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悬挂布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78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点悬挂布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器,应用于高炉(或熔融还原、直接还原)的炉顶布料。
背景技术
高炉传统的无料钟布料器是采用行星齿轮系通过溜槽的旋转和摆动来完成需求的布料 轨迹,这种布料器具有布料灵活、精度高、寿命长的优点,但其结构十分复杂,需要水冷和 长期吹氮气密封,其制造及维护成本都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三点悬挂布料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三点悬挂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锥形布料溜管、布料器壳体、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布料器壳体 上固定有第一传动轴套、第二传动轴套、第三传动轴套,第一传动轴套、第二传动轴套、第 三传动轴套均匀布置在布料器壳体上,第一传动轴套、第二传动轴套、第三传动轴套上分别 对应设有第一传动轴孔、第二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第一传动轴孔、第二传动轴孔、第 三传动轴孔分别与布料器壳体的内孔相通;锥形布料溜管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锥形布料 溜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吊耳、第二组吊耳、第三组吊耳,第一组吊耳、第二组吊耳、 第三组吊耳均匀布置在锥形布料溜管上,第一组吊耳、第二组吊耳、第三组吊耳分别由2个 吊耳组成,2个吊耳上分别设有铰轴孔;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位于布料器壳体的下方,第一 组吊耳、第二组吊耳、第三组吊耳分别通过铰轴孔与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 动机构铰接,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布料器壳体上;中心 喉管的出料端位于布料器壳体的内孔内,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位于中心喉管的出料端的正下 方,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的内孔径大于中心喉管的出料端的内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通过三个液压缸的配合运动,能实现多种布料轨迹;
2、 三点悬挂布料器与传统的行星齿轮布料器相比,其没有复杂的齿轮系和回转支承, 具有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
3、 锥形布料溜管与开口形溜槽相比,其具有刚度大,不易变形,且锥形布料溜管是圆 周方向均匀导料的,料流的冲刷也比传统溜槽要小,其耐磨寿命和过料能力大大提高了。
本产品应用于高炉(或熔融还原、直接还原)的炉顶布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2为图1的俯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中1-第一力-向铰轴,2-第一组吊耳,3-锥形布料溜管,4-布料器壳体,5-第一液 压缸,6-第一曲柄,7-第一传动轴,8-第一传动轴套,9-第一连杆,10-第一摆杆,11-第二 万向铰轴,12-中心喉管,13-第二液压缸,14-第二曲柄,15-第三万向铰轴,16-第二摆杆, 17-第二传动轴,18-第二连杆,19-第四万向铰轴,20-第二组吊耳,21-第二传动轴套,22-第三液压缸,23-第三曲柄,24-第三传动轴,25-第三传动轴套,26-第五万向铰轴,27-第 三摆杆,28-第六万向铰轴,29-第三组吊耳,30-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三点悬挂布料器,它包括锥形布料溜管3、布料器壳体4、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 构、第三摆动机构;布料器壳体4上固定有第一传动轴套8、第二传动轴套21、第三传动轴 套25 (与布料器壳体4可为一体结构),第一传动轴套8、第二传动轴套21、第三传动轴套 25均匀布置在布料器壳体4上(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相通的中心点相互成12(^夹角布置), 第一传动轴套8、第二传动轴套21、第三传动轴套25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传动轴孔、第二 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第一传动轴孔、第二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分别与布料器壳体 4的内孔相通;锥形布料溜管3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 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 29均匀布置在锥形布料溜管3上(相互成12()G夹角布置),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 第三组吊耳29分别由2个吊耳组成,2个吊耳上分别设有铰轴孔;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位 于布料器壳体4的下方,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分别通过铰轴孔与 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铰接,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 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布料器壳体4上;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内,锥 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位于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的正下方,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的内孔径 大于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的内孔径。
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第一万向铰轴l、第一液压缸5、第一曲柄6、第一传动轴7、第一连 杆9、第一摆杆10、第二万向铰轴ll;第一液压缸5的缸体与第一液压缸支座铰接,第一液 压缸支座与布料器壳体4 (的外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5的活塞杆与第一曲柄6的一 端铰接,第一曲柄6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7穿入第一传动 轴套8的第一传动轴孔中;第一摆杆10的一端与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内的第一传动轴7 固定连接,第一连杆9的上端由第二万向铰轴11与第一摆杆10的另一端铰接,第一连杆9 的下端由第一万向铰轴1与第一组吊耳2铰接。第一连杆9的上下端分别设有铰轴孔,第一 摆杆10的另一端有铰轴孔。
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13、第二曲柄14、第三万向铰轴15、第二摆杆16、第二 传动轴17、第二连杆18、第四万向铰轴19;第二液压缸13的缸体与第二液压缸支座铰接, 第二液压缸支座与布料器壳体4 (的外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13的活塞杆与第二曲柄 14的一端铰接,第二曲柄14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17穿 入第二传动轴套21上的第二传动轴孔中;第二摆杆16的一端与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内 的第二传动轴17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8的上端由第三万向铰轴15与第二摆杆16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8的下端由第四万向铰轴19与第二组吊耳20铰接。
第三摆动机构包括第三液压缸22、第三曲柄23、第三传动轴24、第五万向铰轴26、第 三摆杆27、第六万向铰轴28、第三连杆30;第三液压缸22的缸体与第三液压缸支座铰接, 三液压缸支座与布料器壳体4 (的外侧面)固定连接,第三液压缸22的活塞杆与第三曲柄 23的一端铰接,第三曲柄23的另一端与第三传动轴2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轴24穿 入第三传动轴套25上的第三传动轴孔中;第三摆杆27的一端与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内 的第三传动轴24固定连接,第三连杆30的上端由第五万向铰轴26与第三摆杆27的另一端 铰接,第三连杆30的下端由第六万向铰轴28第三组吊耳29铰接。
第一万向铰轴1、第二万向铰轴11、第三万向铰轴15、第四万向铰轴19、第五万向铰 轴26、第六万向铰轴28的结构相同,由第一铰轴、第二铰轴组成,第一铰轴的中部与轴线 垂直方向设有第二铰轴孔,第二铰轴穿入第二铰轴孔,第二铰轴与第一铰轴构成"十"字形。 悬挂的连杆等零部件用耐高温的材料制作,不用水冷,节能环保。
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的液压缸推动曲柄、传动轴,带动摆杆摆 动,从而改变锥形布料溜管的三个吊挂点的空间位置,使得锥形布料溜管通过复杂的空间运 动来完成需要的布料方式,例如环形、螺旋形、扇形等,这些需求的布料曲线都是通过精 确配合式地驱动三个传动液压缸而完成的。
权利要求1.三点悬挂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锥形布料溜管(3)、布料器壳体(4)、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布料器壳体(4)上固定有第一传动轴套(8)、第二传动轴套(21)、第三传动轴套(25),第一传动轴套(8)、第二传动轴套(21)、第三传动轴套(25)均匀布置在布料器壳体(40)上,第一传动轴套(8)、第二传动轴套(21)、第三传动轴套(25)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传动轴孔、第二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第一传动轴孔、第二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分别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相通;锥形布料溜管(3)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均匀布置在锥形布料溜管(3)上,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分别由2个吊耳组成,2个吊耳上分别设有铰轴孔;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下方,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分别通过铰轴孔与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铰接,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布料器壳体(4)上;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内,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位于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的正下方,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的内孔径大于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的内孔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点悬挂布料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第一力—向 铰轴(1)、第一液压缸(5)、第一曲柄(6)、第一传动轴(7)、第一连杆(9)、第一摆杆(10)、 第二万向铰轴(11);第一液压缸(5)的缸体与第一液压缸支座铰接,第一液压缸支座与布 料器壳体(4)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5)的活塞杆与第一曲柄(6)的一端铰接,第一曲 柄(6)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7)穿入第一传动轴套(8)的第一传动轴孔中;第一摆杆(10)的一端与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内的第一传 动轴(7)固定连接,第一连杆(9)的上端由第二万向铰轴(11)与第一摆杆(10)的另一 端铰接,第一连杆(9)的下端由第一万向铰轴(1)与第一组吊耳(2)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点悬挂布料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液压 缸(13)、第二曲柄(14)、第三万向铰轴(15)、第二摆杆(16)、第二传动轴(17)、第二 连杆(18)、第四万向铰轴(19);第二液压缸(13)的缸体与第二液压缸支座铰接,第二液 压缸支座与布料器壳体(4)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13)的活塞杆与第二曲柄(14)的一 端铰接,第二曲柄(14)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17) 穿入第二传动轴套(21)上的第二传动轴孔中;第二摆杆(16)的一端与位于布料器壳体(4) 的内孔内的第二传动轴(17)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8)的上端由第三万向铰轴(15)与第 二摆杆(16)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8)的下端由第四万向铰轴(19)与第二组吊耳(20) 铰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点悬挂布料器,其特征在于第三摆动机构包括第三液压 缸(22)、第三曲柄(23)、第三传动轴(24)、第五万向铰轴(26)、第三摆杆(27)、第六万向铰轴(28)、第三连杆(30);第三液压缸(22)的缸体与第三液压缸支座铰接,三液压 缸支座与布料器壳体(4)固定连接,第三液压缸(22)的活塞杆与第三曲柄(23)的一端 铰接,第三曲柄(23)的另一端与第三传动轴(2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轴(24)穿 入第三传动轴套(25)上的第三传动轴孔中;第三摆杆(27)的一端与位于布料器壳体(4) 的内孔内的第三传动轴(24)固定连接,第三连杆(30)的上端由第五万向铰轴(26)与第 三摆杆(27)的另一端铰接,第三连杆(30)的下端由第六万向铰轴(28)第三组吊耳(29) 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器。三点悬挂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锥形布料溜管(3)、布料器壳体(4)、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下方,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分别通过铰轴孔与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铰接,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布料器壳体(4)上;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内,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位于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的正下方,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的内孔径大于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的内孔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C21B7/20GK201165527SQ20072030036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逸士, 强 周, 恩 唐, 良 张, 盛正平, 胡雪萍, 范小钢 申请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