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01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机用定量送料装置,主要应用于镁合金的压铸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镁合金压铸件的生产多采用人工浇料方式,浇注料的多少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材料的浪费;且镁合金易于氧化燃烧,所以熔化、保温时需要熔剂覆盖,人工从顶部取料时会将杂质带入,造成产品夹杂等缺陷,废品率较高,从而使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人工浇料的不足,确保产品质量,并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生产系数,提供一种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主要包括机械式截止阀、储料箱、定量缸体、电磁阀、控制气缸、保温输送管道,所述定量缸体通过机架固定,置于储料箱中,一端通过管道与由时间控制器控制的二位三通电磁阀连通,另一端下部设有进料口,上部有出料口接所述保温输送管道,所述机械式截止阀位于缸体内与所述气缸驱动的连杆机构联接,所述连杆机构固定在所述储料箱的底部,并与控制气缸相联。
该装置根据密闭容器气液转换原理,在定量缸体中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控制其充气时间,并配以控制气缸控制熔液流动方向实现定量输送;因为下降液面引起的体积增大与原体积相比一般不超过5%,从而可以保证较小的送料误差,符合压铸工艺要求。因此在镁合金件压铸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镁合金熔液的定量输送,替代人工浇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系数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是本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原理图;图2是本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的进料状态图;图3是本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的出料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根据密闭容器气液转换原理,在定量缸体中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采用时间控制器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充入定量缸体中氮气的时间,使充入密闭缸体中的氮气体积一定,配以控制气缸控制密闭缸体中合金熔液的流动方向,则从出料口溢出到保温输送管道的熔液体积就是一定的,从而实现定量送料。据物理学基本原理,随着液面的下降,气体体积变大,压出的熔液减少,经摩尔定理计算下降液面引起的体积增大与原体积相比一般不超过5%,从而可以保证较小的送料误差,符合压铸工艺要求。
其具体结构如图2、图3所示,包括机械式截止阀1、储料箱2、定量缸体3、电磁阀5、控制气缸7、保温输送管道8,其中定量缸体3通过机架固定,置于储料箱2中,一端通过管道与电磁阀5连通,电磁阀5是由时间控制器控制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另一端通过位于缸体内的机械式截止阀1控制出料口9和进料口10的启闭;出料口9接保温输送管道8。截止阀1与控制气缸7驱动的连杆机构11联接,连杆机构11固定在储料箱2的底部。采用二位三通电磁阀5控制进料时定量缸体3中气体的排出和出料时氮气的充入时间,配以控制气缸7带动连杆机构11,控制机械式截止阀的1开关,实现合金液的进出定量缸体3。其中定量缸体3可以不完全位于储料箱2内,只要进料口10与储料箱2连通。
进料状态如图2所示,控制气缸7后退拉动连杆机构11带动机械式截止阀1下行,打开与储料箱相通的进料口10,同时封闭出料口9;同时时间控制器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5至图示位置,气体通过排气管4排出,定量缸体3处于排气状态,储料箱2中的合金熔液经机械式截止阀1进入定量缸体3,实现进料。
出料状态如图3所示,时间控制器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5至图示位置,关闭定量缸体3排气口,接通与一定压力氮气相通的接口6,充入氮气;同时,控制气缸7前进推动连杆机构11,使机械式截止阀1上行,关闭进料口10,打开出料口9,合金液在一定压力的氮气压迫下通过保温输送管道8输送到压铸机上,完成送料。
该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通过调整时间控制器设定的时间参数就可以实现合金液定量多少的调整。同时,该装置从储料箱2中部取料,防止了带入溶剂等杂质,保证了清洁供料。
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主要包括机械式截止阀、储料箱、定量缸体、电磁阀、控制气缸、保温输送管道,所述定量缸体通过机架固定,置于储料箱中,一端通过管道与由时间控制器控制的二位三通电磁阀连通,另一端下部设有进料口,上部有出料口接所述保温输送管道,所述机械式截止阀位于缸体内与所述气缸驱动的连杆机构联接,所述连杆机构固定在所述储料箱的底部,并与控制气缸相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机用气动式镁合金定量送料装置,它主要包括储料箱、定量缸体、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气缸、机械式截止阀、保温输送管道等部件。根据密闭容器气液转换原理,在定量缸体中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控制其充气时间,并配以控制气缸控制熔液流动方向实现定量输送。该装置可实现稳定、清洁的定量送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2D17/30GK2652564SQ20032011570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9日
发明者袁海波, 陈德贤, 郑宇新, 雷健, 王泽忠, 崔岱金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