰、兰碳或焦粒等为原料,在矿热炉中一次冶炼成产品,免去了二次重熔造成的人力和能源的浪费,及生产效率低的缺陷。本发明的方法科学合理,不仅减少冶炼程序,还具有方法简便,耗能低等优点,生产实践证明,每生产一吨硅钡钙铁复合脱氧剂可节约1200度电及600元生产成本和劳力。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种硅钡钙铁合金复合脱氧剂,其原料包括硅石、重晶石、生石灰和兰碳,其中所述各成份的重量份数配比为硅石(SiO2>90%) 200Kg重晶石(BaSO1>80%) 80Kg生石灰(CaO>80%) 60Kg兰碳(C>70%) 140Kg制备时,先将包括硅石、重晶石及生石灰用人工破碎至50-80毫米,去除杂质,按料比与兰碳混合,投入矿热炉中进行冶炼,冶炼温度2000-2500℃,冶炼时间为3小时,即出炉为成品。
经检测,其中化学成份组成(重晶)为硅(Si)54%,钡(Ba)17%,钙(Ca)13%,铝(Al)2.1%,其它携带化学成份不大于10%,铁(Fe)余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硅钡钙铁合金复合脱氧剂,其特征是原料包括硅石、重晶石、生石灰和碳质还原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脱氧剂,其特征是其所述各种原材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硅石(SiO2>90%) 10-60份重晶石(BaSO4>80%) 5-30份生石灰(CaO>80%) 5-50份碳质还原剂(C>70%)5-6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脱氧剂,其特征是所述碳质还原剂为兰碳或焦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脱氧剂,其特征是成品成份为硅(Si)10-65%,钡(Ba)5-30%,钙(Ca)5-30%,铁(Fe)余量,其它携带对钢铁无害的化学成份分别为0-5%;对钢铁有害的成份不超过总量的1.5。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硅钡钙铁合金复合脱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将硅石、重晶石、生石灰破碎至20-100毫米,去除杂质,按料比与碳质还原剂混合投入到矿热炉中进行冶炼,冶炼温度1500-2500℃,冶炼时间1-8小时,出炉浇铸即为成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各原料分批投入到矿热炉中进行冶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投料或上料为机械自动化或人工上料;所述破碎过程为机械或人工破碎。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硅钡钙铁复合脱氧剂合金产品及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硅石、重晶石、生石灰和碳质还原剂。制备时先将硅石、重晶石、生石灰破碎,去除杂质后与碳质还原剂混合,进行冶炼,出炉浇铸即为正品。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炼钢复合脱氧剂由于直接用含硅、钡的矿石和生石灰、兰碳或焦粒等为原料,在矿热炉中一次冶炼成产品,免去了二次重熔造成的人力和能源的浪费,及生产效率低的缺陷,不仅减少冶炼程序,还具有成本少、耗能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C21C7/06GK1299881SQ00136788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8日
发明者赵玉典, 赵哲, 曹建山, 冯太伟 申请人:赵玉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