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泡沫化制备不可熔解型中空异型件泡沫铝合金的方法

文档序号:340622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次泡沫化制备不可熔解型中空异型件泡沫铝合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泡沫铝合金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二次泡沫化制备不可熔解型中空异型件泡沫铝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以闭孔泡沫铝为重点的超轻型金属结构,由于特殊的孔隙结构,实现了结构材料轻质、多功能化,从而成为当前航天以及高技术的热点。由于汽车等民用及高技术领域的需求,泡沫铝异型件、三明治结构正成为泡沫金属制备领域中的前沿,而可作为容器的泡沫铝异型件更未见报导。通过二次泡沫化制备的中空异型件,可用于满足各种高技术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泡沫化制备不可熔解型中空异型件泡沫铝合金的方法,该方法主要被用于制备具有复杂外形的泡沫铝合金中空异型件、各种泡沫铝合金容器等多种制品,该方法简单、成本低,方法可靠,制备的泡沫铝合金制品孔结构均匀、孔隙率可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二次泡沫化制备不可熔解型中空异型件泡沫铝合金的方法,制备步骤为将铝合金加热至熔化,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0.5%~5%的钙至铝合金熔液中,搅拌均匀进行20~800秒增黏;再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0.5%~5%的氢化钛,通过搅拌使得氢化钛在熔体混合均匀;将空心不可熔解的预制件置于泡沫铝合金熔体中并完全浸入其中,形成闭合体;将闭合体冷却获得孔隙率低于65.5%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将上述含有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加热至300℃~650℃的温度下保温10~50分钟;放置于模具中,加热至650℃~1200℃的温度下保温5~50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泡沫化,然后将发泡后的泡沫铝合金迅速冷却,获得二次泡沫化铝合金异型件。
本发明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利用因氢化钛在一次泡沫化过程中分解不完全而残余的氢化钛分解产生的氢气,使得受热熔化后的铝合金熔体二次泡沫化,获得泡沫铝合金;本发明利用氢化钛热分解量与温度紧密相关的特点,通过控制一次热分解温度为680℃及对氢化钛做一定程度氧化处理从而控制了氢化钛一次热分解量,并保证了第二次泡沫化过程中的氢气分解量,因而本发明可以实现中空异型件的制备。
2.本发明无需对一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进行压制,因而方法简单,成本低。本发明中由于一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已经具有一定均匀孔径及孔隙率,再生的气泡与原气泡合并长大使得泡沫铝合金的排液速度受到抑制,因而获得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的孔结构比较均匀。
3.本发明在第一次发泡过程中就将空心不可熔解的球、柱状体及非标准尺寸物体等预制件置于泡沫铝合金熔体中并完全浸入,这样就保证在二次发泡过程后形成完全密封的内腔。
4.本发明通过控制一次泡沫化温度和氢化钛的氧化处理来控制氢化钛热分解量,在保证氢化钛在泡沫铝合金熔体中分散均匀前提下,再将空心不可熔解的球、柱状体及非标准尺寸物体等预制件置入,从而使得二次泡沫化制备的泡沫铝合金制品孔结构均匀。
5.本发明可制备较高孔隙率及宽孔隙率范围的二次泡沫化泡沫铝合金不同内腔的中空异型件,同时通过对二次发泡模具内腔的形状的改变而实现泡沫铝合金制品外形轮廓的改变。这些二次泡沫化方法制备的泡沫铝合金容器具有高强度,刚度、高能量吸收的特点,有重要应用前景。
6.本发明对二次发泡预制件进行表面处理,一般采用打磨的方法去除表面氧化皮,从而可制备出的球形容器表面有一层致密均匀的表皮,可直接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
7.对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加热进行预热,可使得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获得均匀的温度场,避免在制备大尺寸二次发泡铝合金异型件容器时出现温度梯度导致的二次发泡不均现象。
8.对较低孔隙率的一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加热,可使得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部分熔化,同时其中残余的氢化钛分解产生氢气使其二次泡沫化,获得二次泡沫化泡沫铝合金,提高加热温度,可使得预制件加热速度提高,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氢化钛的分解量,进而提高泡沫铝合金孔隙率,但温度过高又会增加温度梯度,不利于均匀发泡,且可能造成大量氢气逃逸导致二次发泡失败。
9.采用空心不可熔解的预制件,可在将要制备的二次泡沫化中空异型件中形成固定内腔空间并维持其形状。


图1为二次泡沫化制备的内置不可熔解球的泡沫铝合金球形容器制品图,容器外径10.90cm,内腔为球形直径5.78cm,孔隙率73.07%,孔径1-3mm。
图2为二次泡沫化制备的内置不可熔解球的泡沫铝合金球形容器制品及剖面图,容器外径10.90cm,内腔为球形直径5.78cm,孔隙率70.64%,孔径1-3mm。
图3为各种尺寸内置用不可熔解预制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第一步将铝合金加热至熔化,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0.5%~5%的钙至铝合金熔液中,搅拌均匀进行20~800秒增黏;再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0.5%~5%的氢化钛,以800~5000r/m的速度搅拌20~400秒,使氢化钛在熔体混合均匀,然后提出搅拌桨;第二步迅速将不可熔解球置于泡沫铝合金熔体中并保证其完全浸入熔体,形成闭合体。将内置不熔解空心球的一次发泡泡沫铝合金熔体快速冷却获得孔隙率低于65.5%的二次泡沫铝合金预制件;第三步将上述内置不熔解球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加热至300℃~650℃的温度下保温10~50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避免温度梯度所引起的发泡时孔径及孔隙率不均现象;第四步将上述内置不熔解球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放置于球形中空模具的模腔中,加热至650℃~1200℃的温度下保温5~50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泡沫化,然后将发泡后的泡沫铝合金迅速冷却,获得内含有不熔解空心球的球形二次泡沫铝合金容器。
实施例2第一步将铝合金加热至熔化,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0.5%的钙至铝合金熔液中,搅拌均匀进行20秒增黏;再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0.5%的氢化钛,以800r/m的速度搅拌200秒,使氢化钛在熔体混合均匀,然后提出搅拌桨;
第二步迅速将不可熔解球置于泡沫铝合金熔体中并保证其完全浸入熔体,形成闭合体。将内置不熔解空心球的一次发泡泡沫铝合金熔体快速冷却获得孔隙率低于65.5%的二次泡沫铝合金预制件;第三步将上述内置不熔解球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加热至300℃的温度下保温10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避免温度梯度所引起的发泡时孔径及孔隙率不均现象;第四步将上述内置不熔解球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放置于球形中空模具的模腔中,加热至650℃的温度下保温5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泡沫化,然后将发泡后的泡沫铝合金迅速冷却,获得内含有不熔解空心球的球形二次泡沫铝合金容器。
实施例3第一步将铝合金加热至熔化,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5%的钙至铝合金熔液中,搅拌均匀进行800秒增黏;再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5%的氢化钛,以5000r/m的速度搅拌400秒,使氢化钛在熔体混合均匀,然后提出搅拌桨;第二步迅速将不可熔解球置于泡沫铝合金熔体中并保证其完全浸入熔体,形成闭合体。将内置不熔解空心球的一次发泡泡沫铝合金熔体快速冷却获得孔隙率低于65.5%的二次泡沫铝合金预制件;第三步将上述内置不熔解球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加热至650℃的温度下保温50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避免温度梯度所引起的发泡时孔径及孔隙率不均现象;第四步将上述内置不熔解球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放置于球形中空模具的模腔中,加热至1200℃的温度下保温50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泡沫化,然后将发泡后的泡沫铝合金迅速冷却,获得内含有不熔解空心球的球形二次泡沫铝合金容器。
实施例4第一步将铝合金加热至熔化,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3%的钙至铝合金熔液中,搅拌均匀进行500秒增黏;再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3%的氢化钛,以3000r/m的速度搅拌200秒,使氢化钛在熔体混合均匀,然后提出搅拌桨;第二步迅速将不可熔解球置于泡沫铝合金熔体中并保证其完全浸入熔体,形成闭合体。将内置不熔解空心球的一次发泡泡沫铝合金熔体快速冷却获得孔隙率低于65.5%的二次泡沫铝合金预制件;
第三步将上述内置不熔解球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加热至500℃的温度下保温30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避免温度梯度所引起的发泡时孔径及孔隙率不均现象;第四步将上述内置不熔解球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放置于球形中空模具的模腔中,加热至1000℃的温度下保温25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泡沫化,然后将发泡后的泡沫铝合金迅速冷却,获得内含有不熔解空心球的球形二次泡沫铝合金容器。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次泡沫化制备不可熔解型中空异型件泡沫铝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a.将铝合金加热至熔化,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0.5%~5%的钙至铝合金熔液中,搅拌均匀进行20~800秒增黏;再加入相当于铝合金重量的0.5%~5%的氢化钛,搅拌,使得氢化钛在熔体混合均匀;b.将空心不可熔解的预制件置于泡沫铝合金熔体中并完全浸入其中,形成闭合体;将闭合体冷却获得孔隙率低于65.5%的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c.将上述含有空心不可熔解预制件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加热至300℃~650℃的温度下保温10~50分钟;d.放置于模具中,加热至650℃~1200℃的温度下保温5~50分钟使得铝合金预制件泡沫化,然后将发泡后的泡沫铝合金迅速冷却,获得二次泡沫化铝合金异型件。
全文摘要
一种二次泡沫化制备不可熔解型中空异型件泡沫铝合金的方法,将铝合金加热至熔化,加入钙至铝合金熔液中;再加氢化钛,通过搅拌使得氢化钛在熔体混合均匀;将空心不可熔解的预制件置于泡沫铝合金熔体中并完全浸入其中,形成闭合体;将闭合体冷却获得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将含有二次泡沫化铝合金预制件加热;放置于模具中,保温使得铝合金预制件泡沫化,然后将发泡后的泡沫铝合金迅速冷却,获得二次泡沫化铝合金异型件。采用空心不可熔解的预制件,可在将要制备的二次泡沫化中空异型件中形成固定内腔空间并维持其形状。
文档编号B22D21/04GK101058857SQ20071002349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
发明者何德坪, 褚旭明, 何思渊, 张勇明, 卢天健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