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主沟冷却系统备用风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19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炉主沟冷却系统备用风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风设备,特别涉及高炉主沟冷却系统备用风源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主沟为保证炉台水泥楼面不超温,提高出铁沟使用寿命,一般采用风冷的方法,出铁冷却系统选用常温风机作为风源。该系统设置了单台风机,无备用风机。
主沟在使用期间风机不能停用,为确保安全,必须具备备用风源,但采用风机作为备用风源有以下不利点①利用率低;②需要足够的场地;③需从另一电网输入电源;④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量大;⑤投入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高炉主沟冷却系统备用风源装置,可以作为备用风源,保证在出铁冷却系统选用的常温风机无法运行时,可以及时为出铁冷却系统送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炉主沟冷却系统备用风源装置,安装于冷却系统主风管上,外接高压气体;包括,本体,其包括吸入管、混合管及扩散管;其中,吸入管、扩散管呈锥形结构,分别连接于混合管的两端;喷嘴,插设于本体吸入管中,其内端部伸入混合管内,外端部与外接高压气源相接;控制阀,设置于混合管中。
工作时,采用一种高压流体,从喷嘴处高速喷出在喷嘴附近造成负压,将周围的其它流体吸入,送到设定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①无需日常维护,因平时不运作,润滑部件和电气控制部件可靠;②无需建设场地,喷射送风管只要在原送风总管做衔接即可;
③投资低,喷射送风系统只需用一些钢材按设计制作成钢结构和喷嘴,大约需要投资5000~6000元,比采用新建一套备用风机可节约4.5万元;④切换简便,换入备用系统仅需手工关闭一个阀门,开启二个阀门就完成全部工作,并且不影响风机的检修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高炉主沟冷却系统备用风源装置,安装于冷却系统主风管4上,外接高压气体;包括,本体1,其包括吸入管11、混合管12及扩散管13;其中,吸入管11、扩散管13呈锥形结构,分别连接于混合管12的两端;喷嘴2,插设于本体吸入管11中,其内端部伸入混合管内,外端部与外接高压气源相接;控制阀3,设置于混合管12中。
如图2所示,平时本实用新型的高炉主沟冷却系统备用风源装置中的混合管12控制阀3常闭,由冷却系统主风管4送风。
当冷却系统主风管4无法送风时,关闭主风管4上的控制阀6,打开控制阀3和5,改由本实用新型的备用风源装置送风。
压缩高压气从喷嘴2进入本体1混合管12,常压空气从吸入管11进入,至混合管12混合后再通过扩散管13送入冷却系统主风管4,保证主沟的冷却系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备用风源具有低制作成本、无日常维护、无需二路电源供电,主沟的冷却系统依然能正常运行。选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喷射送风系统作为备用风源是比较理想的备用风源。
权利要求1.高炉主沟冷却系统备用风源装置,安装于冷却系统主风管上,外接高压气体;其特征是,包括,本体,其包括吸入管、混合管及扩散管;其中,吸入管、扩散管呈锥形结构,分别连接于混合管的两端;喷嘴,插设于本体吸入管中,其内端部伸入混合管内,外端部与外接高压气源相接;控制阀,设置于混合管中。
专利摘要高炉主沟冷却系统备用风源装置,安装于冷却系统主风管上,外接高压气体;包括,本体,其包括吸入管、混合管及扩散管;其中,吸入管、扩散管呈锥形结构,分别连接于混合管的两端;喷嘴,插设于本体吸入管中,其内端部伸入混合管内,外端部与外接高压气源相接;控制阀,设置于混合管中。当冷却系统主风管无法送风时,打开控制阀,改由本实用新型的备用风源装置送风。压缩高压气从喷嘴进入本体混合管,常压空气从吸入管进入,至混合管混合后再通过扩散管13送入冷却系统主风管4,保证主沟的冷却系统正常运行。具有无需日常维护,投资低,切换简便,不影响风机的检修工作等优点。
文档编号C21B7/00GK2931489SQ20062004332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王建忠, 周振良, 龚涛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