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淬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94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管淬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管淬火处理通常是利用行车将高温的无缝钢管放入蓄满水的水 槽中,让水浸没钢管对其进行淬火处理。待淬火处理结束后,再由行车将钢 管吊起。进行处理时,由于钢管表面温度骤降,钢管弯曲严重,而水遇到高 温的钢管会形成水汽,大量的水汽集中在钢管的内部形成蒸汽泡,致使钢管 内部不能快速冷却,从而达不到均匀冷却的目的,导致钢管的内外结构性能 的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淬火设备,所述钢管淬 火设备可均匀地冷却钢管的内、外表面,保证钢管的内、外表面的性能一致, 并可避免钢管发生弯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包括集水池,在集水池的底部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托辊架,在 所述每个第一托辊架上可绕轴旋转地连接一对第一旋转辊,待淬火处理的钢 管置于第一托辊架上由第一旋转辊支撑;在所述钢管的上方布置一根或一根 以上可从管壁上喷出冷却水的外喷射管;在所述钢管的--端附近布置一对准 钢管内腔且可喷出高压冷却水的内喷射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钢管的一侧布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钢管夹紧装 置,在钢管的另一侧相应地布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钢管夹紧装置,所述每个钢 管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油缸、压轮臂、固定座和压轮,压轮臂的后端铰连接在 固定座上,压轮可绕轴旋转地连接在压轮臂的前端,夹紧油缸的活塞杆前端铰连接在压轮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改进,还包括上料台架和下料台架,所述上料台架 和下料台架分别布置在集水池的两侧;在集水池的一侧池边布置至少两个翻 料机构,在集水池的另一侧池边相应地布置至少两个翻料机构;所述每个翻 料机构包括翻料钩、翻料钩连接座、翻料油缸,翻料钩铰连接在翻料钩连接 座上,翻料油缸的活塞杆前端与翻料钩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下料台架的下方布置两个或两个 以上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块、挡料块连接架、挡料油缸,所述 挡料块铰连接在挡料块连接架上,挡料油缸的活塞杆前端铰连接在挡料块的 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上料台架上设置一圆弧待料工位,在 圆弧待料工位的下方布置一个第二托辊架,所述第二托辊架上连接至少两对 第二旋转辊,在所述第二托辊架的下方布置至少两个可将第二托辊架抬起的 抬起油缸;在上料台架的一侧或两侧布置底座,所述底座上配合连接可在底 座上往复运动的移动小车,在所述移动小车的内恻连接可从管壁上喷出冷却 水雾的上喷雾管和可从管壁上喷出冷却水雾的下喷雾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将处于圆弧待料工 位中的钢管翻到上料台架的第二翻料机构,所述每个第二翻料机构包括第二 翻料钩、第二翻料钩连接座、第二翻料油缸,第二翻料钩铰连接在第二翻料 钩连接座上,第二翻料油缸的活塞杆前端与第二翻料钩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外喷射管的管壁上设置多个喷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外喷射管的管壁上连接多个喷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上喷雾管和下喷雾管的管壁上分别连接 多个可喷出水雾的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淬火设备改变了传统的钢管淬火设备水浸式的特点, 对钢管进行淬火处理时,将待淬火处理的钢管置于第一托辊架上由第一旋转辊支撑,所有的第一旋转辊转动的同时带动钢管自转,此时的外喷射管从管 壁上喷出冷却水对钢管外表面冷却,内喷射管喷射出高压冷却水,水从钢管 的一端射入钢管管腔内,从钢管的另一端射出,从而将钢管内壁的热量快速 带出对钢管进行快速冷却。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淬火设备可均匀地冷却钢管的 内、外表面,保证钢管的内、外表面的性能一致,并可避免钢管发生弯曲变 形。
钢管夹紧装置中的夹紧油缸拉动压轮臂,压轮臂前端连接的压紧轮压在 钢管上,钢管夹紧装置保证钢管能够随着第一托辊旋转,并防止钢管脱离第 一托辊架。
为了方便上料和下料操作,特设置上料台架、下料台架、第一翻料机构, 待淬火处理的钢管放置在上料台架上,钢管滚动到处于上料台架附近的第一 翻料机构的第一翻料钩上,第一翻料钩在第一翻料油缸的控制下开始下降, 将钢管放置在第一旋转辊上。淬火处理结束后,处于下料台架附近的第一翻 料机构的第一翻料钩在第一翻料油缸的作用下上升,从而可将由第一旋转辊 支撑的钢管翻到下料台架上,随后,所述第一翻料油缸控制第一翻料钩下降 令其处于待料位置,同时,处于上料台架附近的第一翻料油缸控制第一翻料 钩上升令其处于待料位置。
当钢管沿着下料台架滚动时,挡料机构的挡料油缸可控制挡料块上翻, 挡料块将钢管挡住待钢管内的余水流干后,挡料油缸控制挡料块下翻,钢管 继续向前滚动进入打包工位。
为了满足不同规格、不同钢种、不同用途的钢管热处理工艺要求,需要 在集水池中进行急冷工序前进行缓冷工序。钢管沿着上料台架滚入圆弧待料 工位,抬起油缸将第二托辊架托起,钢管由第二旋转辊支撑被随之抬升。抬 升一段距离后抬起油缸停止动作,移动小车则向靠近钢管的方向运动,从而 下喷雾管可伸入钢管的管腔中,上喷雾管则对应地处于钢管的上方。从上、 下喷雾管管壁上喷出的水雾可同时对钢管的外、内表面,旋转辊此时也发生转动,带动钢管相应地发生转动以保证对钢管进行均匀地缓冷却。
缓冷工序结束后,抬起油缸控制第二托辊架下降,钢管再次回到圆弧待 料工位,利用第二翻料机构可方便地将钢管从圆弧待料工位中翻到上料台架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急冷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缓冷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管淬火设备包括上料台架1和下料台架
2,所述上料台架1和下料台架2之间布置集水池3。
在集水池3的底部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托辊架4,在所述每个第一托辊架4 上连接一对第一旋转辊5。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托辊架4是四个。上述每个 第一旋转辊5可绕轴旋转地连接在相应的第一托辊架4上。进行淬火处理时, 钢管6 (图中用虚线示出)放置在四对第一旋转辊5之间,由第一旋转辊5 将其托住。上述每个第一托辊5的外表面与钢管6的外表面相互接触。
在钢管6的左、右两侧分别布置钢管夹紧装置7。所述每个钢管夹紧装 置7包括夹紧油缸7-1、压轮臂7-2、固定座7-3和压轮7-4。夹紧油缸7-1 铰连接在集水池3的底部,固定座7-3固定连接在第一托辊架4上,压轮臂 7-2的后端铰连接在固定座7-3上,夹紧油缸7-1的活塞杆前端铰连接在压轮 臂7-2上,压轮7-4可绕轴旋转地连接在压轮臂7-2的前端。本实施方式中对 应于每个第一托辊架4布置两个钢管夹紧装置7。
在钢管6的上方布置一根或一根以上外喷射管8,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两 根外喷射管8,外喷射管8喷出的水可冷却钢管6的外表面。在钢管6—端 附近布置一内喷射管9,所述内喷射管9喷出的高压水可将钢管6内壁的热 量快速带出,以快速冷却钢管6。如图2所示,外喷射管8处于钢管6 (图中用虚线示出)的上方且沿钢管6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外喷射管8由两根支
撑柱支撑,且外喷射管8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接第一液压控制阀10。在外喷射 管8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外喷射管8内的水可从上述喷水孔喷出, 以冷却钢管6的外表面。内喷射管9的一端接第二液压控制阀11,另一端对 准钢管6的内腔。自内喷射管9喷出的高压水可从钢管6的-端射入管腔内, 从钢管6的另一端射出。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上料和下料,在集水池3的两侧池边分别布置至 少两个第一翻料机构12。每个第一翻料机构12包括第一翻料钩12-1、第一 翻料钩连接座12-2、第一翻料油缸12-3。第一翻料钩12-1铰连接在第一翻料 钩连接座12-2上,且第一翻料钩12-1的后端与第一翻料油缸12-3的活塞杆 前端铰连接。
在所述下料台架2的下方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挡料机构13,所述挡料机 构13包括挡料块13-1、挡料块连接架13-2、挡料油缸13-3。所述挡料块13-1 铰连接在挡料块连接架13-2上,挡料油缸13-3的活塞杆前端铰连接在挡料 块13-1的下部。
优选地,对于一些特殊钢种,在进行上述急冷工序前需经过缓冷工序。 故在上料台架1上设置一圆弧待料工位14,在圆弧待料工位14的下方布置 第二托辊架15,所述第二托辊架15上连接至少两对第二旋转辊16。在所述 第二托辊架15的下方布置至少两个抬起油缸17,所述抬起油缸17可将第二 托辊架15抬起。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托辊架15是整体的,且第二旋转辊16 是四对,抬起油缸17是四个。如图3所示,在上料台架1的两侧分别布置第 一底座18和第二底座19。所述第一底座18上配合连接第一移动小车20,所 述第一移动小车20可在第一底座18上往复移动。在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0 的内侧连接第一上喷雾管21和第一下喷雾管22,在所述第一上喷雾管21和 第一下喷雾管22的外管壁上分别连接多个喷嘴26,所述第一上喷雾管21和 第一下喷雾管22中的水可分别通过外管壁上连接的多个喷嘴26以水雾的形式喷出。相同地,所述第二底座19上配合连接第二移动小车23,所述第二移动小车23可在第二底座19上往复移动。在所述第二移动小车23的内侧连 接第二上喷雾管24和第二下喷雾管25,在所述第二上喷雾管24和第二下喷 雾管25的外管壁上也分别连接多个喷嘴26,所述第二上喷雾管24和第二下 喷雾管25中的水可分别通过外管壁上连接的多个喷嘴26以水雾的形式喷出。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翻料机构27,所述第二 翻料机构27用于将处于圆弧待料工位14中的钢管翻到上料台架1上。所述 每个第二翻料机构27包括第二翻料钩27-l (图中虚线所示)、第二翻料钩连 接座27-2、第二翻料油缸27-3,第二翻料钩27-l铰连接在第二翻料钩连接座 27-2上,第二翻料油缸27-3的活塞杆前端与第二翻料钩27-1铰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淬火设备,包括集水池,其特征在于在集水池的底部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托辊架,在所述每个第一托辊架上可绕轴旋转地连接一对第一旋转辊,待淬火处理的钢管置于第一托辊架上由第一旋转辊支撑;在所述钢管的上方布置一根或一根以上可从管壁上喷出冷却水的外喷射管;在所述钢管的一端附近布置一对准钢管内腔且可喷出高压冷却水的内喷射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钢管的一侧布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钢管夹紧装置,在钢管的另一侧相应地布置一个或一 个以上钢管夹紧装置,所述每个钢管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油缸、压轮臂、固定 座和压轮,压轮臂的后端铰连接在固定座上,压轮可绕轴旋转地连接在压轮 臂的前端,夹紧油缸的活塞杆前端铰连接在压轮臂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管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料台架和下料台架,所述上料台架和下料台架分别布置在集水池的两侧; 在集水池的一侧池边布置至少两个第一翻料机构,在集水池的另一侧池边相 应地布置至少两个第一翻料机构;所述每个第一翻料机构包括第一翻料钩、 第一翻料钩连接座、第一翻料油缸,第一翻料钩铰连接在第一翻料钩连接座 上,第一翻料油缸的活塞杆前端与第一翻料钩铰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台架的下方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块、挡料 块连接架、挡料油缸,所述挡料块铰连接在挡料块连接架上,挡料油缸的活 塞杆前端铰连接在挡料块的下部。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料台架上设置一圆弧待料工位,在圆弧待料工位的下方布置一个第二托辊架,所述 第二托辊架上连接至少两对第二旋转辊,在所述第二托辊架的下方布置至少两个可将第二托辊架抬起的抬起油缸;在上料台架的一侧或两侧布置底座,所述底座上配合连接可在底座上往复运动的移动小车,在所述移动小车的内 侧连接可从管壁上喷出冷却水雾的上喷雾管和可从管壁上喷出冷却水雾的下喷雾管。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管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 两个用于将处于圆弧待料工位中的钢管翻到上料台架的第二翻料机构,所述 每个第二翻料机构包括第二翻料钩、第二翻料钩连接座、第二翻料油缸,第 二翻料钩铰连接在第二翻料钩连接座上,第二翻料油缸的活塞杆前端与第二 翻料钩铰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喷 射管的管壁上设置多个喷水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喷 射管的管壁上连接多个喷嘴。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管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喷 雾管和下喷雾管的管壁上分别连接多个可喷出水雾的喷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淬火设备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钢管淬火设备,所述钢管淬火设备可均匀地冷却钢管的内、外表面,保证钢管的内、外表面的性能一致,并可避免钢管发生弯曲变形。本实用新型包括集水池,在集水池的底部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托辊架,在所述每个第一托辊架上可绕轴旋转地连接一对第一旋转辊,待淬火处理的钢管置于第一托辊架上由第一旋转辊支撑;在所述钢管的上方布置一根或一根以上可从管壁上喷出冷却水的外喷射管;在所述钢管的一端附近布置一对准钢管内腔且可喷出高压冷却水的内喷射管。
文档编号C21D1/62GK201148450SQ20082003113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4日
发明者萍 李, 王允刚, 王如军 申请人:扬州诚德钢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