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779阅读:1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行业中的圆筒造球机,具体地指一种圆筒 造球机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圆筒造球机是将粉末状物料制作成球团状物料的机器。在炼铁 企业的球团厂中,精矿与膨润土混合后经过皮带输送到圆筒造球机 内,与此同时加水装置将水喷洒到混合料上,混合料经过加水后在 造球机内滚动成生球。目前,国内球团厂所使用的造球机多为老式 的圆盘造球机,这种造球机产能小,运行不稳定。而国外多采用圆 筒造球机,这种设备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产能是圆盘造球机的数 倍。其中,由美国美卓公司制造的圆筒造球机性能十分出色,但其 加水装置的设计并不理想。其加水装置是这样设计的每台造球机 有三根进水管,三根进水管的端部设计有三个加水笼头,每个笼头 上有两个喷嘴,喷出雾状水到精矿和膨润土的混合料上。其存在的 不足是1)水笼头与给料皮带之间的距离过小,水过早地加到物料 上,降低了物料成球效果。2)造球机内扬起的物料会黏附到喷嘴上, 由于矿粉很细,容易引起喷嘴堵塞,导致造球机不能加水,需要停 机更换水笼头,影响产量。3)三个水笼头之间距离过小,喷水过于 集中,影响成球效果。4)喷出的全部是雾状水,没有滴状水,不符 合滴水成球、雾水长大的成球原理。5)喷水量过小,不能提供足够 的水到混合物料上,导致产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造球机的加水装置所存在的 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喷嘴堵塞、喷水量大、成球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包 括至上而下呈倒阶梯状布置在造球机的筒体进料端的给料皮带上方 的高位、中位和低位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由支架固定,所述高位进 水管和中位进水管的端部分别通过一只水龙头与一对喷嘴相连,所 述低位进水管的端部连接有一根与其垂直且呈水平布置的喷水管, 所述喷水管的两端封闭且底部开设有若干喷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喷嘴的孔径,以形成一 定量的滴水,有效防止粉料堵塞喷嘴,确保造球机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原有加水装置中低位进水管端部的 水笼头更换成带喷水孔的喷水管,使喷水覆盖面积大幅增加,喷水 量明显增大,并在喷水管区域形成滴水效应,符合"滴水成球、雾 水长大"的成球原理,可有效防止粉料扬起的灰尘堵塞喷嘴,避免 因加水装置故障而导致的停机,从而有效提高了加水装置的利用率, 改善了造球机的造球效果,提高了造球机的成球率和产量,进而提 高了整个造球系统的作业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在造球机中的位置和 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喷水管4的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

如图1所示,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安装在造球机的进料端,伸 入造球机的造球筒体内,且位于给料皮带9的上方。物料由给料皮
带9输送至造球机10的造球筒体内制作成球状,而本加水装置在物料进入造球筒体之前为其加水,使之充分湿润,以保证其能成球。
如图2~4所示,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具有高位、中位和低位三
根进水管1、 2、 3,由支架8固定。三根进水管1、 2、 3长度依次减
小,以形成有梯度层次的加水效果。其中高位进水管1和中位进
水管2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一只水龙头4,水龙头4的两端连接有一对 喷嘴5。低位进水管3的端部连接有一与其垂直且呈水平布置的喷水 管6,喷水管6两端密封,底部开设有喷水孔7。喷水管6可采用金 属管制作而成。喷水管6的设置增大了喷水覆盖范围,能有效防止 物料颗粒在加水过程中形成飘尘堵塞喷水孔7。为使加水效果更佳, 形成一定量的滴水,符合"滴水成球、雾水长大"的成球原理、提 高成球率,可设计喷水孔7的孔径大于喷嘴5的孔径,大孔径的喷 水孔7也能更好地防止堵塞。本实用新型加水装置导致的停机时间 为零,有效提高了造球系统的作业率,也提高了加水装置的利用率, 提高了生球的产量和质量。
为进一步增大纵向加水范围,设计给料皮带9与喷水管6之间 的水平间距为400 1500mm,最好为600mm;喷水管6与中位进水 管2上的水龙头4之间的水平间距为200 800mm,最好为400mm; 中位进水管2上的水龙头4与高位进水管1上的水龙头4之间的水 平间距为200 800mm,最好为400mm。这样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加水 装置的水龙头之间距离过小、喷水过于集中、影响成球效果的不足。 调整了间距、增大了加水范围后,圆筒造球机的成球效果可大幅提
权利要求1.一种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包括至上而下呈倒阶梯状布置在造球机(10)的筒体进料端的给料皮带(9)上方的高位、中位和低位进水管(1、2、3),所述进水管(1、2、3)由支架(8)固定,所述高位进水管(1)和中位进水管(2)的端部分别通过一只水龙头(4)与一对喷嘴(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进水管(3)的端部连接有一根与其垂直且呈水平布置的喷水管(6),所述喷水管(6)的两端封闭且底部开设有若干喷水孔(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孔(7)的孔径大于所述喷嘴(5)的孔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给料皮带(9)与喷水管(6)之间的水平间距为400 1500mm, 所述喷水管(6)与中位进水管(2)上的水龙头(4)之间的水平间 距为200 800mm,所述中位进水管(2)上的水龙头(4)与高位进 水管(1)上的水龙头(4)之间的水平间距为200~800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料皮带(9)与喷水管(6)之间的水平间距为600m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管(6)与中位进水管(2)上的水龙头(4)之间的水平间 距为400mm,所述中位进水管(2)上的水龙头(4)与高位进水管(1)上的水龙头(4)之间的水平间距为4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筒造球机加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至上而下呈倒阶梯状布置在造球机的筒体进料端的给料皮带上方的高位、中位和低位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由支架固定,所述高位进水管和中位进水管的端部分别通过一只水龙头与一对喷嘴相连,所述低位进水管的端部连接有一根与其垂直且呈水平布置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两端封闭且底部开设有若干喷水孔。其能有效避免喷嘴堵塞等故障的发生,喷水量大,成球效果理想,成球率高,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C22B1/14GK201136887SQ20072030004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0日
发明者文生平, 涛 王, 王中才, 甄彩玲, 鄂 郑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